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是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深化认识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特殊意义,创新开展各项工作,更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公益性科技名词数据是一种重要的科技数据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应当被全社会平等共享。通过分析公益性科技名词数据的性质和特点,探讨公益性科技名词数据共享的原则和方法,希望以此建立科技名词数据共享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科技名词委白春礼主任在2019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常委会上指出,科技名词规范是一项协同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必须与科技领域协同发展,做科技创新的"同行者";另一方面,要与语言领域协同发展,做科学语言的"领跑者"。白春礼主任提出了协同发展的重要理念。做科技创新的"同行者",是因为科技强国建设需要规范化的科技名词体系作支撑。科技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科技知识的协同和管理、科技成果的交流和传播,需要  相似文献   

4.
10月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北京展览馆的大门口就排起了长队.秋日暖阳里,人们抓紧最后的时间,触摸创新之于国家的强劲脉搏,感受科技之于生活的无穷魅力. 走进展览馆,人们会发现,从"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到煤经合成气直接制高值化学品模型;从"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模型,到传染病病毒模型和新冠肺炎相关疫苗……不少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展品上都印着一个蓝白色的圆形徽标.这个频繁出现的院徽外环,写着"中国科学院"5个字.  相似文献   

5.
10月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北京展览馆的大门口就排起了长队.秋日暖阳里,人们抓紧最后的时间,触摸创新之于国家的强劲脉搏,感受科技之于生活的无穷魅力. 走进展览馆,人们会发现,从"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到煤经合成气直接制高值化学品模型;从"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模型,到传染病病毒模型和新冠肺炎相关疫苗……不少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展品上都印着一个蓝白色的圆形徽标.这个频繁出现的院徽外环,写着"中国科学院"5个字.  相似文献   

6.
10月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北京展览馆的大门口就排起了长队.秋日暖阳里,人们抓紧最后的时间,触摸创新之于国家的强劲脉搏,感受科技之于生活的无穷魅力. 走进展览馆,人们会发现,从"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到煤经合成气直接制高值化学品模型;从"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模型,到传染病病毒模型和新冠肺炎相关疫苗……不少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展品上都印着一个蓝白色的圆形徽标.这个频繁出现的院徽外环,写着"中国科学院"5个字.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组织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百余年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采取的组织方法既有继承又各有特点。新时期要认真研究百余年来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在现时的客观条件下,以组织方法创新为基本手段,推动审定工作向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开幕词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今天,我们在此隆重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大会前夕,我们收到陈至立同志、徐冠华同志以及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还有很多知名专家学者对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的贺信及题词祝贺,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深切关怀,表达了社会各界对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巨大支持,也显示了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在国家各项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有关部门领导和科技、文教、新闻、出版界的各位代表出席会议,共同商讨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在这里,我谨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的时刻,我们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一个继往开来的盛会,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出席今天会议的有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代表,也有不少参加过第四届委员会工作的全国委员,还有很多支持和参与科技名词工作的专家学者。我愿借此机会并以大会的名义,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并通过您们向在科技名词统一事业中做出过成绩的专家、学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有四项:(一)表彰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年以来,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二)总结第四届委员会工作以及二十年来工作成绩与经验,讨论第五届委员会工作计划;(三)讨论、修订全国科技名词委有关文件;(四)交流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经验,探讨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今天的大会对于我们来说至少具有两项重要意义。一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成立。这一届委员会将在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中发挥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领导我国科技名词统一事业持续地开展下去;二是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这是我们的事业将从成功走向新的辉煌的重要标志。我相信这次会议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在总结二十年基本经验和工作成就的基础上,科技名词工作一定会得到更大、更好的持续性发展。各位代表,值此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之际,回顾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感到,我们的工作是十分重要而光荣的、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影响深远、值得自豪的。20年来,我们的工作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始终与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20年中,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始终在稳定地持续发展,迄今我们已建立了61个学科分委员会。2000多位各学科的优秀专家和学者参加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共审定公布66种科技名词,其内容已覆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农业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及交叉学科等各个领域。20年间形成的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规模之大、水平层次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20年来,我们始终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前进。我们不仅在审定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和对照统一方面,在术语学建设和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年来,我们在科技名词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文化,它包含着广大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民主、严谨求是、开放创新、敬业奉献的文化理念和奉献精神。在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中,无处不体现着这种文化的力量,闪烁着这种精神的光彩。在今天纪念大会上表彰的63位突出贡献专家,就是广大名词工作专家中的优秀代表,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这种文化理念和奉献精神。同他们一样,我们队伍中的广大专家学者以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进行着名词审定工作,以淡泊名利的高贵品格、严谨缜密的治学风范从事着名词规范化事业。历史将会永远铭记他们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艰辛劳动和为祖国科技发展做出的基础性贡献。各位代表,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优秀的中华文化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使我们古老的国度始终保持了国家的统一和尊严。在这灿烂的中华文化中,也包含着在中华文明史中形成的无数科技术语,它在我国科技发展中曾发挥过重要的文明传承作用。在今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名词规范化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系统工程,在促进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就是要从更高的位置,更深远的意义上看待科技名词工作,要把科技名词工作放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大局、科技文化大局中来定位。当前,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公认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学科交叉和前沿层出不穷,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国际间的科技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在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全社会共识,其中最重要的基础与核心可以归结到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这当中会包含大量的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因此,国际国内形势都对我们的名词工作也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更紧迫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地研究新形势、探讨新方法,努力创造新局面,把我们的事业扎扎实实地继续推向前进。我们这一届委员会将在过去20年已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科技名词工作向前发展,为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预祝大会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似文献   

