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接听了一个咨询电话,来访者是一位高二的女孩。她在电话里这样说:“老师,我每天上课都不敢抬头,怕看老师,甚至一想到老师,我的脸就会不由自主地变红。我又担心被同学发现,所以只能低着头。我感到很苦恼,我该怎么办?”青春期是一个情感敏感期,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同学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感困惑。一般说来,我们都比较关注异性交往的话题,是不是又一个“恋师之情”?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了解到,她开始是怕见一位年轻的男教师,慢慢地发展为惧见所有的老师。而实际根源出在这位男教师身上。女孩告诉我,他是一位大学毕业刚分配来校的外语教…  相似文献   

2.
吴权 《科学24小时》2004,(12):35-36
心理咨询室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每当一个难题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是会不断重复以下的自问自答:“以我的能力,能应付眼前的困难吗?”“我行吗?”“我可以完成吗?”,或者是“这件事值得我这么努力吗?”“我这么做合算吗?”然而每次我总是这样回答自己:“我完成不了”,“我恐怕不行”……老师,说实话我觉得自己不比别的同学笨,能力也不比别的同学差,但是事实是无论在学习或其他方面,我总是比其他同学差一截。比如说,在今年的夏令营活动时,有一个寻宝游戏,同学们都满载而归,只有我两手空空。我总是认为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会完不成;每一次的考试…  相似文献   

3.
神秘的报纸     
“余老师,我要是觉得那很有趣,为什么不能去试试呢?”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地同物理老师辩解。 “怎么?你认为站在卢沟桥上往永定河里吐唾沫很有趣吗?还有,可以解释你头上的大包是怎么回事吗?”余老师翻翻眼皮并不理会我那可怜的反驳:“这个学期你给我惹的麻烦够了,听着,蔡钊,要是再有这么一次,我就要请示送你去慢班。”她停了一下:“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我当然知道,那意味着我将成为差班的孩子,意味着  相似文献   

4.
观摩课     
今天下午,我们班上了一节怪无聊的语文课。上午,苗老师就告诉我们,她刚接到通知,下午学校领导要来听她的课。当时,她还“幽”了一“默”:“丑媳妇第一次见公婆,自然要慎重对待口罗!可是———”她话题一转,“新课我还没准备,只好煲剩饭了,就讲《春》吧!”讲《春》?昨天不是才讲过吗?真没劲!下午预备铃一响,十多个西装革履、面容严肃的领导及老师就走了进来。顿时,教室里的气氛显得异乎寻常的肃穆。苗老师随后到,带几分不自然却强作镇定地大声问:“同学们,心里紧张吗?”“不紧张!”一些同学装模作样地吼道。———真的…  相似文献   

5.
当你身陷困境时,你会向你周围的人发出求援信号吗?你有多大把握能得到他人广泛、及时而有效的帮助? 这些“他人”都包括谁?正是以上几点构成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核心。所谓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指的是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来自他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一个完备的支持系统包括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里、老师、上下级、合作伙伴等等,还包括由陌生人组成的各种社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6.
在某学校,那天吃中饭的时候,天正下着雨。牛冠男没带伞,就快速跑着去食堂,冲进门口时,另一班的申纪青同学刚端着饭菜出来。由于牛冠男的速度很快,两人手臂擦着了,申纪青的饭菜“当”地一声全落在了地上。“你怎么搞的?长眼不?”申纪青责问道。“我又不是故意的。”牛冠男回答说。也许是这次考试没考好,也许是课堂上问题没回答好而遭到同学暗笑,申纪青想寻找出气的地方,他提高了嗓门:“你不是故意的,难道是我故意的?”“我赔你就是了。”牛冠男说。“赔?你赔得起吗?”申纪青脱口而出。这显然是一句极富有侮辱性和挑衅性的话,牛冠男无名之火顿…  相似文献   

7.
心理咨询室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一学生,近来遇到一件烦恼的事,令我坐立不安。进入新的学校已经一个学期了,期间还进行了7天的军训,同学之间都已经比较熟悉。同学们在一起常有说有笑,非常开心。可我不知为什么,总插不上话,有时我想让大家开心,说几句俏皮话,不但没人笑,反而弄得大家都很尴尬。我担心这样发展下去,会被同学们看作“另类”。我真的很想与他们一起享受轻松、快乐和融洽的学习氛围。老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教教我吗?独行者“独行者”: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无法融入群体生活,不被同伴接纳,确实是件令人难受的事,但绝不是一件不可改变…  相似文献   

8.
穿越玉米地     
期中考试结束后,有些同学在随笔中这样写道:“老师,我想好好学习,想把自己的成绩提高,可总也提不上去,你能给我指条路吗?”这样的问题确实令人困惑,脚下的路有千万条,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到底适合你的是哪一条呢?沉思后,我细细分析了这些同学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困惑正是大多数同学的困惑。在这些问题中,不难发现:同学们并没有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失去信心,而且有些原本没有学习兴趣、没有信心的同学却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与帮助下建立了自信。自信是学习中重要的内在动力。记得在开学时有些同学因为自己的入学成绩不理想或基础差,曾一度愁…  相似文献   

9.
“人际交往技巧团体训练小组”第一次活动,在“1分钟介绍自己”时,我听到一个响亮而单调的声音:本人叫俊,来自高一(5)班,家住本市中心区,家中有爸爸和妈妈。我平时酷爱电脑,号称“网络大虾”,平时极少与人交往,几乎没有朋友,自称“独行侠”。我寻声望去,这个叫俊的男孩,身材不高,皮肤白皙,有着一双可爱的大眼睛。他说话时像个机器人,双眼低垂,脸部毫无表情,一字一句仿佛从录音机中播放出来。“为什么他始终低垂着双眼?他怕跟大家进行眼神的交流吗?”在作完个人介绍之后,我要求每位同学说说:“你认识了几个成员”,有人说:5人、7人,最多的记住…  相似文献   

