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细胞的生命以细胞周期活动表现节律性,群体细胞的生命活动也同样以节律过程来维持,其节律形成以多个细胞同步生长-静止交替的过程来实现,自组织机制发挥主要支配作用。这一认识有助于理解生物整体结构维持的运动原理。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在生物钟的支配下,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时而亢奋,时而平和,交替张弛,具有周期变化的节律性。若人体生物钟紊乱,就会导致疾病、衰老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只要有生命在活动,就有内在的控制生命活动的生物钟。就人体来说,荷尔蒙含量、白细胞增减、血压起伏、情绪跌宕等莫不遵循一定的节律,时而亢奋,时而押制,有条不紊地活动着。控制这些活动的"钟",  相似文献   

4.
近期美国和加拿大生物学家人人生物体内分离出一组基因,将这种基因植入卵细胞的测试表明,它们显然可以制约生物体新陈代谢乃至生命进程,因而被命名为生物钟基因。通过生物钟基因研究,科学家证实DNA长期控制细胞分裂最终导致自身机能损伤,从而使细胞处于昏睡状态造成生物体衰亡。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人体衰老过程是最令人难以捉摸和破解的疑团之一。目前科学家对诱发衰老的原因仍存在很大分歧。现行理论不下数种,各执一辞众说纷坛。有些研究人员强调死亡是受先天遗传因素制约且无法逆转的生命过程,这种理论源于2种类似体形和基因构造…  相似文献   

5.
通常吃饭总是分早晨、中午、晚上三餐进食。一到进餐时刻,消化酶的活性就会增高。仔细想起来,这是很奇怪的。在我们人体中,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并且安排得这样巧妙呢?据观察,实验室里的老鼠,尽管任何时候都有食物摆在面前,但仍然是一日只出现三次摄食高峰,虽然老鼠和人不一样,是在夜间吃食的。这表明夜行动物在夜间进食,昼行动物在昼间进食,明暗的节奏对进食产生着影响。现在都知道,人体内有一座知道昼夜交替并按其节奏来安排各种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生物钟,人们就是在这座钟的支配下睡眠、活动、吃饭的。这种钟在老鼠体内也有,它位于鼠脑的视叉上核处。实验室里的老鼠在通常情况下,夜间的进食量为90%,昼间只有10%。但如果把它的视叉上核——生物钟弄坏,由于进食的节奏破坏了,便出现昼间、夜间进食量各占一半的情  相似文献   

6.
俞强 《自然杂志》2017,39(6):411-416
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研究果蝇生物钟行为的美国科学家——杰弗里 • 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 • 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奖励他们发现了决定生物钟行为的基因和这些基因产物的工作原理。生物钟,也叫生物日节律或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是生物以约昼夜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行为。生物钟行为是一个在各种动植物中都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生物钟基因的发现和对这些基因产物工作原理的揭示对了解生命和生命的运行原理,特别是对基因、行为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利用生物钟原理来解决生产活动和健康医疗中的生物学问题奠定了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7.
谁动了我的生物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家发现,生物钟是多种多样的,就人体而言,已发现100多种。生物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据说欧洲名酒威士忌的商标是一长寿老人的头像,这老人活了152岁。当时,英国国王想见这位长寿老人,就请他到王宫来吃喝玩乐,对其隆重款待,谁知,由于生活规律被突然改变,一周后老人不治死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刚退休下来的老人,身体状况反而不如上班的时候,这与生物钟的突然改变有关。荷兰莱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控制人睡眠和清醒的生物钟设定会因人而异,差别最多的可达到数小时。研究人员主要通过测量人体体温的微小变化来研究不同人内部生…  相似文献   

