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混合制冷剂沸腾传热模型及经验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工质的传热系数非常低,采用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可以大大提高了其沸腾传热系数,本文建立了混合制冷工质在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外沸腾传热过程的模型,并推导了其沸腾传热膜系数的经验关联方程,在实验范围内,该经验方程与实验数据的最大偏差不超过13.8%,平均偏差小于4.97%《  相似文献   

2.
对自制的多孔性金属薄层的泡核沸腾传热特性进行研究.试验采用单管沸腾装置,管内使水沸腾汽化,管外用电加热.在试验的温差下,多孔覆盖层表面的沸腾传热膜系数为光滑表面的2.22倍,泡核沸腾起始温差从3.9℃降至2.1℃.作者还分析了多孔覆盖层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的机理,并提出沸腾传热膜系数与温差关联式.  相似文献   

3.
首次利用极限偏心圆管形成的弦月形通道在液氮池中进行了两相流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热流密度达到9kW/m^2时,弦月形通道内的传热温差仅为1.1K,传热性能达到了目前一致公认的沸腾传热系数最高的烧结多孔表面管的同等水平,而其制造工艺、生产成本和运行操作等方面却大大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高通量换热器研制及在大型石化装置中的节能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烧结型表面多孔高通量换热管及其换热器.以乙醇为介质评价了表面多孔换热管的沸腾传热性能.研究表明,表面多孔换热管强化传热效果显著,在酒精中的传热效果是光管的8.7~12.1倍.以1.8 g/L CaSO4盐溶液为介质经240 h阻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表面多孔换热管具有良好的抗垢性能,在溶盐中多孔管沸腾传热系数始终大于光管的沸腾传热系数.工业化应用考核表明,采用该烧结型表面多孔换热管设计制造的高通量换热器,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相关流程装置的产能,而且可以明显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5.
采用强化传热因子、临界循环量和临界结垢浓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烧结型白铜多孔管与白铜光滑管在NaCl溶液中的传热与结垢特性。建立了多孔管在NaCl溶液沸腾传热过程中气泡努塞尔数与气泡雷诺数、普兰特数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联式。结果表明:与光滑管相比,烧结型多孔管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都能明显提高其沸腾传热系数,最大可达到3.3倍。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只要低于临界结垢质量分数,多孔管都具有抗垢性能。该关联式与实际情况相符,能较好地预测多孔管在NaCl溶液中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三种强化表面管束池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光滑表面管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强化表面管束池沸腾相对于光滑表面管束的强化传热效果,#2多孔表面管束(凹穴密度较大)最好,#l多孔表面管束次之,T型肋表面管束第三.  相似文献   

7.
多孔表面池式沸腾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电化学腐蚀法加工的多孔表面管的池式沸腾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这种加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在管子内外表面皆可加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沸腾所需的温差可以降低为光滑管的 1/2.4—1/4.5,根据实验数据求出单位面积上的汽化核心数n与温差△A关系式中的系数B和指数m,它们可以用来判断多孔表面的特性.对加工方法堤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汽泡生成状态对沸腾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常规沸腾下的汽泡生成状态对沸腾传热强弱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诱发传热表面上汽泡的成核可使沸腾换热强化,相反,沸腾传热减弱.  相似文献   

9.
多孔表面涂层管强化传热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表面多孔管制备工艺及传热性能测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试验数据的计算处理与某些常数的拟合确定,并用壁温测试法检验沸腾温差半经验公式,综合分析沸腾传热强化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以烧结法制备铜表面多孔层的工艺过程,并以丙酮作为介质,测试了所制备的多孔表面强化管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表面多孔管显著地强化了沸腾给热.以0.074~0.046mm紫铜粉和R粉的复合粉烧结多孔管为例,当热通量为2.00×104~6.85×104kJ/(m2·h),沸腾给热系数可达2.23×104~5.28×104kJ/(m2·h·℃),比普通光滑管提高8~24倍;总传热系数可达3800~6236kJ/(m2·h·℃),比普通光滑管提高0.7~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