9.
从 198 5年成立以来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走过了 15年的历程 ,先后经历了三届全国委员会 ,几千位科学家参与了我国科技名词的审定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成立了 5 3个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 ,公布了 40余种规范科技名词 ,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届满 ,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即将成立之际 ,全国名词委事务中心于 2 0 0 0年 3月 2 1、2 2日分别召开了两次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讨论会 ,对 2 1世纪前期学科发展趋势 ,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的目标、任务及今后 10年乃至更长期的名词审定工作 ,…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31日,材料科技名词第二次汇总会在钢铁研究总院召开。材料科技名词委石力开、秦福、黄勇、黄鹏程、刘国权、吴伯群、张若岩等专家,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才磊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材料科技名词中物质、性质、概念等不同类型名词的定义表达方式,对下一步工作形成了共识:(1)从“材料的合成、制备与加工”开始,分期分批、逐章逐条对8千多条名词进行审定;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31日,材料科技名词第二次汇总会在钢铁研究总院召开。材料科技名词委石力开、秦福、黄勇、黄鹏程、刘国权、吴伯群、张若岩等专家,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才磊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材料科技名词中物质、性质、概念等不同类型名词的定义表达方式,对下一步工作形成了共识:(1)从“材料的合成、制备与加工”开始,分期分批、逐章逐条对8千多条名词进行审定;  相似文献   

12.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今天,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隆重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回顾总结第四届委员会以及20年来的科技名词工作,商讨和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规划,表彰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聘任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受到表彰的突出贡献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借此机会,向全国科技名词战线上的专家学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刚才路甬祥副委员长的致辞,对20年来的科技名词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第五届委员会工作计划要点,还系统总结了20年来科技名词工作的成就和基本经验。这些成就和经验,是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巨大支持下取得的,是科技名词战线全体同志辛勤工作的结果。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伴随着科技发展产生的科技名词,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科技发展、传播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名词的规范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弘扬和国家语言的统一规范和健康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因新鲜科技名词的不断加入而更加绚丽。近期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对于传播科技知识、推广科技成果和国内外科技交流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将为中华文化迅速走向世界,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方面,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作用。教育部历来积极参与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自1985年委员会成立以来,不仅参加全国委员会的工作,还有大量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参加各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目前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2.3亿人,他们是我国各项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在国民教育中传授使用规范化的科技名词,在教材中强制推广规范化的科技名词,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科技名词是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创造发展的,是知识传播与科技交流的工具和载体,也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内容。我国高校85万专任教师既是创新的实践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科技名词工作的重要主体之一。术语学是一门交叉甚广的学科,几乎涉及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高等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集中的优势,开设相关专业,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动科技名词规范化理论的发展。教育部作为国务院语言文字信息和应用管理职能部门,将继续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支持全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即将颁布,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正在研究制定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科技、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新形势,探讨新方法,开创新局面,不断把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推向前进,为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相似文献   

