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疫苗(vaccine)1.自从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Edward Jenner)[1]首创牛痘苗以来,迄今整整200周年。琴纳命名牛痘苗为vaccine,词义来源于牛痘vaccina,取拉丁语vaccinus的词干转来。19世纪80年代,法国巴斯德(Louis Pasteur)研制成功炭疽、狂犬病和鸡霍乱等多种疫苗,为纪念琴纳的功绩,遂将vaccine一词作为一般称谓,被译为疫苗,前面冠以病名即为个别称谓,如炭疽疫苗(anthrax vaccine),狂犬病疫苗(rabies vaccine),霍乱疫苗(cholera vaccine)等。2.疫苗(vaccine)一词,泛指自动免疫制剂,据辞源注解[2],疫即瘟疫,为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通称。词出《礼记月令》“果实早成,民殃于疫”。“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源于《诗经》:“硕鼠硕鼠,勿食我苗”。意指能诱导发生免疫之生物活性物质。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3]已推广接种“太平痘苗”,我国对“苗”之为用约早琴纳200余年。1804年牛痘传入中国[4],首先在澳门种痘,南海人邱浩川习其术并著有《引痘略》一书,vaccine一词于是时传入中国。3.vaccine一词含义随着疫苗的发展,又包含了基因工程为主导的新型疫苗和用于慢性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治疗苗以及避孕疫苗。因此有人主张应将疫字去掉,只留苗可矣。这样,则vaccine的发展由“牛痘苗”到“疫苗”再到“苗”分为三个阶段。也有人主张可以仍叫疫苗,但疫字已失去原有含义,成为虚词。笔者以为疫苗既为一般称谓仍可沿用,变为个别称谓时可有两种用法,如前面冠以病名作定语者仍用疫苗,如霍乱疫苗、鼠疫疫苗、狂犬病疫苗等;若前面冠以菌名或病毒名作定语者则用苗即可,已有先例如卡介苗(BCG vaccine)和牛痘苗(指由细菌、病毒制成)。又如艾滋病疫苗中的HIV-1苗,疟疾疫苗中的环子孢子蛋白苗和SPF66苗,余此类推。避孕疫苗仍可用,因怀孕系由外源因子(精子)侵入而引起,亦可借用疫字,若避孕疫苗中的精子苗或绒毛膜激素苗则可单用苗字。其它如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和核酸疫苗等以技术方法或某种抗原物质冠以一般称谓之前且仍属一般称谓者,仍可沿用疫苗一词,似此种种,不一一详论。4.疫苗一词的含义或概念,指应用微生物、寄生虫、肿瘤细胞及其它抗原,或含有这些物质的编码基因抗原为原料,采用微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制药工艺生产的,用于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和慢性传染病以及非传染病的治疗制剂。二、疫苗学(vaccinology)1.本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启用vaccinology新词,这是建立在巴斯德和郭霍(Robert Koch)奠定的微生物学基础之上,经过100多年的疫苗发展历史而形成的。1994年加拿大病毒学家科尔斯塔克(Edourd Kurstak)[5]主编了第一部疫苗专著《现代疫苗学(Modern Vaccinology)》。2.疫苗学的发展,除了种痘已消灭天花之外,当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是传统疫苗。包括减毒的细菌和病毒活疫苗,全菌体和全病毒颗粒死(灭活)疫苗,组分疫苗(类毒素、多糖抗原、外膜蛋白、抗原亚单位)三大类。疫苗共有32种,针对25种目标疾病。另有乙肝疫苗等少数基因工程疫苗于80年代中期以来陆续投产应用。3.在开发中的新疫苗包括不理想的老疫苗的更新换代品种约有60余种,由于多学科新技术的介入,使疫苗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技术和工艺路线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基因工程疫苗重组DNA苗重组活苗Aro突变株苗(2)合成肽疫苗(3)转基因疫苗转基因动物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4)免疫球蛋白(Ig)载体疫苗抗独特型抗体(Anti-Id)疫苗抗原表位嫁接Ig疫苗(嵌合Ig)抗原肽酶结合Ig疫苗(5)核酸疫苗4.疫苗学含义或概念:广义指研究病原特性,感染和免疫机制,疫苗设计,生产工艺,质控标准,效果评估与疫苗开发策略的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狭义指研究疫苗株选育与构建,生产工艺,使用方法与效果评估的一门技术科学。  相似文献   

