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假如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太阳系。如果地球还存在,生命是否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很可能没有我们人类存在,我们也就没有可能在一起谈论这样的一个话题。接下来我们继续猜想,假如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没有人类的地球又将会怎样呢?游荡的行星如果太阳突然不见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没有牵绊之下继续飘动。风筝会因为空气阻力很快失去平衡掉落在地上,而没有了太阳的地球却与之不同,失去了太阳引力的地球会笔直  相似文献   

2.
假如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太阳系。如果地球还存在,生命是否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很可能没有我们人类存在,我们也就没有可能在一起谈论这样的一个话题。接下来我们继续猜想,假如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没有人类的地球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3.
在银河系的数十亿颗恒星中,有一颗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太阳。太阳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天体之一,更同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物息息相关。可以说,太阳既是人类的朋友,同时也是人类的敌人。本刊特分两期介绍太阳对人类的影响;本期介绍太阳为什么是人类的朋友。空气我们呼吸的是什么?谁给植物接花粉?谁赶着云彩四处漂荡?谁在水面掀起波浪?空气,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空气是地球上的生命必不可少的,而太阳就是驱动空气的力量。风——空气的流动,是由太阳引起的。太阳加热海洋,海洋又加热它上面的空气;热空气会向上升,周围的冷空气就会…  相似文献   

4.
太阳的存在,为地球带来了光和热,为地球上各种生命的孕育和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基本条件.人类使用的大部分能源都来自太阳.人类自诞生伊始,就充满了对太阳的敬畏.从古希腊神话到古玛雅守护神,都少不了太阳神的踪迹;而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也与太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太阳,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确实是一个必不可少、赖以生存,同时又美丽而神秘的天体.然而在茫茫宇宙中,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它又是一个平庸无奇、微不足道的小家伙,仅仅是宇宙中数不胜数的恒星中的普通一员.  相似文献   

5.
太阳耀斑是太阳物理、空间物理和地球物理共同研究的对象,它在短暂时间内释放巨大的能量,对星际空间以及地球周围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太阳耀斑研究不但对了解太阳能量发射机制有帮助,对人类生活环境变化的了解也有现实意义。本期《太阳耀斑中的快速涨落现象》对太阳耀斑中各种辐射的快速涨落的观测和理论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夜幕降临时,孩子们有时会问:“太阳公公到哪里去了呢?”父母们则会说:“太阳公公回家睡觉了.”其实,太阳是个不会休息的大火球,一直不知疲倦地燃烧着自己,向太空中散发出光和热.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不同的区域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即使在白天,由于厚厚大气层的阻挡,阳光抵达地球表面时也减弱了不少;遇到阴雨天,我们更是与阳光无缘.  相似文献   

7.
走出地球将是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是人类向海洋、向太空中其他星球探取新能源、新资源的时代。"太阳核聚变"尽显威力我们每天迎接太阳,太阳给予  相似文献   

8.
"铁心"地球     
曾经有人说过,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球欠下了一笔科学债.人类受本能的驱使,总是对距离自己遥远的事物充满兴趣,所以对太空探索着了迷.人类对这些遥远星球结构的认识,要比对地球的地心清楚得多.甚至在150年前,人们还不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有一颗跳动的心脏. 从1890年起,人们终于要来偿还这笔欠债了.当时人类开始观察地球上的岩石,并探索太阳及月亮间引力的关系,根据这种引力可以确定,我们脚下的地心应该有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是由不同物质构成的岩层组成的.  相似文献   

9.
如果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像地球这样的行星的话,它一定在围绕着其他恒星运转.而这个“地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有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也就没有可能让我们在一起谈论这样一个话题。不过我们还是继续猜想,假如今天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人类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9,4(1):29-29
太阳是离我們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的强大幅射是地球上一切光和热的源泉。太阳的活动和变化对地球上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太阳活动剧烈时,破坏了地球上层大气的正常狀态,常常使短波无綫电的通訊中断,同时太阳的活动对地面上長期的气候也有着一些影响。为了使太阳工作直接为国計民生服务,全国各天文台、站的太阳工作者代表于1958年10月初在南京召开了太阳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要在三年內做到能预报太阳短期活动和阐明長期活动的規律,使太阳工作作观测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08,(7):100-100
欧洲航天局最近发射的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记录下了地球的声音,这种声音并不动听,如哨音或哭声般刺耳。科学家们在研究人造卫星记录的1万多次“地球之声”后说,“地球之声”实际是太阳喷射出的离子流“太阳风”与地球磁场在大气层中相撞时产生的电波,  相似文献   