13.
1985年4月25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记载着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诞生,也预示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开创了新的纪元。2005年4月25日,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标志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走过了20年光荣的历程,也昭示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发展和成熟。回首往事云烟,仍然声闻于耳,依旧历历在目。1978年3月,中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祖国大地迎来了一个科学的春天。科学发展事业的蓬勃兴起,也唤醒了沉寂多年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当年,中国科学院原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的几位工作人员,联名拟写了恢复和建立科学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的书信,送呈至当时主管中国科学院工作的方毅副总理的手中,很快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国务院领导的亲自关怀中,在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科委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了几年的辛勤筹备,全国科技名词委终于迎来了这一天,把自己的名字与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永远联结在了一起。回溯20年走过的道路,我们有理由引以骄傲和自豪:20年来,我们建立了61个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2000多位科学家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科技名词规范化园地早已是满园春色;我们陆续公布了66种科学技术名词,已初步建立了科技名词体系,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开展了20多个学科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两岸专家的辛勤工作已结出累累硕果;我们一直保持同国内外有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各相关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20年来,我们经历了几度风雨,也迎来了无限春光,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岁月的历练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文化,她包含着科学民主、求真务实、开放创新、敬业奉献的文化理念和深刻内涵。这一科学文化成为广大名词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成为我们涓涓不竭的力量源泉。在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深深地怀念为名词委的建立和发展呕心沥血、擎旗领航的老一代领导人严济慈先生、钱三强先生、卢嘉锡先生,我们深深地怀念为科技名词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我们心里也时时思念着那些正在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默默耕耘、辛勤工作着的广大专家、学者。我们20年来取得的成就中,将永远铭刻着他们的名字,闪烁着他们思想和精神的光芒。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年了,我们带着20年的丰硕成果,也带着更加宏伟的奋斗目标,正在迈向新的里程。我们相信,明天将更美好!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的最后15年中,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数千名专家学者经过艰苦的努力,审定公布了50多种名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翻开了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史上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开展术语学学科建设,促进科技名词工作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名词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和学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开展术语学研究,是促进科技名词工作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路甬祥院士,最近为科技名词工作作了重要批示,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科学发展。按照路甬祥主任的重要指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结到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上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批准的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描绘了…  相似文献   

17.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世纪之交的千禧之年 ,我们在此隆重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意义重大。我们高兴地邀请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科技、文教、新闻、出版等界的各位代表 ,这表明社会各界对科技名词统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在此 ,请允许我代表全国名词委并以大会的名义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 ,群英荟萃 ,专家云集 ,全国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和各界专家欢聚一堂 ,共商科技名词统一大业 ,这是我们全国名词委的一次盛会 ,是我国名词工作者同广大专家代表…  相似文献   

18.
我受中国科协的委托 ,特来代表中国科协向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全体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向为科技名词统一事业长期付出辛勤努力并取得了重要成绩的各位专家和名词委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敬意 !科技名词的统一是科技知识传播、交流和应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科学技术正在飞快发展 ,特别是以信息科学技术为先驱的高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不断创造出人间奇迹 ,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工作生活的方式。在 2 0世纪最后 3 0年间崛起的互联网已经覆盖到全世界五大…  相似文献   