2.
研发疫苗各国争先控制或消灭传染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非典疫苗的研制工作正在美国、法国、中国、俄罗斯等国的顶尖研究机构里同步进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负责过敏和传播疾病研究的福奇认为,许多非典病人已经恢复健康,说明人类获得非典疫苗的可能性很大。在成功地解开变异冠状病毒序列之后,世界卫生组织(WHO)传染病监督管制局官员索特(MarkSalter)说,“我们在几个月内就将研发出SARS疫苗。”  相似文献   

3.
<正>交1050元定金、付给诊所6300港币,单程飞行1093公里,远赴香港才打到的疫苗,极有可能只是一针管"生理盐水"或纯水。"可能我前脚刚走,后脚卫生署就上门了。"家住杭州,27岁的秦桦回忆道。2019年7月12日,秦桦在香港尖沙咀区的加维医务及疫苗中心注射了第二针九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是被誉为"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4.
自今年伊始,国内有关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就有序铺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亿余剂次. 疫苗接种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之时,网上却传出不少有关新冠疫苗的传言:打完新冠疫苗就能摘口罩,过敏体质不能打新冠疫苗,打新冠疫苗后就会发烧、脸肿……这些说法不知您信了几个?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控制并消灭血吸虫病的危害一直是我国和国际社会的主要目标。近几年来,随着对血吸虫生物学(包括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和血吸虫病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学研究的逐渐开展,血吸虫与哺乳动物宿主(包括人)相互作用及致病的机理不断被揭示。此外,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基因组序列已经基本测定完成。对基因组序列的解析不仅能够在遗传学水平上揭示虫体的活动规律,而且还将有利于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位和疫苗抗原。通过对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基因转录谱和蛋白质表达谱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血吸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分子(如免疫调节因子及表面黏附蛋白等)。同时,在抗血吸虫疫苗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以谷胱苷肽-S-转移酶作为主要抗原的曼氏血吸虫疫苗已经开始I和II期临床试验。此外,多种日本血吸虫抗原也开始在动物体上进行免疫及攻虫试验。本文主要就近年来血吸虫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疫苗研究进展做一概述,同时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1.SARS病毒目前引起SARS病的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冠状病毒(Coronaviridae)为RNA病毒,在电镜下的典型特征为:囊膜上有大的棍棒形突起的球形病毒体,大小约100(60~220)纳米,多为多形性,内有螺旋状核糖核蛋白。病毒基因组由单一线形正股ssRNA分子所组成,相对分子质量600万道尔顿,有帽和多聚腺苷尾,具有传染性。NCBI的GenBank已发布两条完整的SARS病毒基因组,NC_004718(29736bp),AY278554(29206bp)-SARS coronavirus CUHK-W1。(发布日期均为4月18日)。目前美国(CDC,USA)和加拿大(BCCA Genome Sciences Centre,British Columbia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Nation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Canada)的实验室完成SARS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初步的基因组注释在NCBI完成,预测得到的主要蛋白质有RNA聚合酶蛋白(聚合酶1a,1b),S蛋白(spike protein),E蛋白(small membrane protein),N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等。已知冠状病毒只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自1980年在德国召开第一届国际冠状病毒讨论会以来,日益受到医学、兽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重视。这类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特别是类似于鼠肝炎病毒的JHM病毒可以引起小鼠的脱髓鞘性脑脊髓炎,它是研究人类多发性硬化病的良好模型。冠状病毒mRNA的转录机制又为分子病毒学家提供了另一种RNA拼接机制。可见冠状病毒科在分子病毒学中也有相当的重要地位。1965年,Tyrrell等用人胚气管培养方法,从普通感冒病人鼻洗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B814病毒。随后,Hamre等用人胚肾细胞分离到类似病毒,代表株命名为229E病毒。1967年,Mclntosh等用人胚气管培养从感冒病人中分离到一批病毒,其代表株是OC43株。1968年,Al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为冠状病毒。1975年国家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目前冠状病毒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人类的冠状病毒分别属于OC43和229E两个抗原型,它是引起人类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常引起成人的普通感冒,儿童的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常见。但是,5~9岁儿童有50%可检出中和抗体,成人中70%中和抗体阳性。冠状病毒感染分布在全世界各个地区,我国以及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芬兰、印度等国均已发现本病毒的存在。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在美国华盛顿D.C.地区,连续4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占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10%~24%。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次家庭检查中,证明冠状病毒可以感染各个年龄组,0~4岁占29.2%,40岁以上占22%,在15~1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这与其他上呼吸道病毒的流行情况不尽相同,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大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病率降低。另外,当冠状病毒流行时鼻病毒却不常见。冠状病毒也是成人慢性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原。病毒分离可用人胚肾细胞,分离阴性者可用人胚气管或鼻粘膜的器官培养。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比病毒分离要敏感。由于冠状病毒类似流感病毒均属于RNA病毒,突变很频繁,易于变异,给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困难。