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西北外围,处于郯庐断裂带内部.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的石英闪长斑岩,次为黑云母石英闪长斑岩中.主要成矿期为岩浆期后热液期.蚀变分带自内向外:钠-更长石化带—硬石膏-黑云母-钾硅酸盐化带—钾硅酸盐青磐岩化叠加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主要工业矿体位于钾硅酸盐化带及其外侧.文章总结沙溪式斑岩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对该类型铜(金)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肖伟鹏 《广东科技》2014,(20):145-145
自2012年以来,在东大别造山带内与郯庐断裂南段等重点地震地磁监测区布设的77地磁三分量测点数据为基础,利用匹配滤波法结合偏移抽样化极方法和阻尼因子方法降低纬度斜磁化的影响,给出研究区域磁异常,为深部地质构造推断或区域构造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研究区的地震勘探资料对辽西凹陷北部断裂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区内存在典型的走滑断层,这些走滑断裂均在前新生界基底收敛于新生代辽西凹陷中心部位,应该为先存基底断层在新生代始新世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以来(40 Ma左右)右旋走滑再活动的产物。其与辽河西部凹陷内新生代郯庐右旋走滑断层可较好地延伸走向相连或平行相接,在活动时间和展布特征上与辽河拗陷陆上部分及辽东凹陷内的新生代郯庐右旋走滑断层均具有很好的走向连续一致性,这表明40 Ma以来,郯庐断裂带在整个辽河拗陷均具有东西两支平行展布的特征,且该特征应源于郯庐断裂带在该区前新生代东西两支的发育模式。区内走滑断层的存在,在凹陷内部形成系列洼中隆构造构成的中央构造带,这一构造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力圈闭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4.
山东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省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是在综合研究该区航磁异常基础上勘查发现的,该区矿产勘查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对区内成果资料进行系统收集的基础上,对其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并对铁矿成矿过程及勘查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潘店地区航磁特征,该航磁异常可以分为李屯、潘店、大张和薛官屯共4个次级磁异常,其中李屯和大张次级磁异常的铁矿勘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勘查工作表明区内隐伏铁矿体形态较为复杂,可分为接触带赋存式、断裂充填式、层间充填式、裂隙贯入式、捕虏体构造式等。区内成矿地质体为中基性侵入体,与济南、淄博、莱芜地区的中基性岩体近于一致,同属中生代燕山晚期;该区铁矿成矿过程为中基性岩浆侵入到奥陶纪马家沟群碳酸盐岩地层中,在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并形成矽卡岩带,富矿热液在有利部位富集沉淀进而形成矽卡岩型铁矿床。在今后工作中要注重在潘店和薛官屯次级磁异常的勘查工作。区内铁矿勘查流程为系统收集资料→面积性物探测量→综合物探剖面测量→重点异常区查证→找矿预测评价及综合研究工作;找矿工作可采用"地质-磁法-重力-电法-钻探-测井"等综合找矿方法,该勘查流程和找矿方法组合为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提供了勘查经验。  相似文献   

5.
青海托勒南山一带矿产资源丰富,以钛、磁铁、金、铅锌等多金属矿为主,研究区位于托勒南山以北大白石头沟一带,分布两处明显磁异常带。在总结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航磁异常的综合查证,结合前人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资料,重点对区内航磁异常的成因、地质背景、矿化蚀变、成矿条件、找矿标志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筛选了3处找矿有利地段,为下一步该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提供重要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6.
