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正>网络大V"@花总丢了金箍棒"通过微博曝光国内14家品牌酒店卫生乱象问题后,个人护照信息被泄露上网,引发热议。据深圳警方发布的消息,涉嫌最早泄露"花总"个人护照信息的深圳豪派特华美达广场酒店总经理彭某华,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警方依法给予彭某行政拘留7日、罚款500元的处罚。当初"花总"引爆的是酒店卫生问题,随后加入了个人信息被泄  相似文献   

2.
道技合一     
"请对准屏幕,请张嘴,请眨眼……",拿起手机,不用去柜台,轻松办理银行转账;点开购物APP搜索几款"种草"的物件,下次打开手机时,便会有一堆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推送到你的屏幕上…… 不知从何时开始,个人在大数据面前变得越来越透明,我们在享受着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个人信息保护法虽然早已列入我国立法议程,但是由于其复杂性,一直以来进展十分缓慢,始终未进入实质性阶段。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因5000万用户数据泄露一事,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事实上,中国也是网络信息泄露的重灾区。如何发挥合力、保护用户隐私、维护中国网络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正Facebook"数据门"事件并不是我们之前常见的"数据被黑""用户资料泄露",它的内核更加微妙。是数据泄露事件吗?Facebook有责任吗?背后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近日,Facebook又成为新闻头条,涉及5000万用户的"数据门"被《纽约时报》和《卫报》揭开,引发舆论哗然。一些媒体添油加醋称"脸书要完",而Facebook的股价确实也已经下跌超过10%。  相似文献   

5.
比较个人信息、个人数据和个人资料这三个近义术语才能厘清《民法典》术语"个人信息"的名称与内涵."个人信息"之"实"主要反映在立法文本中"个人信息"的定义之中,作者分析了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定义方式、定义要素以及主体权利的内容,从词典、立法文本以及中文法学著作和论文三个层面考察"个人信息"之"名",发现信息/数据/资料的名称在《民法典》中有着统一且有规律的表述,且在通用汉语词典释义中未造成混淆.个人信息、个人数据和个人资料在中国大陆立法文本中具有一定使用规律,但是在中文法学著作和论文中三个术语彼此干扰、互相混淆的情况较为明显.文章总结出干扰原因主要有三个,同时挖掘出这类术语在中文立法文本中的使用规律,为中国地方立法以及中国大陆学者在著作和论文中引用域外法规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6.
正无论是隐私的危机,还是生活的改善,这都来源于"大数据"这把在人类的生活里越来越重要的双刃剑在这个越来越依赖大数据的世界,"隐私"会成为一个过时的概念吗?每个人的隐私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呢?在这个问题上,各国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出于疫情防控而采集的信息,只能作为防疫使用,擅自泄露、滥用个人信息的将受到法律严惩。阳春三月,花红柳绿,春意浓浓。牵动人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气温的回升,一些谣言也蠢蠢欲动,献血使新冠肺炎康复者更虚弱、健康码会泄露个人信息、人体有最佳睡眠时间表……这些与疫情、健康相关的谣言,披着科学的外衣,混淆视听、真假难辨,给公众带来极大困扰。为此,我们更需澄清事实、还原真相,让这些耸人听闻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精准诈骗问题的多发和难以解决的特点,与大数据背景下客观环境的改变和个体防范意识的缺失息息相关。一方面,"数据化"带来了本体论层面的新假设,社会中个人身份的建构被还原为"数据挖掘"和"数据解释"的过程,这一过程固有的偶然性容易产生隐私泄露问题。另一方面,大数据话语体系的加强导致了个体行为的被动态势,个人批判性思考能力的缺失,则进一步加深了个人在面对这一问题时的判断能力和反思意识不足。为了防范精准诈骗问题所带来的诸多危害,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数据和信息立法,重新确立组织对个人数据访问或挖掘的技术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应当反思社会教育中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增强个体行为和反思能力的适应性。惟有综合技术防范和社会教育两方面的考察和研究,才能为防范精准诈骗寻求一种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9.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存在评估主体单一、数据遗漏、数据失真以及评估报告形式窠臼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评估数据类型变化及大数据发展理念与成效为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传统立法后评估制度提供了可行性。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预测技术、可视化技术、共享技术在评估活动中有着巨大优势,可以帮助解决传统评估活动的困境,并加以优化。大数据技术作为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技术性支持,需要搭建包含"评估数据挖掘与分析"、"信息协同共享与公开"和"评估数据清洗与应用"三大信息数据处理平台。  相似文献   