12.
开拓创新,是对过去的否定,对现在的不满,对未来的憧憬。有了这种否定,有了这种不满,有了这种憧憬,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就不再老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整个社会也就因此大大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开拓创新,这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正是因为有了它,人类才发明了火,发明了箭,发明了蒸汽机,发明了电脑,发明了宇宙飞船。开拓创新的光芒照向哪里,哪里就能透过黑暗,露出光明,它投射于宇宙,就发现了太阳系真实的图画,发现了海王星,发现了太阳的组成;它投向大地,就发现了大地的形状,发现了地球的大小,秤出了地球的重量,发现了大陆的漂移;它投向微观世界,就发现…  相似文献   

13.
人类似乎已经征服了整个地球。那么,地球上还有尚未受到人类影响的地方吗?这样的地方还真不少:未被绘入地图的沙漠、未被攀登过的山峰、未经探索过的洞穴……在这些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的地球的“最后之地”中,还包括了一些有趣之处,比如恐龙最后漫步的地方、没有生命的地方、太阳爆炸时我们可以藏身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最是代表性的13个“地球最后之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今天,人类对于火星的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人类对自己生活的所在星球的中心知道得却不多。实际上,今天人类对于地球这一部分的认识程度甚至比不上对太阳表面的认识,而我们与太阳表面的距离是我们与地球中心距离的25000倍。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40年代,人们开始向原子核索取能量。这项发明有可能让人类在未来获得永不枯竭的能源。但与此同时,世界亦蒙上了核战争的阴影。能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动力,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直到18世纪前,人类和其他生灵利用的一切能源几乎都来自太阳,太阳的光和热使地球充满生机。在太阳的照耀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造就了地球上的食物链,为一切生命提供了必需的保障。由于太阳的热辐射,地球上的水和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造就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的大部分能源归根结底来自太阳,我们所利用的能源基本上来自于阳光。然而,美国科学家发现,太阳风暴中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太阳风暴中的能源,足可以让地球上的人类数百万年都没有能源匮乏之忧。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传统俗语中,每当形容一件断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时,人们往往会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句话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是千真万确的,太阳绝对不可能从西边升起。但是放到范围更大的宇宙间,就不尽然了,例如在金星上,太阳就是西升东落的。金星是我们地球的“近邻”,它是太阳系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文学上将太阳中心到地球中心的平均距离称为“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约为1.496亿千米。同时,天文单位又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径。而金星轨道的半径为0.723天文单位。由于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当地球与金…  相似文献   

18.
深空航天遭遇"能源尴尬" 在寒冷、黑暗、空寂的太空中,旅行者一号已持续飞行了36年.它越过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来到了距离地球180亿千米的太阳系的边缘.假若它搭载的仪器还能继续工作,我们将"追随"它进入寒冷的星际空间.那是一个虚空而神秘的世界,人类的探测器此前还从未到达过那里.从那里看太阳,太阳仅仅是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星而已. 离太阳那么远,太阳能电池失去了用武之地,所以旅行者一号只能依靠自己携带的能源,它是核武器制造业的副产品钚-238.这种材料在它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热能,这些热能被旅行者一号上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转变成了电能,于是它便得到了持续不断的能源供应.科学家们推测,在未来10年里,旅行者一号还会向地球发回数据,直到它最终消失在没有尽头的虚空之中.  相似文献   

19.
胡中为 《自然杂志》2007,29(5):283-287
太阳和绕它公转的地球等行星体构成太阳系。在太阳系的成员中,只有地球处于适宜的宇宙环境,孕育了生命,万物繁衍,生机勃勃,智慧文明在迅猛发展。太阳是一颗普通恒星。在太阳系之外,是否还存在着环绕其它恒星的行星系?是否还有存在生命、乃至高度文明的行星世界呢?这是我们人类很早就思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进步,搜寻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取得了重大进展,寻找到另一个地球也是前景越来越好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万物生长靠太阳。今天支撑人类社会运转的几乎一切能源,从煤、石油、天然气,到风能、生物能,其本质都是太阳能,而太阳上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那有没有可能让人类首次在地球生物进化史上,永久性地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呢?答案是有,并且已经曙光初现了,这个曙光,就是核聚变,俗称"人造小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