郯庐断裂带南段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的反转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郯庐断裂带南段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的反转构造主要包括盆地边缘的逆掩断层、盆地旁侧的碎裂岩带、盆地内部的楔形冲断体以及地层褶皱和底部砾岩被掩盖。靠近郯庐断裂带西侧的反转构造 ,主要受郯庐断裂带的控制 ,多为在该断裂基础上发育的斜向逆冲断层。郯庐断裂带东侧盆地 ,以 NE向线状排列为主要特征 ,它们斜交郯庐中断裂带。这些盆地的北缘被由 N→ S逆掩的隆升地块所掩盖。研究区盆地反转构造开始于老第三纪的早期 ,中、晚期为反转构造活动的强盛时期。太平洋板块相对于欧亚大陆的俯冲 ,使得大型的晚白垩世盆地解体 ,形成线状楔形冲断块和线形盆地相间排列的构造结局。同时 ,第三系在其山前堆积而成。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桩海地区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前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已经发现桩西油田、五号桩油田和长堤油田,但是对该区的构造,尤其是对前第三系构造认识并不清晰.应用平衡剖面原理研究了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并分析了该区构造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桩海地区构造演化可以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即前中生代整体升降阶段、中生代末期的挤压隆升阶段和新生代断陷—坳陷阶段;②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是桩海地区中生代以来构造运动的动力源,控制了本区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③由郯庐断裂走滑所派生的旋转使桩海地区成为NW向构造带中挤压构造最发育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东昆仑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相关的斑岩型铜矿研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注斯楞地区发育印支期斑状-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且斑岩型矿化蚀变发育。该区中高温元素异常组合发育且与物探异常、构造和蚀变矿化岩体套合好,Cu、Sn和W元素丰度值高,具有典型的中高温热液作用下的斑岩成矿地质特征。区内矿化蚀变等特征与区域卡而却卡铜(钼)矿和乌兰乌珠尔铜(锡)矿地质特征相似;且岩体蚀变带及韧性剪切带内有数个铜、钨矿化点的发现。综合分析认为,注斯楞地区具斑岩型铜(钨)矿找矿的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9.
祁程  何欣昕  艾虎  杨明  汪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5):15494-15505
北天山七角井南部地区位于北天山造山带博格达-哈尔里克裂谷南缘,是准噶尔-巴尔喀什火山岩型铀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铀矿化主要赋存于受北东向构造控制的晚二叠世石英斑岩裂隙带中,或者石英斑岩外接触带砂岩、凝灰质砂岩中,以及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中,因此,厘定石英斑岩空间展布特征对扩大深部矿化规模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音频大地电磁测量与地面高精度磁测相结合的物探方法,对该地区的石英斑岩进行探测,采用Rubust阻抗估算技术、二维有限元差分法的电磁数值模拟技术、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的电磁反演技术、2.5D地磁异常反演技术等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地质背景,大致查明了石英斑岩深部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石英斑岩沿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呈裂隙式侵入,呈狭长线性带状分布,自西向东,石英斑岩深部规模呈下窄上宽→下宽上窄变化的形态。受北西向构造挤压抬升作用影响较大,石英斑岩被抬升并剥蚀,西部岩体破碎更强烈。结合钻孔验证情况,分析推断铀成矿有利区有2片,为下一步铀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白杨河铀铍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及与成矿的作用关系,指出白杨河铀铍矿床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具有较好的铀铍成矿前景。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与泥盆系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的接触带部位,其中花岗斑岩为主要铀源体,中酸性围岩则为成矿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障;南北接触带为矿区内重要的含矿和控矿构造,其矿化蚀变及微量元素差异说明铀与铍非同期产出物;该区含矿花岗斑岩蚀变最发育,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是赤铁矿化和萤石化,据不同蚀变程度微量元素对比发现Pb、Mo等元素可作为铀矿化蚀变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1.
东昆仑开木棋河地区镍矿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西部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主要为铁、铜、镍、铅锌矿、钴矿、金矿。该带在区域上形成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储量已达100万吨以上,显示了该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具有较大潜力,在夏日哈木矿床西部开木棋河地区从事地质找矿工作,通过对开木棋河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寻找夏日哈木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类似的地质条件,研究区具有良好的区域成矿背景,铜镍硫化物矿床在该成矿带已发现的矿床为超大型,该区和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处于同一成矿带,岩浆岩条件相似。辉石岩、辉长岩在该区分布较大,岩浆分异较好,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值高,浓集中心明显,具有寻找岩浆熔离型镍矿的有利条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衡阳盆地大地构造处于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相结合的钦-杭成矿带西段,属钦杭成矿带中部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中段北缘交汇区.铜多金属矿床均分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及周边,其受区域上构造演化特定时期断陷盆地控制下的统一构造岩浆(火山)热液活动的制约,与深大断裂及其交会区强烈的构造-岩浆(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主成矿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新疆东天山自然铜成矿带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该自然铜矿化带处于觉罗塔格金、铜、铁构造成矿带内,自然铜矿点自西向东分布于十里坡地区、黑龙峰地区和长城山地区;自然铜矿点的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马头滩组玄武岩和凝灰岩,矿石矿物主要以自然铜和砷铜矿为主,自然铜矿点中铜含量较高;通过对十里坡和黑龙峰自然铜矿点2个地球化学剖面的研究和对比,表明成矿元素铜受地层控制明显,2个自然铜矿点在大地构造位置,赋矿地层,赋矿岩石、铜的赋存状态和成矿元素组合方面有很多共性,认为东天山若干自然铜矿点是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东天山地区可能存在连续几百公里的自然铜成矿带.  相似文献   

14.
