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2017年,众多的人工智能"黑科技"已经让人们惊讶不已。2018年则被人们称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那么在这一年里,人工智能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无人驾驶、机器医生、刷脸消费……这些神奇得近似天方夜谭的事情,在一种名叫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下已经成为现实。2017年,众多的人工智能"黑科技"已经让人们惊讶不已。2018年则被人们称为  相似文献   

2.
正AI现在是个无人不知的热词,我们把时间往前翻到人工智能破土萌芽的60多年前,那是1950年,图灵在论文《计算机机械与智能》中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当时的人们根本不曾想到,人工智能会如此深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改变着这个世界。时至今日,各大科技巨头公司如何在人工智能上发力?中美人工智能的差异何在?中国能否实现弯道超车?这里将会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3.
正"你喜欢看什么书?""科幻。""那不是给小孩看的吗?""……"很多科幻迷都曾因为喜欢科幻,而被朋友、家长打上孩子气的标签。我们对此愤愤不平,决心和稚气划清界限,热衷于对外宣称科幻作品长于严肃分析未来可能、探索极端环境下人的内心……才不是"给小孩看的东西"。历史上科幻文学被视为儿童文学纯属误解!然而当和科幻作家刘慈欣、韩  相似文献   

4.
终于启航     
<正>远超观众预期的大架构、大格局,《流浪地球》一上映便赢得满堂彩。如果满分是5分,原著作者刘慈欣给出了4.9分,并激动地表示"中国科幻在今天终于启航了";"影片透出中国人‘愚公移山’般的坚持"打动了知名文化学者戴锦华;科幻作家韩松认为:"《流浪地球》展示出科幻片的奇观,节奏紧张,令人投入。影片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贺岁片视野,将亲情、友情、土地情怀放到了太  相似文献   

5.
正刘慈欣将现实与科幻划分得非常清晰,生活中的"刘工"喜欢穿衬衫,戴黑边大眼镜,不帅也不酷。就像生活在平行宇宙当中,刘慈欣在现实与科幻之间急速转换着。对于科幻迷身份的归属感,源自他的童年,"我更多的是以科幻迷的角度写科幻。"刘慈欣说,刘慈欣在《三体》英文版后记里记述了这段经历——1970年4月25日,夜晚,河南省罗山县一个村庄,7岁的刘慈欣站在一个池塘边,"旁边还站着许多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我和他们一起仰望着晴朗的  相似文献   

6.
改变生活     
正人工智能听起来很遥远,其实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远的未来,互联网、大数据、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优化,乃至全社会的参与,人工智能将全面从实验室走进生活,并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吴恩达说过一句话:“我认为人工智能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工智能,可以讲述许多不同的故事。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好莱坞科幻电影发生了转变。许多早期的故事展示了对人与机器的身份认知困惑,原因是它们似乎变得出奇地难以分辨。而近来的那些故事更多围绕着失望与冲击展开,因为我们发现那些模仿以及胜过人类逻辑能力的机器所拥有的智能与人类的思考与感受大相径庭。本文接下来的观察旨在反思这一转变的重要性。一方面,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转变,即从人型到机械型人工智能,本身具有指示性。另一方面,这些电影与其说在探索两种人工智能的影响和可能的未来,不如说它们在反思文化环境,反思那些激发或限制人工智能研究的希望与恐惧。在科幻这样一个由符号与象征、事物与作品组成的世界中,人们有各种方式来理解及定位自身。就这点而言,科幻也因此可以为技术诠释学研究,即为尝试理解人工智能及其意义与重要性,提供一个舞台或表征框架。  相似文献   

