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是依托高校建设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它是联系高校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为企业提供综合的服务;推动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有利于共性技术的开发和扩散。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组织召开了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上海市教委有关领导及部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负责人参加的“高校技术转移座谈会”,研究高校技术转移的现状和问题,探讨进一步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政策措施,以推动高校优秀科技成果向社会转化和产业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构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拥有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才的优势,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因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占高校总数95%的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自身水平的提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地方高校与区域内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区域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传播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骨干和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以知识和创新思维为基础,并依赖企业对于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创新发展为推动力,技术转移为企业与高校搭建了桥梁,使高校科研成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分别讨论了我国高校服务地方技术转移的各种具体模式,对不同模式的实践情况和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高校服务地方技术转移的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是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大学作为一所历史较为悠久的地方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坚持"立足广西,服务社会"的优良办学传统,始终把服务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  相似文献   

6.
信息知识服务转移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及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对知识服务转移的转移者和接受者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知识服务管理平台模式的转移及知识服务向信息化服务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高校技术转移是大学技术转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也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技术转移的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就是制约地方高校技术转移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是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探索与实践为基础,研究了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促进机制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政府作用、市场作用和社会服务3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坚持内涵发展。高校发展必须进行战略型转移。数量必须服从质量,硬件必须服务软件,形态必须体现功能。充分认识高校在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资本化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此中,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架起了联接官产学研、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技术经纪是对技术交易中介服务内容的深化,为实现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近十几年来我国技术经纪业取得了一定发展,但现有技术经纪服务仍远无法满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需求。为了加强技术经纪人机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建议:建设有效对接的高校技术经纪中介服务平台,引入高校技术经纪人机制;改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技术经纪人培训质量,促进高端复合型高校技术经纪人才培泰成立高校技术经纪人协会,促进业内网络化交流协作和合理的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是许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富裕城乡居民、保障劳动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平台建设将营造良好的技术转移服务环境,促进国内外科技资源在许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实现有效配置,推动技术转移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规范优质的技术转移全程服务,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间的技术转移,推动科研开发市场化和科技成果商品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拜杜法》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制度制定的重要参考物,虽然中国也出台了类似《拜杜法》的相关法案,但由于中美两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社会服务属性不明显.因此,文章梳理《拜杜法》以及技术转移转化相关法案,重新认识《拜杜法》的实质与内涵,梳理国内外技术转移转化做法的来源与出处,重点研究《拜杜法》的权属逻辑,通过对比中美高校、科研院所体制的异同点,研判中美在不同权利逻辑下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评价体系、培养专业化团队和强调目标导向的科研管理等方式,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质量,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众所周知,高校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但是大家对服务社会职能的概念和要求比较模糊,也缺少“手段”。所谓模糊,是认为服务社会的职能是高校与生俱来的,即认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最后为国家或地方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这就服务社会了。我们接触到有些学校的管理者也会持有这种认识。从大的概念上讲这种说法总是对的,但并不全面,事实上服务社会可能更多的含义是指应用高校的技术人才优势和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成果去积极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果高校服务社会仅是指向社会提供人力资源,对高校就不需要并列明确三大职能了。笔者认为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重要的含义是学校依赖自身的科学研究职能,把研究的的新发明、  相似文献   

14.
斯坦福大学的崛起成为高校进行知识、技术创新及转移的典范,其产学研合作的卓然成就是成功最为重要的因素。对此中国高校要更好更快地将产学研合作作为高校创新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实现高校与产业界创新资源的互补,拓宽高校人才和技术流动的社会渠道。立足现实探索适合我国高校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刘筱 《科技与经济》2008,21(2):10-12
高校科技产业是我国高校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一种具体模式,它在高校技术转移及加速高新成果产业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联系上游资源与下游企业间的桥梁。鉴于我国高校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各种障碍,以及现有中介服务机构的不足,提出今后我国高校兴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一些探索与实践,以此探索出一条扬长避短的兴办科技产业之路。构建完善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既是高校科技企业外在功能的凸现,也极大程度弥补了我国现有中介服务机构的不足与缺陷,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的良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知识转移及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概念及类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知识转移中的地位及重要意义,从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方面、服务内容方面以及馆员素质和读者素质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技术转移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技术转移的含义、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以及我国技术转移的现状和主要症结,给读者呈现技术转移的概貌.通过分析高校在技术转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高校在推动技术转移工作中进行的探索,归纳总结了高等学校近年来从事技术转移的经验,并对今后高等学校的技术转移工作给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社会的日趋发展,档案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高校档案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已不仅仅是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的主要提供者。档案信息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即由过去的"文献中心"向"用户中心"转移。以人为本,服务用户是对高校档案管理的重新定位。文章研究了当前高校档案知识服务的状况、发展模式及实现途径,探析了提高知识服务水平将是高校档案管理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既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但同时转移的技术成熟度较低,因此,只有当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成熟度匹配时才能产生合作,合作涵盖了技术和市场的各个成熟维度,相关的工作分别由大学科研院、经营性资产管理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形成我国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框架。促进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创新必须构建政策体系,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商业化管理以及对中试环节支持。  相似文献   

20.
陈齐康 《长春大学学报》2013,(4):469-471,476
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负有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高校图书馆从事社会服务是时代的呼声,实现社会服务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对从事社会服务的策略和举措做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