2.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不同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甚至数年。即使是同一种传染病,其潜伏期也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局限于一定范围。潜伏期长短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病原体侵入的数量、毒力、侵入途径、机体状态以及宿主环境条件的影响。主要与病原体在机体内繁殖时间和宿主的免疫能力有关。SARS潜伏期约为2~21天,通常在3~10天。目前认为SARS病在潜伏期暂无传染性。3.人群对SARS的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人群易感性与群体免疫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群体免疫力水平高,则人群易感性低。从目前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来看,人群普遍易感SARS,医护人员由于是和患者密切接触,因而是本病的高危人群。4.病死率(fatality rate)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病死率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它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通常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目前全球SARS病的预期病死率在4%~50%左右,其中老年病死率为50%,青壮年病死率为10~15%,儿童病死率为4~6%。5.疫苗根据病原生物抗原可激发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将疫苗注入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用细菌、螺旋体制备的生物制剂称为菌苗;用病毒、立克氏次体制备的称为疫苗(vaccine),亦将上述二种生物制品称为疫苗。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活疫苗是通过毒力变异而获得的减毒或无毒株,或从自然界直接选择出来的弱毒或无毒株,经培养后制成的疫苗,如卡介苗。死疫苗是用物理、化学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仍保持其抗原性的一种生物制剂,如脊髓灰质炎Salk疫苗。另还有多肽疫苗、核酸疫苗等。当前SARS疫苗尚在研制中。6.SARS诊断试剂(1)核酸检测(PCR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R)能够在不同的样品中测定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物质(包括血液、粪便、呼吸道分泌物或身体组织等样品)。引物是PCR测试方法中的主要片段,已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的实验室网络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公布。已经研制出了包括引物、阳性和阴性对照的PCR检测试剂盒。总的来说,现有的PCR测试方法有非常好的特异性,但是缺乏灵敏性。这就意味着阴性的测试结果并不能排除病人中有SARS病毒的存在。而且,由于缺乏实验室质量控制而导致的实验室样品的污染,能够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对于存在有必要的质量控制程序的PCR测试的阳性结果,推荐用于SARS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测试是有非常好的特异性的,阳性结果意味着在样品中有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物质(即RNA)的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有活病毒的存在或者是存在着大量的病毒足够感染其他人。PCR测试的阴性结果也不能够排除SARS病毒的存在。用PCR方法对SARS冠状病毒进行测试,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结果可能出现阴性:病人没有被SARS冠状病毒所感染;病例是由其它的病原体(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的,或者是由于非感染性的原因引起的;测试结果是不正确的(假阴性),目前的测试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其灵敏性;样品并不是在有病毒或基因物质存在的时候收集到的;病毒和基因物质有可能仅仅存在于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取决于用于测试的样品的种类。(2)抗体测试这些测试方法用于由于SARS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抗体应答的测试。不同类型的抗体(IgM and IgG)是在不同的感染过程中出现的并且抗体水平会发生改变。在感染的早期这些抗体有可能是测不到的。IgG通常在病例恢复后仍然可以测到。以下的测试方法目前正在进行研究,但尚未用作商业用途:ELISA(酶联免疫吸咐反应):用于SARS病例的血清中的IgM和IgG抗体的混合物的测定,大约在疾病开始后的21天出现可靠的阳性结果。IFA(荧光免疫检验法):用于SARS病例的血清中的IgM抗体的测定,大约在疾病开始后的10天出现阳性结果。这种测试方法也可用于IgG抗体的测定。这也是一种可靠的测定方法,需要借助于荧光免疫显微镜进行测定。阳性的抗体测试结果:显示以前曾有过SARS冠状病毒的感染。从急性期到恢复期发生了从阴性到阳性的血清转化,或者是抗体滴定增长了四倍,显示近期有感染。阴性的抗体测试结果:在疾病发生的21天后没有检查到抗体,表明没有受到SARS冠状病毒的感染。(3)细胞培养来自SARS病例的样品中的病毒(例如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或者粪便),通过接种细胞培养和病毒增殖也能测到。一旦分离到了病毒,将做进一步的鉴别以证实是否是SARS病毒。细胞培养是条件非常苛刻的测试,但目前(除了动物测试外)仅仅表明了有活病毒的存在。阳性的细胞培养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样品中有活的SARS冠状病毒的存在。阴性的细胞培养结果并不能排除SARS冠状病毒的存在(见阴性的PCR结果)。7.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或reservoir of infection)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非典病人是重要传染源。因为病人体内存在大量SARS病毒,而且具有某些症状有利于向外扩散,如咳嗽、腹泻等。据公共卫生专家介绍,病人一口痰中至少有几十万个细菌,并有可能含有肺结核、肺炎、流感、SARS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病菌。此外尚未发现动物携带SARS病毒。8.冠状病毒的增殖病毒是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必须生长在活细胞中,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与其他细胞型微生物不同之处在于:当它们处于细胞外时并不表现出生命活性,既无自主代谢,也没有呼吸或生物合成功能;但当其核酸进入易感细胞后,便很快显示其生物活性,包括病毒物质的合成以及对宿主细胞的改变。冠状病毒基因组的表达是较独特的。病毒RNA分子可直接进行翻译,产物之一是一种RNA多聚酶。然后这种RNA多聚酶被用于转录出一条等长的互补RNA,从此互补再转录出一套共3'末端的亚基因组mRNA。这套正股mRNA由6个重叠的片段组成,从共同的3'末端伸展出来,但伸展的长度不同。只有靠近5'末端的独特序列可被翻译。而与其相近的套中最小的mRNA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因此在每一种情况下,产物是一种独特的蛋白质。冠状病毒的复制周期限于胞浆。通过芽生方式从含病毒糖蛋白的膜,即内质网池和高尔基池获得囊膜,然后病毒体在小泡中被转输到质膜而从细胞释放。  相似文献   