对塔卡提铅锌矿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成矿机制和成矿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塔卡提铅锌矿床位于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构造带的远景区,区域上受西昆仑构造带和康西瓦构造带共同控制.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白云岩-砂岩接触层位及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呈层状或脉状;围岩主要为蚀变白云岩、碎屑砂岩;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矿床类型与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类似.由于矿床处于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构造带的远景区,铅锌矿床潜在资源量较大,同时区域上相同类型铅锌矿床较多,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5.
In situ zircon U-Pb ages for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Zhunuo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Gangdese metallogenic belt in Tibet were determined by 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The ag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eparate groups, reflecting more than four major tectono-magmatic events in the area. The 62.5±2.5 Ma age of inherited zircons may be related to the volcanic eruption of the Linzizong Group formed shortly after the India-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The 50.1±3.6 Ma age most likely corresponds to the time of underplating of mantle-derived mafic magma in Gangdese. The 15.6±0.6 Ma age obtained from magmatic zircons is interpreted as the age of crystallization of the Zhunuo ore-forming porphyry. Finally, a molybdenite Re-Os isochron age of 13.72±0.62 Ma is consistent with another zircon U-Pb age of 13.3±0.2 Ma, representing the time of copper mineralization. These 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vailable literature data, indicate that magmatic crystallization and copper mineralization in the Gangdese metallogenic belt became gradually younger westward, and further suggest that the Zhunuo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was formed in the same tectonic stage as other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Gangdese belt. This conclusion provides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future exploration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in western Gangdese.  相似文献   

16.
新疆西天山西段位于哈萨克斯坦 -伊犁板块的东南部边缘 ,包括伊犁石炭纪裂谷、那拉提地块、哈尔克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带。主要已知矿床 (点 )按其容矿围岩可分为镁铁 -超镁铁岩型、斑岩型、花岗岩型、矽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陆相沉积岩型、浅变质含碳碎屑岩型。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 ,区内以找金矿主 ,兼顾铜镍矿等。金矿以穆龙套型和火山岩型金矿为主 ,同时注意卡林型和中 -酸性侵入岩内外接触带型 ;铜矿以镁铁 -超镁铁岩型和火山岩型为主。地质与成矿条件与中亚成矿域具有可比性 ,因此 ,新疆西天山西段金铜成矿带应为中亚成矿域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17.
探讨四川若尔盖铀矿田铀的成矿地质条件,为成矿预测和找矿靶区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对若尔盖铀矿田主要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铀矿的形成与富铀古陆块、富铀沉积建造、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和富铀岩体、区域性深大断裂带、中新生代陆相红色砂砾岩盆地、有利的岩石组合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若尔盖铀矿田西部矿带的集中分布和一系列有利于铀成矿的良好地质条件,表明若尔盖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宝兴陇东到天全金鹏山地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属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有利地带。本文结合区内铅锌矿体的分布层位、矿石结构构造、围岩等特征,从成矿物质的来源对该区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探讨,并利用热水沉积成矿模式解释区内矿化点广泛的、较严格的层控特点。  相似文献   

19.
郭树银 《河南科学》2014,(9):1758-1762
班子沟锑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地带,北秦岭褶皱带东段,区域构造线呈NNW—SEE.其赋矿围岩为古元古界秦岭群(Pt1Q)雁岭沟组(Pt1y):主要岩性为白云大理岩、黑云斜长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等;本区秦岭群地层属Sb高背景区,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Sb、Pb、As等金属元素富集,为矿源层(矿源岩).区域上在双槐树—五里川一带Sb、Pb、As为高丰度值密集异常富集区,该区已查明锑矿床十余处.班子沟矿区位于锑异常富集区中部,目前所探明的矿石类型主要为角砾状矿石、浸染状矿石、脉状—网脉状矿石,通过进一步勘查可望发现大型块状等类型矿床,找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