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栗茶间作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茶树的纯茶园和栗茶间作茶园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茶园小气候因子(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栗茶间作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栗茶间作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  相似文献   

2.
单作茶园与间作茶园茶树的光合效能和蒸腾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对绿色植物来说,光合能力强弱是产量高低重要标志,茶树亦不例外。本文经计算得到夏季间作茶园茶树光合能力比单作茶园提高4.6%,因而间作茶园产量也高于单作茶园。茶树的蒸腾量直接影响茶叶品质,蒸腾量大,茶树含水量少,叶片易老化,茶的品质较差;反之,茶树含水率高,叶片持嫩性强,茶的品质较高,本文计算得南林大实习林场夏季单作茶园茶树日蒸腾量比间作茶园高23.54%,这是间作茶园品质好于单作茶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单作茶园与间作茶园茶树的光合效能与蒸腾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绿色植物来说,光合能力强弱是产量高低重要标志,茶树亦不例外。本文经计算到夏季间作茶园茶树光合能力比单作茶园提高4.6%,因而间作茶园产理也高于单作茶园,茶树的蒸腾量直接影响茶叶品质,蒸腾量大,茶树含量少,叶片易老化,茶的品质较差,反之,茶树含水率高,叶片持嫩性强,茶的品质较高,本文计算得南林大学习林场夏季单作茶园茶树日蒸腾量比间作茶园高23.54%,这是间作茶园品质好于单作茶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产茶园是指茶树生长时间长。茶树机能衰退的老茶园,以及种植年限虽然不长,但因各种原因致使茶树衰退的茶园。通常表现为茶叶产量低,品质低下,经济效益不高,所以又称为三低茶园。这类茶园在我县分布广,面积大,是导致我县茶叶单产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改造,以改变茶园面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山东省生态绿茶产地的小气候特征,选取山东省日照市某茶厂所属的生态茶园与普通茶园,对其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茶园相比,生态茶园在夏季、秋季的太阳辐射强度分别降低124.19,58.60W/m^2;地表温度分别降低2.78,2.40℃;气温降低1.3,1.0℃;1.5m高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在四个季节比普通茶园分别高出1.86,6.44,7.71,5.70个百分点;风速分别降低0.39,0.27,0.20,0.12m/s。由此表明:生态茶园系统具有缓温降热、提高空气湿度、降低风速等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小气候条件,从根本上改善茶树的生态环境,为茶叶的生态高产提供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一件茶籽化石道出了几千万年前的茶乡故事,一杯黔茶散发着来自生态茶园的信息。贵州是我国茶叶的四大原产地之一,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茶区,这里空气清新、水质纯净,云雾缭绕、土壤肥沃,绝佳的生态环境为茶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虽说"佳境出好茶,梵净茶更香",如何能让黔茶飘香四海,让贵州茶叶的品质更上一层楼,仍需探索创新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园普遍存在土壤有机碳含量低等问题,这对茶叶产量品质造成极大影响.施加秸秆可提高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包括有机碳内在难降解性、黏土矿物的化学保护和土壤团聚体的物理保护作用以及生物作用等.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有机碳自身的分子结构性质、土壤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等.施加秸秆提高茶园土壤有机碳主要途径有秸秆自身作为碳源、促进茶树生长、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以及改良土壤结构和改善土壤化学性质等.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所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对近四十年气象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发现皖东荼区的热量、水分和光照等农业气候条件均有明显的变化(如冬季变暖、夏季变凉、生长期延长、春荼开采期提前、降水量增多、蒸发量减少、湿度增大、光照减弱等)。农业气候的这一变化趋势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是有利的。建议充分利用农业气候的有利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皖东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9.
茶园土壤镁含量对茶树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是茶树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作为叶绿素的组分和辅助酶的活动,参与茶树的代谢,对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茶园土壤中镁以矿物态、非交换态、交换态和水溶态存在,能够被茶树吸收的有效镁是交换态和水溶态镁.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因为土壤母质、施肥、pH等不同而差别很大.湖南茶园土壤的有效镁含量平均值为0~15cm土层,38.4mg/kg;15~30cm土层,36.1mg/kg;30~45cm土层,32.0mg/kg.  相似文献   