7.
传承性法律词(素)是法律词汇系统中的基本词汇,有较强的稳固性、能产性和传承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同一传承性法律词(素)在不同的时代,也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或者词形保留,词义也得以保留;或者词形保留,词义发生部分变化;或者仅保留词形,词义完全发生转移。细致分析这批传承性法律词(素)的词形状况及其法律意义之间的历时演变状况,有助于为今后立法技术中法律语言的准确使用以及新法律术语的构词命名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翻译教学中术语学培训体系的建设问题(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翻译教学中的术语学师资要求(一)术语学教师在理论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从事翻译教学的术语学教师应该达到以下的条件要求:首先他们能够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中外(如英德法俄等)文的应用能力高,用两种语言交际没有障碍。教师最好是语言学或者应用语言学专业、翻译专业或者专  相似文献   

9.
专家提示:传染病不可怕,当您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疫苗),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儿童和流动人口是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儿童要按照当地疫苗接种的计划按时接种年龄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出生卡介苗乙肝1月龄乙肝2月龄脊灰3月龄脊灰百白破4月龄脊灰百白破5月龄百白破6月龄乙肝流脑8月龄麻疹1岁脊灰百白破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脑流脑2岁乙脑4岁6岁脊灰乙脑7岁白破麻疹风疹腮腺炎12~13岁乙肝白类麻疹18~19岁白类麻疹风疹腮腺炎北京市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程序说明:1岁、6~7岁和1…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事件,让人们陷入了"问题疫苗焦虑",人们在有关疫苗的信息中愤怒、恐慌。无数家长翻出孩子的"小绿本"查看是否中招。尽管大部分孩子接种的不是涉事批次疫苗,但许多家长仍然对接下来的疫苗接种忧心忡忡。"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这种焦虑和对疫苗的不信任无限蔓延,事实上,如果家长拒绝给孩子接种,其比接种低效价疫苗的危害要大得多得多。"  相似文献   

11.
1乙肝疫苗研发现状 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病毒性肝炎,具有感染性强,携带率高、流行面广、慢性化倾向严重的特点,属致癌性病毒.对乙肝的现患,目前尚无任何特效药物治疗,对人群中大量存在的HBsAg慢性携带者,亦无理想的消除措施.乙型肝炎疫苗(HB疫苗)的问世,为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免疫制品.HB疫苗不仅能有效地阻断HBV的传播,降低其感染率,而且也能有效地控制人群携带率,并有预防HBV感染所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降低其发病率的作用.乙肝疫苗的研制已经历了3代.  相似文献   

12.
正疫苗事件让人们愤怒、恐惧、迷失。公众该对所有疫苗失去信任吗?文章解读有关疫苗的基本知识,为您拨开迷雾,解除疑惑。随着《疫苗之王》的刷屏,公众在种种有关疫苗的信息中愤怒、恐惧、迷失。其实,2016年的山东非法疫苗案,也曾在公众中引发类似恐慌。现在有必要更进一步地了解疫苗的基本知识,拨开谣言与真相混合的迷雾。  相似文献   