10.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开放与隐私保护由于性质差异,已成为一对天然矛盾体。斯皮内洛将"善"置于道德核心的道德分析框架,为这一网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这一纲领中的"抱有善意"会引发"善/恶动机界定两难"和"动机/结果吻合度两难"问题;"优先取舍"则引出了"此消彼长/利益均衡两难"和"既得利益/隐含危害两难"问题。伦理学中的两大基本理论"目的论"和"义务论"可以为"隐私-数据收集"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世界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们的个人行为,我们的个人信息与私密的行为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私人空间内,我们在公共空间也会共享个人信息或进行私人活动。但在当今社会,信息可以被大规模的集聚,可以经由多种技术进行分析,并且信息实际上可能被永久储存,这就造成了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公共空间的隐私问题。本文认为传统隐私理论由于其预设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划分,所以无法解释在公共空间中出现的隐私问题,而尼森鲍姆提出的语境完整性理论由于其抛弃了公私领域二分法,为公共空间的隐私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在大数据让人们更享受生活的同时,个人信息保护却成为社会之痛。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用人工智能代替真人客服进行电话推销的软件。软件研发方介绍,使用AI拨打推销电话,不仅可以做到声音和真人毫无区别,效率也可以大幅提高,"每天可以拨出800到1000个电话,是传统人工的4到5倍。"这的确很可怕。人工智能"多快好省",效率高,每天拨出电话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不仅正在改变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更引起了主观世界的思维革命。首先探究了从数到大数据的演变源流,以哲学方法分析了近些年来大数据热潮的成因,分别是:信息科学提供质料、新方法论作为形式、政产学研施以动力以及社会进步构成目标。进而从数据思维的应用局限、数据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以及技术的"双刃"效应与伦理问题等方面对大数据热潮作了审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异化加速蔓延、个人数据权利边界消失、信息隐私被肆意侵害和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等伦理问题。网络信息伦理缺失主要源于主体虚拟人格异变、大数据技术的负效应和社会规约机制匮乏。从伦理治理的角度来看,要重构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伦理,应加快完善数据安全法律,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并不断创新安全防护技术,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和数据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有句老话:"女大三,抱金砖。"如果结婚时女方比男方大上3岁,将预示着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虽然这只是民间俚语,但一项新研究却用科学数据告诉了人们"3岁"的奥秘。近日,美国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成年女性的大脑会比同龄男性的大脑年轻大约3岁。这项科学研究结果基于什么科学道理?目前我们探索到人类大脑在结构和行为认知等多方面存在哪些性别差异?这些差异又将意味着什么?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军。  相似文献   

16.
2021年3月31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以下简称北数所)重组更名后正式营业,此举被认为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大数据交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的切实行动. 对数据的合规使用、对数据价值的合理开发,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中的共识. 然而,记者在调研采访中发现,仍有不少问题待解决:政府、企业、法律界乃至公众对数权的理解是否统一?数据所承载的权益图谱涵盖哪些方面?监管的难度何在?技术能发挥什么样的关键作用?在防止系统性风险方面,北数所等新机构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7.
你们的性生活是"小康"水平了?还是尚未脱贫?真正的性福生活是夫妻双方共同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共同满足.对比下面的小康标准,你达到没有? 当代性医学权威玛斯特斯和约翰逊博士在他的研究报道中指出,50%的夫妇在性生活方面存在问题.那么,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症结所在,如何补救,如何改进呢?  相似文献   

18.
在将原有的过时机器进行升级以后,马上又有一个新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存储在原计算机中的重要信息如何实现数据迁移,使其在新系统中也能正常使用? 导出导入许多软件对于系统数据的保存提供了专门的导出导入设定,采用软件自带的该项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数据的迁移。通讯簿的备份操作以Outlook Express为例,依  相似文献   

19.
<正>基因检测领域自由放任不仅会带偏科学与产业发展,还会从个体与国家两个层面构成损害。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基因测序将成下一个千亿美元产业,同时发布的市场报告显示,消费级基因检测正在成为现实。很多人的担忧来了,当越来越多人的基因被数字化,信息被存放在网络上,谁来保障人们的生命与健康隐私不被泄露和滥用?近年来基因测序已变成相关平台的流水作业,产业界则视基因测序为新的商业"风口"。国内已有企业提供399元的基因测序套餐服  相似文献   

20.
正任何技术应用,都得充分顾及应用对象的切身利益。用大数据系统采集学生的消费数据,并加以分析和开发,是不是侵犯了学生的个人信息权?近日,重庆邮电大学披露,该校学生精准资助管理系统经过测试和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将采集学生在校园一卡通中的消费数据,建立贫困学生精准识别统计模型,区分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以及贫困等级。同时,如果发现贫困学生的高消费行为将进行及时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