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历程中,宋代涌现出许多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政府制定的较为合理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的,从人事管理角度对这些制度作了初步探讨,并得出结论认为:政府通过采取民间征召、门荫补授、官员推荐、考试录用、临时差遣等较为完善和灵活的人事选拔任用制度,为天文机构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政府在对天文机构人员的考核升迁中比较注重官吏的实际技能,采用技能考核制度、技术成果评定制度等办法来决定官吏的升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官吏在其位不谋其政、因循腐败的弊端;优厚的俸禄吸引和鼓励了官吏们投身于天文研究工作;健全的致仕制度保证了天文机构内研究人员队伍的不断更新和天文机构运转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与天文教育 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机构和天文教育的形成、壮大、发展,展示了在天象观测记录、历法编制、仪象制造、民间天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中国古代天文机构和天文教育对外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及时获得天象信息,历代内廷中多设有相关的天文人员,以备皇帝咨询.唐宋时期此类人员多隶属于翰林院,在唐代主要为天文类的翰林待诏,宋代则称翰林天文.由唐入宋,翰林院中的天文官在名称、选任等方面皆发生了较大变化.唐代的天文类翰林待诏多从僧、道等民间人士中选拔,且可出任外朝各级职官,宋代的翰林天文则多由外朝司天监(太史局)中的艺业优秀者出任,其选任和管理体现出专业化和外朝化等趋势.诸般变化与唐宋之际天文管理政策的调整、天文官群体整体地位的降低以及天文观念的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尽管世界各国、各地区会因为在法律制度、产权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导致很难在利益和制度层面上利用别国经验,但在形式和技术层面,却可以加以吸收借鉴.为此,本文通过梳理和研究美国、韩国、加拿大、丹麦、日本等国家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发现这些国家的政府在其中扮演主体角色,十分重视农民组织的作用,注重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并且拥有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外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浅谈民营企业的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企业要"常青",必须为企业注入新鲜的学业.包括人员和思想.但,在开展培训中却存在培训意识薄弱、参训人员缺乏针对性、参训人员缺乏稳定性和培训内容重技能轻知识、心态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要从思想上着手,增强培训意识;建立公平、公开、信任的职业生涯制度,稳定员工队伍;完善培训内容,注重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去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北魏政权对汉文化采取积极吸收方针,设置天文机构,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使用,积极收集、整理天文资料,兴建天文台,制造天文仪器,因此,北魏的天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浑仪、李兰秤漏、天象厅成为天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城镇化过程中耕地承包权的流转和退出存在流转形式较为单一、过份依靠政府行为、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法律制度不完善,对耕地承包权私权性质认识不足,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和集体组织作用缺失是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探索多元化耕地流转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和基层集体组织建设等途径使河南耕地承包权有序流转和退出,维护农户合法权益,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福利社区化缘起于单靠政府已无法满足公民越来越多元化的福利需求,它也是中国推进社会保障改革的现实选择.中国大陆在福利社区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向是:理清社区福利服务的概念、性质、内容、范围,还社区福利服务以本来面目;建立政府主导,决策和执行分离的社区福利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社区福利经纪人”制度;大力培育社区福利服务专业机构和队伍.  相似文献   

9.
公路企业是一类特殊的国有企业,它提供公共产品、具有双重目标和一定垄断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治理问题不同于普通企业:在管理机构、人员产生机制、权责分配、薪酬激励和经理选拔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公路企业的治理问题,应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制衡机制,设计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以及加强经理选拔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人性自利自为的深刻认识和对吏治重要性的认识,韩非在选拔官吏、考核官吏、监督官吏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以法治吏理论。其以法治吏的思想在今天对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宋学者徐积一生积极用世,身后却被赐谥处士。宋代类似赐处士号的数量明显增加,不少致仕官员与任学官者也被认定为隐士,体现出唐宋问隐逸文化的深刻变化。它表明宋廷开始改造传统隐逸文化内涵,实质是将隐逸文化的不合作内涵替换以合作,这是一种被隐逸,可称之为“赐隐”,是宋以下集权化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12.
在五代宋初,募兵制度的盛行、文官制度尚未确立的背景之下,武人专政迭起,社会各个阶层的身份发生了迅速的变化,特别是社会中下层身份的人群可以通过这一动荡时期的途径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属性,成为社会垂直流动大幅度加快下的受益者。文章对于五代宋初的武将群体的出身环境、个人所具备的才能和他们得以成为武将的流动途径进行分析,希望把当时各阶层出身武将的流动过程以动态的角度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一些优秀的女性作家,比如汉魏六朝的诸位女诗人和宋代的李清照,她们以女性独特的视角透视着整个社会生活,并将它们绘制在文学创作中,或欢快地恋爱,或悲吟着思念,或感喟现实离乱,或抒女子情怀,或豪气万千,或才华横溢,从而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4.
现存北宋初期笔记小说中有关五代十国君臣形象的记载较多,其中君王形象可以大致分为雄勇谋略型、节俭勤政型、骄奢淫逸型、风流才子型;官吏形象可以大致分为风流放旷型、质直多才型、韬光避世型、英勇善战型。君臣关系也可以大致分为君明臣贤和睦型、君臣享乐和谐型、君疑臣忌紧张型。这些德行性格或同或异的君臣形象是兵燹频生而又浮华精彩的五代十国时期的一道特殊风景。  相似文献   

15.
监察建设是我国古代各封建王朝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历朝历代都非常注重对监察制度的建设。北宋承五代十国之乱象,尤其重视对地方监察系统的建设。路,作为一级监察区在北宋的监察体系中举足轻重。主要研究了北宋监察思想的形成,路一级监察系统的概况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孝经》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十三经注疏》中所收《孝经注疏》是唐宋时代官方为统一作为意识形态的经学思想,君臣共同合作努力,历经200多年最后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护丧之制由来已久,朝廷通常为某些官贵指定护丧官员,以示特别的荣宠。护丧者的职级与逝者生前的身份地位是紧密相连的。北魏护丧制度承袭汉晋,凸显出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身份等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唐宋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科举制的演变、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的产生等,而这些变化对唐宋时期学校的兴废,宋代学田制的产生,理学思想对书院兴盛的作用等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唐朝学校教育发展到宋朝,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官学教育的内容上、蒙学教材的编写上、书院制度的发展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自1127年徽钦二帝被掳、北方大好河山被女真人占领起,南宋朝廷上下收复失地、报君父之仇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因势力悬殊,打败金朝、收复失地一直是个梦想。在南宋中期,乘金朝衰弱,北方蒙古兴起之机,南宋蒙古结盟,消灭金朝政权。这一政策的出台,实属迫不得已,南宋政权内部的争议、金朝的不当措施、蒙古的强大武力,让南宋作出了这一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调查法,对宋元时期宁波绘画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宋元时期宁波画作的收藏现状,提出了对绘画古籍的保护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