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休闲一刻     
《科学大观园》2012,(17):78-79
走俩步在霍金学术报告结束时,一位女记者跃上讲坛,问道:"霍金先生,病魔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您怎么看待您的病情?"霍金通过合成器,用标准伦敦音微笑着答道:"我的手指还能活动,大脑还能思维,我依然可以像正常人工作学习,我不认为我有病……"全场观众齐声喊道:"走俩步,没  相似文献   

2.
日前,霍金这个在轮椅上坐了30多年的英国人来到了中国,在人们眼里,这个60岁的人不能写字不能说话,多半辈子歪着脑袋在轮椅上,但他是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并且他在医学专家眼里属于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3.
他既不是当今世界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也不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科普作家,但他依然足够伟大。当全场听众屏息聆听他时断时续的电子音,主席台上的霍金自己,却似乎在轮椅中睡着了。他本来是会议的配角这里是“2006年国际弦理论会议”的开幕现场,而霍金的演讲内容则是宇宙的起源问题,丝毫没有涉及到会议主题。然而,在大卫·格罗斯、安蒂·斯特罗明格等世界顶级理论物理学家演讲深邃的弦理论时,人民大会堂6300多名听众中多少显露出观看世界杯带来的倦态,哈欠和瞌睡弥漫于整个会场。而作为“饭后甜点”出现的霍金一登场,世界杯带来的尴尬一扫而空。用中…  相似文献   

4.
正人们在向霍金投去敬意的目光时,也想知道他成功背后的故事,尤其是他与前妻简的爱情。他们一见钟情,相伴了25年,其间,他从籍籍无名到光芒万丈。在为霍金喝彩的同时,也该为简鼓掌。相遇于微时——电影《万物理论》让很多人知道了霍金与简的故事。他们相遇在一次聚会上,霍金对简一见钟情,简也慢慢喜欢上了这个有才华的戴  相似文献   

5.
正霍金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惊世骇俗的预言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宇宙奥秘的霍金,曾经做出过哪些预言呢?霍金的预言都有点吓人,会灵验吗?可能他只是以这种方式来提醒世人,善待地球,善待生命。——霍金语录一:"外星人"正在看着我们——在2015年伦敦皇家科学学会寻找外星生命迹象的启动仪式上,霍金就说过:"在无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他形式的生命。"他说:"或许外星生命会正盯  相似文献   

6.
在御厨聚会上,年近八甸的泰国厨师KhwankeoVajarodaya坐着轮椅微笑着出席了活动。对于国际御厨俱乐部来说,他是一位有着标杆性意义的厨师,保留了外界对御厨生活最为传统和完整的想象——从17岁起担任御厨,服侍泰王蒲美蓬日常饮食起居超过60年。在御厨协会成立之初便是第一批会员,这么多年来的成员变了又变,唯独他是少数长期会员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霍金去世的消息,瞬间刷爆了朋友圈,但是,你真的了解他的世界吗?他是物理大咖,他是科普作家,他是预言家,他是赌徒……大家可能都会把霍金和黑洞联系起来,究竟他做出了哪些学术成就呢?2016的4月12日,霍金开通新浪微博,发了两条微博消息便吸引粉丝几百万;今年的3月14日,霍金去世的消息,瞬间刷爆了朋友圈,大家都在谈论他,但是,你真的了解他的世界吗?他是物理大咖,他是科普作家,他是预言家,他是赌徒……  相似文献   

8.
正正因为不断有霍金这样的先驱涌现,人类才得以拥抱一个越来越广阔的宇宙。霍金用他的一生告诉世人,只要头脑可以飞翔,任何人都不会被困在地面上。霍金去世,朋友圈刷屏。一时间,语录与轶事齐飞,鸡汤和段子共舞。有人质问,人们怎么突然集体对理论物理感兴趣了?问得太苛刻。大众从名人身上各取所需,本是世间常情,也是成名必须付出的代价。霍金生性幽默,更不会介意这些。霍金曾总结成名的好处与坏处,坏处诸如购物时会被人围观合  相似文献   