13.
近日,研究新冠肺炎的美国罗格斯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类似于拔火罐的抽吸技术,发明了将DNA分子送人皮肤细胞的新方法.该方法为基于核酸的疗法和疫苗的实验室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易于使用、成本效益高和高度可扩展的平台.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网站上. 在对啮齿动物的实验中,研究小组使用吸入法递送了DNA新冠疫苗,产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比单独注射疫苗强约100倍."这种基于抽吸的技术是通过注射DNA后,以一种完全非侵入性的方式在皮肤上施加适度的负压来实现的."该研究资深作者、罗格斯-新不伦瑞克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林浩(音译)表示.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狂犬病疫苗是不可靠的,人们对狗的恐惧就会成倍增加。异烟肼毫无疑问是不人道的、残忍的,但它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反抗。问题是,这种方式真的能倒逼文明养狗吗?近日,一篇《遛狗要拴绳,异烟肼倒逼中国养狗文明进步》的文章火了,作者在文章里声称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异烟肼(jǐng)对人无害,对狗却有非常强的毒杀作用,并且价格低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低成本毒狗药剂"。加上前段时间的问题狂犬疫苗事件震惊全国,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因为个别事件,就抱有"因为总出事,最好不要接种疫苗"的想法,无异于因噎废食。近来有关疫苗的话题流传甚广,疫苗生产、保存中会出现风险,甚至一些关于疫苗偶合症、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更是让人惴惴不安。甚至有人萌生了不接种疫苗的想法,但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期待人们按时接种疫苗首先要正确认识与疫苗有关的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偶合症。国家卫健委曾明确,预防接种后偶合症与疫苗  相似文献   

16.
正除速度外,安全性、有效性,是这场疫苗研发竞赛的重要考量标准。"什么时候能打上新冠疫苗,够安全吗?"这是新冠肺炎全球流行后的一个焦点问题。在疫情暴发两个多月后,中美两国的疫苗研发均渐有眉目。3月16日,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的新冠病毒试验性疫苗,跳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1,(1):37-37
据国外媒体报道,让人们相信他们眼中看到的是一枚试验性导弹或者一个UFO(不明飞行物)实际上并非难事。一朵外形有趣的云或者一颗异常明亮的行星经常能够制造这种骗局。  相似文献   

18.
正疫苗从研发到生产是个长链条,我国科技界正在并行推进多个技术进行疫苗研究,以便能够早日实现疫苗研发的成功。17年前,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与才归国的国药中生集团总裁、党委书记杨晓明打了一场"遭遇战"。作为疫苗"老兵",他深知条件、平台不足是当时的科研国情,疫苗研发时间长、以10年计、是"远水"。17年后,迎战新冠病毒,他说,过去十几年的国家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主要技术内容 "幼畜腹泻双价基因工程苗"是一种能够预防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新生幼畜腹泻和由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引起的幼畜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羔羊痢疾、犊牛肠毒血症等)的基因工程重组细菌毒素疫苗.该疫苗的研究工作历时10年,经过了"ST基因工程苗的研究"、"幼畜腹泻双价基因工程苗的研制"和"幼畜腹泻双价基因工程苗的中试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将产气荚膜梭菌的β-毒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的前体蛋白基因融合,成功构建了携带能表达β-毒素和(ST)肠毒素融合蛋白的CPB-ST融合基因的基因工程菌株BL21(DE3)(PECB-ST1).通过免疫原性试验、安全性试验、攻毒保护试验和应用示范试验,表明基因工程重组菌株BL21(DE3)(PECB-ST1)可以作为预防由产气荚膜梭菌的β-毒素和大肠杆菌ST肠毒素引起的幼畜腹泻的双价基因工程苗的生产菌株.该研究成果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核酸类的DNA疫苗药物是研究开发治疗性疫苗的理想路线。DNA疫苗主要通过内源性途径递呈抗原,同时也可进行交叉递呈,所以能引起细胞和体液双重免疫反应,是强大的疫苗输入系统。DNA疫苗更有利于激活细胞免疫应答,这对发展抗恶性肿瘤、抗慢性感染等重大慢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是极为有利的,因为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细胞免疫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其次, DNA疫苗成品主要为质粒DNA,可利用大肠杆菌原核系统,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纯化,成本低廉。在常规条件下非常稳定,可长期保存,不需要冷链运输,对于产业化开发和应用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