19.
审定和统一科技名词,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是一项配套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长期性任务,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科技名词的混乱现象起因于学科间、行业间、专家个人间各自定名而未经协调统一。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一流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行业、个人的界限,按照统一的审定原则与方法来开展名词规范和统一工作,其意义可比“书同文,车同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面对新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和当今世界走向信息化、全球化的总趋势,科技名词统一和规范化工作面临着从未有过的需求与挑战。科技现代化亟需科技名词规范化。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许多科学领域已经或即将产生重大突破。新理论、新概念、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与之同步产生的科技名词层出不穷,其产生和传播速度之快、渠道之多、数量之大前所未有。科技领域中发展最快、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重要学科当属信息科技和生命科学。因而,科技名词工作的热点和重点也是在这两个学科领域。信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因特网、多媒体、超媒体、电子邮件、万维网、黑客、虚拟现实等大批名词的出现令人目不暇接。以计算机与宽带数字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在容量、速率、智能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继续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改变着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改变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轨迹。信息科技与数学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天文及地球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将衍生出充满活力的前沿科学与技术,产生重大的科技创新和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正酝酿着新的突破。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人类认识自身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识将产生革命性的进步。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整合生物学的发展将使人类从分子水平认识遗传、发育与进化、生长与衰老、代谢与免疫等重大生命现象的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从而将宏观生物学与微观生物学连接和统一起来。脑与认知科学的进展将进一步揭示人类思维的本质,并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作用。生命信息的解读、生命奥秘的揭示有赖于数学理论、信息科学和技术科学等的进展,方法与技术的革命对此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进展将给农业、医疗与健康等带来深刻的变化,并在信息、材料、能源、环境与生态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如果滞后,必然会造成社会上使用名词混乱,使得新闻媒介无所适从。科技本身的交流与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阻碍。这种形势给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统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加快工作进度,跟上科技发展步伐。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20.
值此新世纪钟声即将回荡全球之际,我谨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名义,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向参与科技名词审定的广大专家学者,向本刊热心的作者、读者以及一切关心和支持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人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贺!在即将过去的1999年中,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华诞。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共和国的经济繁荣和民族昌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也包含着科技名词工作者的一份艰辛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名词规范化这一基础性工作,于1950年4月6日批准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主任委员。到60年代中期,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审定公布了一大批各学科名词术语,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促进作用。在十年动乱中,正常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被迫中断,使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受到很大损失。“文化革命”之后,我国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统一科技名词工作势在必行。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开辟了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新的历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至今,已按学科成立了53个学科分委员会,分别进行所属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全国1800多位一流的科学家应聘成为各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关心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唯有如此,才使得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迄今为止,全国名词委已公布出版了40多个学科名词,共计53种。基础科学的所有学科和技术科学领域大部分学科已完成了第一批名词的审定工作,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纵观历史,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科技飞速发展,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一支主导力量。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中,全新的观念不断出现,作为科技概念载体的术语也不断产生和变化,因而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随着新科学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也必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事业需要我们掌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在名词审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并应用高新技术使名词规范化工作与国际接轨,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实现新世纪中的经济腾飞,作出创新性的贡献。为更好地开展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全国名词委自1985年起编辑出版了内部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此刊成为我国第一个交流名词工作经验、探讨术语学理论的园地。1998年正式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科技术语研究》。本刊自创办以来,努力贯彻全国名词委科学、民主、严谨、认真的作风和精神,使刊物在反映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进展和成就,交流审定工作经验,研讨术语学理论,以及促进审定工作与广大科技人员的沟通,促进各种传媒搞好名词统一和促进知识传播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许许多多关心和支持科技名词工作的人士成为本刊热心的作者和读者,并为共同办好此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环球同庆的2000年千年之禧即将来临。可以预言,在新世纪中我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事业必将迈向新的辉煌。作为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配套的一项系统工程,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也必将以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为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出光和热。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倍感任重而道远。科技名词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她将伴随科技发展的前进步伐,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全国名词委将与广大的科技名词工作者一道,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担负起肩头的重任,为祖国在新世纪中的振兴,作出更卓越的贡献。1999年12月2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