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石河子老街商业步行街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从生态、文化、观赏、休闲等角度出发,对石河子老街商业步行街进行环境规划设计,使老街商业步行街成为石河子市重要的城市环境街道和最具活力的社会公共中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城市旧城区土地空间的更新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旧城商业步行街。一方面,区位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旧城商业步行街存在空间低效、传统商业逐渐衰落等问题,而传统的更新方法难以呼应现实需求。基于此,从空间更新理念、利用效率和更新再利用模式3个方面对旧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更新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更新、激活、织补三大策略,并以贵州省贵阳市市西路商业步行街为对象加以研究,以期能为类似情况的商业步行街空间更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议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园林植物造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主要特征、商业步行街植物造景的功能,以及当前商业步行街植物造景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商业步行街人性化的植物配置和造景建议。  相似文献   

4.
亓永宝  尚爱新 《科技信息》2011,(21):I0333-I0333,I0357
本文阐述了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共同特征及其分类,通过城市商业步行街中商业建筑,人工景观,植被绿化、道路铺装、公共设施等设计内容,在设计中体现商业步行街景观特异性,突出商业街的景观特色体现城市特证。  相似文献   

5.
商业步行街一般处在城市的核心地段,周围有着复杂的交通系统,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大型公共空间吸引了大量的人流、车流。作为以步行为主的商业步行街建设,尤其是旧城改建中,众多的机动车道改造为步行街的情况无疑会对原有的交通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交通组织是步行街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城市商业文化步行街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中的商业文化步行街是一个重要的开放空间,是城市中人流量最大,人群活动最集中的场所;通过研究城市的地域文化、历史沿革,挖掘出文化内涵,将其溶入步行街街景设计之中,对继承城市传统的生活方式,保护古建筑、改善城市环境等,都起到重要作用;绿地是环境建设的基础,步行街中绿化形式的选择,应当根据街道环境特色进行构思,步行街中的绿化属于一种生态景观;作为城市公共场所的步行街其街具配置情况最能体现一个城市对人的关怀程度;商业文化步行街要注重路面铺装,通过具有个性化的特色铺装更好地体现商业文化特色.在城市商业文化步行街的环境设计方面,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原则,着力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活动空间,尊重和保护历史,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重庆市商业步行街植物绿化的微气候特征,对重庆市5条步行街进行了植物绿量的测量计算以及温湿度的观测.建立步行街植物绿量与步行街温湿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重庆市商业步行街植物绿化的合理指标.当植物绿量与步行街面积在数值上的比值为2∶1时,步行街的降温效果及增湿效果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步行街的建设是对一个城市综合素质的考验,河南商业的繁荣并没因为步行街的出现就更繁荣,城市步行街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商业步行街的资源需要盘活,才能步出迷宫.  相似文献   

9.
介绍关于商业步行街景观要素空间理论相关知识,从形成商业步行街消极空间的景观要素入手,探讨如何将消极因素改造为积极要素并防止形成消极空间.结合广州市上下九步行街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针对性改造措施,希望通过该案例的改造建议对我国商业步行街景观空间改造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的典型视觉形象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和提出了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城市步行街的特点,以太原市为例,初步探讨了在城市中新建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原则、思路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利用面向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对商业区行人交通流数据进行样本提取、预处理和建模分析的方法全过程。以北京西单商业区为例,构建了包含不同类型监测点、不同时间点的日期分组式纵向时间序列,并完成了预测建模和效果对比。研究表明,所有序列均为平稳非白噪声序列,具有相似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形式,能较好地实现对行人流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在深浅有别的街谷内部,针对树冠大小差异如何影响行人小气候,并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的问题,本文构建了NE-WS和N-S走向的浅、中、深三种不同AR特征的街道,开展了不同大小的树冠对行人气温影响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1)无论街谷深浅,植树总是减弱街谷内部行人高度的平均风速,并引起上午行人气温的小幅升高;但是,植树可降低中午和下午的行人气温;(2)树木对行人小气候的影响程度随着街谷深度的增加而减弱,故,行道树绿化差异所致的深街谷行人小气候差异微乎其微;(3)行道树对行人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很有限,并受来流方向的影响,平行来流下植树阻风而增强的局地湍流有助于树木发挥冷却降温作用。建议NE-WS和N-S走向的街道,种植带有小空隙率(0.125)的行道树,而不是让树冠形成连续树荫,以获得更好的降温和通风。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杂街道环境中的交通标志与公共设施对行人造成不同程度的遮挡而致使移动机器人跟踪目标失败,提出一种多部件粒子滤波器行人跟踪方法,引入弹簧弹力负载决策,降低单一跟踪器的错误风险,增强部分遮挡条件下的视觉目标跟踪鲁棒性。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行人部分遮挡时呈现较好跟踪效果,降低街道复杂背景环境对跟踪的影响,为后续移动机器人视觉目标避障等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引入行人过街等待容忍极限时间作为信号配时优化的约束条件之一,提出了线控路段上交叉口之间人行横道信号参数的信号协调控制优化方法.该方法先以两相邻交叉口共红时间作为行人过街绿灯时间,当共红时间不足时,利用路段机动车车队的离散性和流率关系建立延误函数,以机动车在人行横道处造成的总延误最小为目标求解配时优化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保证了行人过街的安全性,降低了行人延误.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引入交织强度、交织区内的交织点密度和行人偏移率3个评价指标,通过受控试验定量分析交织区栏杆内区域与栏杆后2个子区域的流量、交织区位置移动、交织区面积变化及偏移率特征.然后以栏杆设置是否促进交织区人群行走有序性和是否发挥限流效果作为交织区栏杆设置有效性评价标准,提出判断流程.利用上海市2个轨道站点的栏杆设置案例定量评价栏杆设置的有效性,期望对轨道站交织区栏杆的规划设计提出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泉州古城为例,利用多源数据构建街道活力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建立包含街道物理环境影响因素和宗教文化影响因素的街道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宗教建筑对街道活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宗教建筑与街道的空间关系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街道活力与街道两侧的寺庙宗祠的数量呈负相关,香火旺盛的寺庙宗祠会提升附近街道的活力,但与寺庙宗祠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在寺庙宗祠入口设置广场或宽敞的步行区可以集聚人气,并在寺庙宗祠周围布置商业或与其他景点结合以形成连续的活力点,有助于提升街道活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骑楼建筑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骑楼是近代形成的南方商住建筑类型,通过对骑楼建筑概念的剖析,重新认识骑楼的当代价值.在讨论当前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与相应的解决办法之后指出,今后的骑楼建设中必须超越近代骑楼的建筑模式,将其作为半室外步行方式的重要类型,构成城市多样化的、宜人的步行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