10.
土壤-茶树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叶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已经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茶园土壤是茶叶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对近年来重金属在茶园土壤和茶树中的积累特征、形态分布、迁移转化规律、影响因素、健康效应以及风险评价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茶园土壤-茶树系统中重金属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茶园设置塑料大棚双层覆膜、3层覆膜、3层膜并电热线加温等3个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比较了茶园小气候、茶树生长、光合特性、茶叶内含成分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层次覆盖明显提高了茶园日平均气温、地温和相对湿度,虽光照降低,但晴天茶树净光合速率是对照的2.46~2.84倍; 茶叶新梢长度、百芽质量和芽密度均显著增加,1芽1叶茶芽采摘期比对照提前10~21 d; 3种处理茶鲜叶产量分别提高80%、96%、176%。生化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均有显著差异,双层覆膜处理的茶叶酚氨比达到高档绿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早衰茶树是在茶树幼年期约束进入成年期的过程中受人为和自然因子的影响而表现出生长衰老的茶树。形成茶树早衰的主要因子有地力贫瘠,冬干,春旱,强度采摘,缺肥少管以及人为干涉等。运用深耕熟化,平衡施肥,行间覆草、茶行间作,地采摘等措施可改善茶园地体,地面及树体的生态条件,使茶园养成良好的宜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固始县茶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本区平均气温与江南、华南茶区相比偏低,年降水量处于国内茶区中等水平,导致茶园春季开园迟,轮采次数少,单产量低和品质优的特点,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与茶树生长需求基本相符;区内茶园海拔较低,西部茶园坡度稍大,但开发成梯地的形式,有利于水土保持;茶区的黄棕...  相似文献   

14.
荞麦菜中黄酮类物质和维生素等含量较籽粒均有显著提高,其营养价值增加,药用功效增强,有利于开发新型保健食品。荞麦菜的产量、品质及生长受栽培基质、密度、温度、光照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就荞麦菜营养药用价值和最佳栽培方法及栽培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宁强县是中国最北边缘茶区,也是中国古老茶区,是名优绿茶的优质产区。本文从宁强县域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几个方面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和茶叶内含物的积累,以及宁强名优绿茶品质的形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以板栗-银杏-茶(CGT)、板栗-茶(CT)、纯茶(T)种植模式下的茶树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茶树光合特性、茶芽性状及茶叶化学成分,分析了影响茶芽性状和化学成分的主要光合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内茶树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与T模式相比,GCT、CT模式内茶树净光合速率、茶芽长、茶芽密度、百芽质量及产量均有所下降,但茶叶水浸出物、咖啡因、氨基酸含量增加,仅茶多酚含量降低,可见茶园间种银杏或板栗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光合因子中对茶芽性状及茶叶化学成分影响最大的是蒸腾速率,其次是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最小的是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2018—2020年武夷山市2个试验点茶园小气候和不同采摘期肉桂鲜叶品质数据,结果表明,连续3年春茶生长期间气温高,降水量少,导致春茶生育进度均较历年同期快,石源垄茶园水、热组合更有利于优质肉桂茶叶生长;春茶肉桂鲜叶品质不同采摘期、茶园、年份呈现明显不同变化;从综合影响春茶肉桂鲜叶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来看,除水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陕西省汉阴县茶园土壤硒含量及茶叶硒富集能力.分别采集了陕西省汉阴县典型茶园茶叶及对应土壤样品,并分别采集了茶树不同部位茶叶样品,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研究茶叶硒富集能力及硒主要分布部位.结果表明,陕西省汉阴龙井长叶茶硒含量高于龙井43号茶,春茶略高于秋茶;茶叶硒富集能力强于其他农作物;硒含量在茶树的分布部位由高到低为毛尖、第一叶、老叶、第二叶、茎.  相似文献   

19.
茶园建设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汉中茶区地处中高山地带,茶园受冻害的儿率较大。茶树预防冻害应抓好基地建设,推广抗寒性强的茶树良种,改变茶树种植方式和加强茶园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用薄膜的颜色不同,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也不同,因而对作物的生长及杂草、病虫害、地温的影响也就不一样。根据农作物的不同要求,选用适当颜色的农膜覆盖栽培,可达到增产增收和改善品质的目的。蓝色膜主要特点是保温性能好,透光率在弱光照条件下高于普通膜,在强光照条件下低于普通膜。用于水稻覆盖育秧,茁壮很多,成秧率高,秧苗移栽后返青快,分英率也强。用于蔬菜。棉花、花生、土豆、草萄等作物覆盖栽培,都可获得明显的增产和增质效果。黑色膜主要特点是透光率低,能抑制杂草生长,保水性能好,但增温性不如普通膜。在杂草严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