8.
生物波开放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康  丛延广 《自然杂志》1999,21(1):41-43,T001
本文以奇异变形杆菌的波动生长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波动生长过程中不同部位细菌的数量、形态变化、冷休克率以及美蓝还原反应.结果显示细菌的活跃增殖始终发生在菌落的最外环上,说明节律性生长的同心环是细菌生命振荡的载体,细菌细胞活跃的生命活动始终发生在菌落的最外环上,正是生物波开放性特点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鸡鸣晨起,日落而歇。人类的生理节奏与外界的周期变化,特别是昼夜周期是同步的。因此生理学家相信人体内有一个“生物钟”在控制每个人生理活动的时间节奏。这个钟当然不是石英钟,更不是机械钟,应该是某一个生物组织。它在哪里呢?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塔夫茨大学和马萨诸塞州医院的三位科学家在解剖了新鲜人脑组织后证实,视交叉上核是体内唯一的生物钟结构组织,从而确定了生物钟的确切位置。 那么生物钟的“发条”在哪儿呢?现在科学家一致公认,重量仅0.1~0.2克、藏在大脑两叶间深处的松果体是生物钟的直接操纵者。松果你是通过分泌一种叫“褪黑色素”的激素来控制生物钟活动的。黑暗时,褪黑色素分泌增加;而光亮会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通过这种亮暗周期有规律的变化,褪黑色素就向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视交叉上核发出调节时间的信号,再由视交叉上核决定何时使人睡眠,何时使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结构确定的组织系统总会发生老化,生物钟即生物的定时系统也不例外。尽管至今对哺乳动物生物钟的结构基础尚未完全清楚,但已认识到它是稳态机制的一部分。生物钟的老化显然会导致稳态机制的破坏,故很可能也是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研究延缓生物钟老化的对策,对于延缓人体衰老必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物钟是生物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生理功能,生物个体可借此自动预测时间,并相应地调节各项生理活动的节律.从低等的蓝藻直到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体内都存在生物钟,各种生物可通过生物钟来调节体内的生化反应,进而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实现与昼夜节律性变化环境因子的同步化.  相似文献   

12.
俞静 《大自然探索》2017,(12):36-41
<正>月光触发动物交配,月光设定大自然的节律,月光甚至引发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农历月半时分,月球就像一轮皎洁的银盘,高悬于我们头顶的天空上,神秘而渺远。在科学家眼里,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外星世界,受地球引力的吸引与地球相伴相随。从地球上开始有生命以来,月球用它银色的光辉,影响和形成了地球生命的生物钟节律,写入了地球生命的"DNA"中。  相似文献   

13.
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传递、贮存与转化及其相互间的协调,构成了整个生命活动。生物的能量转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生物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也是与一些重大实际问题密切有关的问题。生物维持其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物质与能量,但是各种生命活动又需要不同的能量形式,所以能量转化在生物中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肌肉收缩时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神经兴奋过程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视觉过程中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物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破译免疫反应背后的细胞迁移机制,瑞士和德国的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免疫系统的激活取决于时间并受到生物钟影响.对人体来说,在清晨将要进行一天活动之前,免疫功能最强.研究建议,在接种癌症疫苗或进行免疫疗法时,为提高有效性,应考虑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德麟  孙宝君  耿直 《自然杂志》2014,36(5):373-379
视角决定所见。对于人类生命活动,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所见。人类生命活动是如此复杂,只有更多视角的所见才能获得其更完整的拼图。藏的波动理论,是一种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角看人类生命活动,又是一种景象:人体多系统、多层次、多指标的网络波动。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个人的生物钟都不一样,一个人何时睡觉何时起床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在慕尼黑举行的欧洲科学开放论坛(ESOF)上,科学家们共同交换了有关生物钟的最新认识,而这些新认识恐怕将很受懒觉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生物有许多不可思议之处。人们不难理解,动物以及我们人的身体会受光、气温、气压等的影响,但很少有人知道,除此以外还处于地球电磁现象的支配之下。生物与太阳活动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构成生物体的物质具有液晶结构,还是一种半导体。因此人们认为生物的器官对电和磁的作用表现出复杂的反应。而在我们所处空间里,除了存在电视机、收音机接收的电波以及从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生命元素与生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人类的生命元素,接着论述了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的生物功能,最后对铜、锌与硒的生物功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现植物能指示时间。同其他生物一样,植物也会用“生物钟”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它们具备独特的时间判断机制,这是它们一代又一代在特定环境中进化形成的。一天中不同的时段,花儿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假如您身边没有钟表,花儿能告诉您几点了。宇宙射线从前,学者们认为一天中不同的时段植物的茎和花发生变化只与外部因素有关——如日升日落、温度升降、空气湿度变化等等。但是20世纪以来,这个观点发生了变化:人们发现,植物借助自身的周期系统,可以准确地测量时间。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宇宙射线是影响生物生命活动和内…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世界千差万别,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内还有一种重要的成分叫线粒体,其功能主要是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果说细胞是人体的“化工厂”,那么线粒体就是细胞的“发电站”,而自由基也出自这个“发电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