8.
命殒天涯     
开篇语幻想是人类的天性;正是这种天性,一直激励着人类不断进取和探索。而科幻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将科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特别的美丽。这种美丽已绵延了近两个世纪,洋洋洒洒,长盛不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憧憬与愉悦。自本期起,我们开设“科幻时空”栏目,刊登科幻作品和评论。无论您有什么创作译作,或者只是小小的建议意见,都请寄到zhangxinghe@263.net或杂志社“科幻时空”栏目。谢谢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人们发现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活动的基础,互联网发展为"互联网+"。而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拓展,人工智能也必将深入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发展成为"人工智能+"。大量在市场上被广为采用的活动证明,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模式创新和平台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引领着人们对基于新技术的新经济模式的探索。但是人工智能在经济模式创新中依然扮演着要素角色,而不是基础角色。目前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偏向于基础应用,呈现工具化、零件化的形态。而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能,应以人工智能为基础,让传统模式去适应人工智能,让各类经济要素在人工智能这个平台上找到最佳位置,而不是让人工智能在传统平台上找位置。这时,经济模式的创新就从"+人工智能"进入到"人工智能+"。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创新模式的转换,也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科幻文学诞生200周年,中国科幻文学也走过了114年的历程。当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两度摘得雨果奖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惊呼:中国科幻文学已经达到了某种高度。当水面之上的刘慈欣和郝景芳承受万众瞩目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追问的是,如冰山基座般巨大的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群体是何种生态?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又将如何发展?日前,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科普科幻作家、科幻活  相似文献   

11.
正看科幻、武侠等作品长大——问:能谈谈您的创作经历吗?超侠:正式发表科幻作品是在高一的时候,但其实小学就开始写科幻武侠的作品。那时候的作品有科幻武侠的感觉,后来我的作品大都带着科幻、武侠的色彩。高中的时候,我才开始写发明类的科幻作品,也写科幻小说,写完投给《科幻大王》等杂志,第一篇发表的科幻作品是《决斗》。高三那年,学习压力很大,每晚的娱乐就是写科幻小说。当时就写了好几十万字投给了某杂志。大学的时候也出了两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技术在颠覆传统认知的同时,也开辟了更瑰丽的文化疆域,伟大的科幻作品即是如此。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游》已跨越整整半个世纪,它预言了未来世界的奇妙及其危机,今天继续着它的预言。很难想象,现在大众对人工智能的很多印象,其实来源于半个世纪前的一部科幻电影。1968年的4月,这部影片在美国上映。在阿波罗还未登月发回第一张太空照片时,它已经描绘了一片缓慢、优雅而沉寂的太空,还有一个忠诚却悲剧的人工智能——它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科幻教父"艾萨克·阿西莫夫说过,"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在9岁或10岁,不能晚于11岁。"而他本人更是从小就对科幻作品充满兴趣,并一生为此奋斗不息。当代美国最杰出科幻小说作家的桂冠,无疑应属艾萨克·阿西莫夫。他是20世纪顶尖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他作品中的《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  相似文献   

15.
正动画为儿童时期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想象的大门,而科幻与动画的完美融合,更让我们的梦想飘去未来,向宇宙的更深处进发。下面的几部优秀科幻动画,你看过哪些呢?星游记豆瓣评分:9.3剧情简介:"红魔鬼"麦林带领冒险者追寻传说中的彩虹海,但却无一人回来。多年过去,麦林的儿子麦当在地球上长大,他决心找到彩虹海。他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人工智能在国内获得快速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各大科技企业也争相宣布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正在进入新阶段,而且中国有望成为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引擎。1"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7.
拥抱2020     
正2020,科幻大年已来。有多少梦想已成为现实,有哪些科技已发展至关键时刻?火星、AI、区块链,5G、气候变化和量子计算,什么样的事件将颠覆人类生活?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20,(2):24-27
正几乎所有参与人工智能的玩家都已经意识到,AI就像加速器。全球两家领先的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IDC和Forrester对2020年及以后人工智能产业化又作何预测?对付泡沫的有效方法,就是用另一个更大的泡沫包住它,这也是常说的"嵌套式泡沫"。如果要追求可持续繁荣,必须要同时做到两件事:小心地把里面的虚假消掉、认真地把外面的空间做大。身处人工智能巨轮上的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听人谈论起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9.
小小梦想家     
正科学技术所能抵达的物理世界,远远低于科幻文学中描写的想象世界。科幻和孩子一样,都有一颗天真的心。正如科幻大师克拉克墓志铭所言,"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在六一儿童节期间,让每一个小朋友和大朋友都来读科幻,成为自己心目中那个小小梦想家。  相似文献   

20.
正科幻大片《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的"死星"空间站引起了科幻爱好者的兴趣。这个直径约120千米的巨大战斗空间站可容纳200万人,其威力也强大到可以摧毁行星。但是,这种强大的战斗空间站在现实世界里是否可行?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太空物理学家马丁·阿切尔对"死星"的工作原理、制造可行性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说,在《星球大战》中,这个直径约120千米的空间站由一种被称为"quadanium"钢(科幻作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