9.
正霍金的离去让全球"霍金迷"惋惜。在众多悲悼者中,还有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读者。幸可告慰的是,"宇宙之王"霍金虽已离去,但他留给了我们那么多闪烁着迷人光辉的著作,而他的思想也将继续穿梭在浩瀚缥缈的宇宙中,指引着人类去揭开更多关于宇宙、关于时空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正霍金大半生为病魔缠绕,但这并未阻止他成为21世纪最为人所熟知的物理学家,为什么"渐冻症"放过了他神奇的大脑,他的病例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呢?在21岁时,霍金患上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也称"渐冻症")。就像他独特的思想一样,霍金所患的疾病也很罕见。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最后一年,他终身的灾难已经初露端倪。霍金感到自己系鞋带有困难了,腿不太听使唤,走路老是撞上别的东西,讲话有时发音含混,有一次,他还  相似文献   

11.
反思中国科学近10年没有原始创新“从人的层面来讲,首先我要对霍金表示我的钦佩。”这是我国理论物理界著名科学家何祚庥院士说的第一句话。事实上,同为理论物理方面的科学家,何祚庥不是特别同意霍金的宇宙爆炸论。在他看来,宇宙开始于爆炸,这点霍金没说错,但宇宙爆炸以前是什么状态霍金却没有解释。这就让“宇宙爆炸论”这个理论显得有点站不住。“但霍金的‘黑洞三定律’我却很赞同。他的研究给了国际理论物理界不少启发。”何祚庥院士在对宇宙爆炸论提出自己看法的同时,也高度肯定了霍金为理论物理作出的贡献。何祚庥院士还谈到…  相似文献   

12.
霍金在《大设计》中声称"哲学已死"。他的"哲学已死"究竟是指什么?本文考察霍金的哲学思想,指出霍金以自然定律统治自然的"科学决定论"为基本原则,试图在科学的框架内对本体论、因果律以及宇宙本质等问题做出"科学"的解答。霍金的"解题"并不成功,哲学当然也没死亡。霍金结合最新的物理科学进展为哲学的基础性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答案,却是有意义富有启发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正当地时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其子女在声明中写道: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非凡的人,他的成就将流芳百世。他的勇气、坚持以及他的杰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霍金去世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即使你对他的成就不甚了解,也无法否认上述声明中提到的两个词——"勇气"和"坚持"。是的,霍金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21岁时,霍金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医生预测他只能活几年,随着病情的加重,他全身瘫  相似文献   

14.
<正>73岁的霍金要唱歌了,还是摇滚。其实,霍金能活到73岁,对于世界而言是一个奇迹。21岁就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的霍金当时病得非常厉害,人们以为霍金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要活下来是非常困难的。可霍金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时间简史》成为矗立  相似文献   

15.
正霍金曾经三次来华。在第三次来华时他表示,"我喜欢中国女孩,她们都很漂亮。我也喜欢中国的文化和美食。"霍金曾经三次来华:1985年来到中国合肥,2002年在北京和杭州作科普报告,2006年又到北京参加国际弦理论大会,2016年还开通中文微博成为"网红"。1985年,霍金第一次来华。4月28日到5月2日,霍金在合肥停留了4天,被安排住在稻香楼  相似文献   

16.
霍金的宇宙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那乐观而的精神活跃在宇宙学的最前沿,他的宇宙哲学思想十分丰富,本文剖析了霍金的无边界宇宙思想和虚时间概念,介绍了他对违背因果律的时间机器的有力而幽默的批评和他的时序保护猜想,评述了他的时间箭头、概率论、实证论、宇宙终极理论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人择原理是描述人与宇宙关系的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学说。霍金(Stephen Hawking)是当代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在他的宇宙学研究中有很多方面涉及人择原理。探讨霍金对人择原理的思考及运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时间方向;2)宇宙结构;3)多重宇宙理论。  相似文献   

18.
史蒂芬.霍金作为当代杰出的理论科学家,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从他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也展现出了当代科学中重要的科学思想。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史蒂芬.霍金在整个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科学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科研成就之外,霍金对于科学传播的贡献可能更大,《时间简史》这本销量超过1000万册的科普书大大提升了科学在文化界的地位,霍金的成功改变了科普写作的格局。2014年,电影《万物理论》上映,这部有关霍金的电影在结尾描绘了读者对他的科普经典之作《时间简史》(出版于1988年)的反响。镜头推近,橱窗中大量陈列的《时间简史》赫然映入眼帘;粉丝们将这位物理学家兼作者围拥起来,希望他在书上签名。电影结尾的字幕概述了后来发生的事件:第一件事  相似文献   

20.
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遗作《对重大问题的简明回答》近日发表,书中集合了他生前多篇文章及论文。霍金探讨了基因改造技术对人类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预言富人有朝一日会改造他们自己和后代的基因,成为"超级人类"凌驾常人,甚至使后者灭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