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蚁群算法的网格资源分配与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格环境下的资源分配与调度是一个NP难问题,蚂蚁算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算法.文章提出了改进的蚁群算法.该算法采用伪随机比例规则,不仅在网格计算资源完成任务后进行信息素的整体更新,还要求预分配网格计算资源时进行信息素的局部更新.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快速,有效,负载更均衡的算法.  相似文献   

2.
网格环境下的资源分配与调度是一个NP难问题,蚂蚁算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算法.文章提出了改进的蚁群算法.该算法采用伪随机比例规则,不仅在网格计算资源完成任务后进行信息素的整体更新,还要求预分配网格计算资源时进行信息素的局部更新.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快速,有效,负载更均衡的算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大似然比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检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随着天线阵的规模呈指数级增加,提出一种计算复杂度较优的MIMO检测算法.采用基于对数似然比的排序QR分解技术将信道矩阵分解为正交矩阵与上三角矩阵,相应地修改信号的发射顺序,降低错误判断引起的错误传播效应;为传统人工蚁群优化算法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引入负信息素概念,有效地控制系统的拥塞;根据优化路径的距离积累了信息素.该方法设计了基于负信息素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增加MIMO系统的拥塞控制能力,考虑信道的衰落本性,基于路径的距离积累信息素.为了测试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多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误码率性能优于其他智能优化算法,且对于64×64等大规模天线阵,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随天线规模增长较小.  相似文献   

4.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受限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平衡的路由思想,即不仅考虑了路径通信能耗,而且考虑了传感器节点剩余能量以及负载等情况,从多角度节能和延长整个网络的寿命.提出一种智能蚁群算法,求解该能量平衡路由问题.该算法中,若蚂蚁走过的当前路径比以往最佳路径更优,则加强当前路径信息素,并用当前路径取代最佳路径,否则减弱当前路径信息素.对路径的信息素采取不挥发策略,以减少路径信息素差异,增加解的多样性.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增强型蚁群算法容易出现早熟和停滞现象的缺陷,提出一种多信息素的蚁群算法(MPAS),并以TSPLIB的数据为例对该算法进行实验测试.MPAS算法将信息素分为局部和全局两种不同的信息素,在搜索过程中,对局部和全局信息素采用不同的更新策略和动态的路径选择概率,使得在搜索的中后期能更有效地发现全局最优解.在中大型问题上MPAS算法有着更好的发现最优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主蚁群算法的认知网络多约束QoS路由算法,该算法主要解决认知网络中具有多个参数约束的QoS路由优化问题。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本算法主要从信息素浓度初始化、信息素挥发因子调整、信息素更新规则、状态转移规则四方面改进,在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能够有效的解决认知网络所面临多约束QoS路由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势场蚁群算法的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算法改进问题.结合蚁群算法的全局性与人工势场的确定性优势,提出一种势场蚁群算法.即在基本蚁群算法迭代初期,通过人工势场法影响蚂蚁的信息素量,从而提升寻找最优路径的效率.基于栅格模型,设计了算法的执行步骤.此外,分析了不同的信息素启发因子和信息素挥发系数对算法路径长度、迭代次数和收敛速度的影响.最后仿真验证了该算法优于基本蚁群算法,也得出了信息素启发因子参数选择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影响并行蚁群算法性能的诸多因素,以提高算法效率减少通信量为主旨,提出了1种基于超顶点交流策略的并行蚁群算法.在该算法中,处理机之间交流的内容不再是最优解或信息素矩阵,而是由若干个顶点组合成的超顶点,从而改变了计算粒度;其次,又提出了1种更忠实于真实蚁群信息系统的基于信息素递减的信息素更新方法,减少了最优解对蚂蚁后选择路径上信息素的影响.通过对TSP进行的实验表明,与其他交流策略的并行蚁群算法相比,该算法有较强的全局收敛性和更快的寻优速度.  相似文献   