10.
<正>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我们每天都会和许多人发生联系,不免会被对方的言行所影响,尤其是那些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的人。“爸妈总是提起成绩优异的表姐,是觉得我不够好吗?”“我自认为表现不错,但老师没有选我当班干部,是不喜欢我吗?”“同桌今天讲话语气不好,是我哪里惹到他了吗?”……在将他人的言行与自己联系起来后,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前不久的一天下午快放学时,我们班的一位女生突然发现书包里的120元钱被偷了,立即报告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迅速赶到教室里,让全班学生留下来进行查问。在查问无果的情况下,班主任让我们同桌同学互相搜查对方的书包和身体。同学们虽然都不愿这样做,但慑于班主任的威严,又不敢不互相搜身。请问,班主任老师这样做对吗?这种行为是否属于违法的性质?学生张林张林同学:学生的钱财被人偷了,当然要及时予以查清,但实施“查清”行为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和法律的规定。而从你来信所说的情况看,班主任老师的做法显然是不妥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  相似文献   

12.
你厌学了吗     
正小娇一直是班里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她很是反常:想到上学,想到做作业,想到同学和老师,她就感到很累,并且焦虑、害怕、恐惧和烦躁的心理也相继出现,她觉得自己是厌学了,同时家长也发现了她的反常,于是带小娇前来咨询。小娇是不是真的厌学了呢?  相似文献   

13.
鸡蛋会跳舞,你一定是第一次听说。如果我将这件事说出来,大家不要以为我的智商有障碍,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你和我一起参加一次以老师为主的实验,你一定会无话可说。上自然课了,老师捧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袋子,笑容满面地走上讲台。同学们好奇地看着老师,有些同学在交头接耳,有些同学在小声嘀咕,有的睁大了眼睛,心里似乎都有一个疑问,今天要做什么实验呢?  相似文献   

14.
玲玲前一晚复习功课睡得迟了,晨起时匆匆赶着去学校,因为怕迟到,连早饭也没来得及吃。第三节课下课后,她想上洗手间,站起时突然觉得一阵头晕、恶心、眼前发黑,随即全身无力,晕倒在地。同学发现她面色苍白,手脚发凉,赶紧去报告老师,才知道玲玲晕厥了。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是个农村娃,为考大学付出了很多心血。1999年我如愿以偿地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在校期间,我虽然有些顽皮,但学习还是努力的,成绩也不算太差。没有想到的是,不久前,学校以我学习成绩不好、违反校规谈恋爱并经常滋事为由,勒令我退学。我气愤不已,虽找校方交涉多次,可校方就是不愿改正。出于无奈,我想到法院告母校。请问,法院会受理我的起诉吗?董某同学:你对勒令退学处理的决定不服,想到法院起诉,这涉及行政诉讼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第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  相似文献   

16.
正寒冷的冬天里,有一个可以取暖的物品,这大概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了!你还害怕寒风凛冽时不敢出门吗?有了暖宝宝,你就什么都不用怕了。暖宝宝的结构成分有哪些?它的发热原理到底是什么?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本《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的第一节“原电池”中介绍的原电池原理,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问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你学习好吗?你聪明吗?”,不管这个孩子学习是否真的好,是否真的聪明,你得到的答案通常为“学习好!聪明!”。但是当这个孩子长大、进入小学之后,你再问他相同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将会有所变化。如果是一名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他通常很谦虚地回答:“还可以”;而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儿童则通常避免回答这类问题。在这个年龄阶段之后,很少会有儿童“不谦虚”地说自己“学习好!聪明!”。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幼儿园孩子不懂谦虚和对自己认识  相似文献   

18.
编辑叔叔、阿姨:不久前,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过16周岁生日,邀请了同班的一些同学到酒店庆祝,在酒店饱餐了一顿。下午上学时,这些同学跌跌撞撞地到了课堂,有的同学脸色苍白,头痛发烧,有的同学不但吐了,还满身是烟味。经班主任追问得知,他们10个人喝了两瓶白酒、一箱啤酒,抽了三包香烟。班主任老师严厉批评了他们的这种不文明行为。我想,这些同学固然不对,但酒店也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请问,经营者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吗?国家在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读者俞志民俞志民同学…  相似文献   

19.
<正>“老师,我想找您聊聊。”午休时间,班里的一个女同学找我谈心。其实两年前我就从校长那里知道了她,她曾经因情绪问题拒绝来学校。复学后,她来到我的班级里,所以我一直默默关注着她。我们来到学校操场,一边漫步,一边聊天。“老师,最近我有点emo了……”她顿了顿,“老师,你知道emo是什么意思吗?”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阳光下,不同的孩子,却说出相同的话——一连三天,都有学生跟我说:他们emo了……  相似文献   

20.
一日,回家,恰遇女儿与她的同学正在屋内,叽叽喳喳,谈兴正浓。我不便打搅,只打了一下招呼,例行地问了女儿一二件事便到了另外一个房间。想看点书,叵耐天光似亮不亮,开灯吧又有些浪费,便倒了一杯茶,深深地坐到沙发里,啜起了茶。片刻,突然想到,女儿的这个女同学,比她大一岁,又经常一路去学校,想到该生的一言一行有可能影响女儿的学习、观念及价值观,便想对这位女孩叨叨上几句,又怕造次,犹豫再三,还是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