9.
蚁群算法是一种优秀的启发式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容易出现收敛时间过长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该算法通过在信息素挥发系数上增加一个收敛函数,加快了收敛速度;通过信息素增量与优秀路径选择相结合,引导算法收敛到最优路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蚁群算法求解流水车间调度问题(FSP)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为避免误差较大,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IAACA).该算法融合最大最小蚂蚁系统的思想,改进了蚂蚁信息素挥发方式,在搜索初期,信息素挥发系数从较大的值呈线性递减趋势,利于算法跳出局部最优,在迭代后期,信息素挥发系数减小为较小的值,有利于精细寻优.对基准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蚁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Ant colony algorithms comprise a novel category o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problems, especially for sequencing-type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 adaptive ant colony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tackle continuous-space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a new objective-function-based heuristic pheromone assignment approach for pheromone update to filtrate solution candidates. Global optimal solutions can be reached more rapidly by self-adjusting the path searching behaviors of the ants according to objective valu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a basic ant colony algorithm and a Square Quadratic Programming approach in solving two benchmark problems with multiple extrem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ere grea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2.
为保持所求得的多目标优化问题Pareto最优解的多样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蚁群算法。选择策略采用多信息素权重,信息素更新结合了局部信息素更新与全局信息素更新。其中,全局信息素更新采用了两个最好解。此外,通过在外部设置外部集来存储Pareto解,并将改进的算法应用在双目标TSP上。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比NSGA-II和SPEA2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类分析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蚁群算法由于采用分布式并行处理和正反馈机制,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并且在解决多种NP难问题中取得了成功.将信息素扩散模型引入到蚁群聚类算法中,通过设计新的信息素更新机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素扩散的蚁群聚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聚类效果上比基本的蚁群聚类算法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蚁群优化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是一种新颖的仿生进化类算法,适用于求解各种复杂组合优化问题。当前该研究方法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本文针对传统的蚁群算法容易出现早熟和停滞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蚂蚁算法,对传统的蚁群算法中的信息素参数进行动态的自适应调整,并选取几个典型TSP问题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具有更好的搜索全局最优解的能力以及更好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影响并行蚁群算法性能的诸多因素,以提高算法效率减少通信量为主旨,提出了1种基于超顶点交流策略的并行蚁群算法.在该算法中,处理机之间交流的内容不再是最优解或信息素矩阵,而是由若干个顶点组合成的超顶点,从而改变了计算粒度;其次,又提出了1种更忠实于真实蚁群信息系统的基于信息素递减的信息素更新方法,减少了最优解对蚂蚁后选择路径上信息素的影响.通过对TSP进行的实验表明,与其他交流策略的并行蚁群算法相比,该算法有较强的全局收敛性和更快的寻优速度.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的副本选择策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两种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融合算法的副本选择策略,利用遗传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初始化蚂蚁算法中的信息素分布,利用蚂蚁算法选择最优副本,即解决了遗传算法求解效率低的问题,又解决了蚂蚁算法初期信息素匮乏问题。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基于融合算法的副本选择策略在整个网格环境下和在单个站点都能有效减少作业运行时间,提高副本选择的速度,提高了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7.
混合自适应蚁群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已有蚁群算法在复杂问题应用中寻优前期信息素匮乏、收敛速度慢的不足,通过引入信息权重因子和信息量均衡算子对蚁群的选择概率和信息素浓度进行自适应调节,提出了混合自适应蚁群算法。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寻优速度和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增加了解的多样性,减小了陷入局部极值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The pheromone based positive feedback approach of ant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i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of discrete problem, so as to accomplish the optimization of each allele. It ensures stable converge of the algorithm into global optimum. The optimal cutting problem is studied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novel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in the optimization of discrete problem.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矩形排料的板材利用率并节约求解时间,提出了非等值初始量蚁群算法,并应用于矩形优化排料问题。在蚁群算法初始信息素量赋值过程中引入矩形面积和长宽比因素以增大各矩形初始信息素的差别,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同时对传统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更新规则作适当改变,以便于信息素快速更新,缩短求解时间。采用改进的最低水平线法作为排料方法,能充分利用已产生的闲置区域,减少板材浪费。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与传统蚁群算法和其他几种典型算法相比,本文算法能进一步提高板材利用率,且求解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