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现在,用动物治疗心理疾病在世界上已成为一门公认的科学。不少国家都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这些试验证明家里养有猫、狗这样的动物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些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来说,接触动物往往比和成人交流要轻松,而训练有素、温顺、忠诚的狗狗们可以赢得孩子们的好感和信任,更成为了动物医疗师的首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植物中表达农用医用动物基因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对动物基因在植物中的整合、转录和表达作了回顾,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大千世界中,人类的气功有颇多神秘之处,而我们的动物朋友是否也会发“气功”呢?科学家经过潜心研究后,欣喜地发现,动物大家族中确实不乏“气功师”。  相似文献   

4.
除人类之外,其它物种究竟有否发明创造能力?这始终是动物学家们感兴趣的一大课题。 难道地球上只有人类才拥有发明创造的能力、惟有人类才具备荣获发明创造奖的资格?一种有创造力的思维真的需要像市场上流行的那种绉绉巴巴的汗衫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咖啡因那样会成为时尚?就大家的习癖来说,无论是他,还是她,亦或它,是否又都需要或反对如非得将咖啡因盛在杯子里来品尝呢? 每天每天,我们身边都充斥着革新和创造发明。每个人都受惠于汽车的发明,但为什么人类还在孜孜不倦地探求更为简便快捷的运输工具?如果将全球性的发明创造物累积起来,为什么人类仅仅突出和偏爱自己的发明家爱迪生,而健忘了诸如猴子、乌类、鱼类等的发明创造之贡献呢?这显然太欠公平!  相似文献   

5.
1997年2月27日,英国权威杂志《NATURE》(自然)上刊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由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胚胎学家维尔穆特博士率领的科研小组,用无性繁殖(克隆)技术,成功地复制了一头芬兰多赛特绵羊—多利。消息一公诸于世,引起全球的轰动。上至国家总统要员,下至普通百姓,不论是生物学家、医学家,还是伦理学家,都在议论“多利”,众说不一。多利的产生,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震撼?因为多利的诞生,使经由高等动物的体细胞无性繁殖成一个动物,从不可能变成完全有可能。众所周知,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生命延续,都要经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很多动物不同程度地都具有使用一侧肢体的偏好性。动物为什么会有这种偏爱性呢?是否它们和人类一样,也具有不同的左右半脑分工?  相似文献   

7.
野生动物的季节性集群迁徙活动一直是科学家最想解开的谜题之一。动物为什么要迁徙?是何种因素触发了动物的迁徙运动?面对数百甚至数千千米的迁徙路程,动物是如何定向,又是如何准确、及时地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迁徙途中,它们在何处停留,在那里又会发生什么情况……科学家目前正着手解答其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可以这么断言,没有人能不生病,动物也会生病,像驾车的马、耕田的牛、家中的宠物——小狗、小猫、小兔、乌龟等,都会生病,所以现在许多地方都有专业的宠物医院。但是,你知道吗?自然界还有“不生病”的动物呢!  相似文献   

9.
徐新明 《科学之友》2007,(19):48-49
动物的自我意识 动物们在照镜子时会从中看到什么?过去,人们或许只会回答“看到了其他动物”。然而研究发现,它们会自我观察。以前它们经常会将映照在镜子中的自己的神态误认为是伙伴,并会向镜中的自己问候、行礼、求爱、恐吓或干脆对其不予理睬。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感情有父母的慈爱、朋友的友爱、男女相恋的情爱,以及大众奉献的爱心,等等,这些都是高级动物所独有的精神活动。那么,除了人以外,其他的动物具备这种爱吗?从社会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动物之爱的本质是由遗传的利己基因所决定的利他行动。应该说动物的爱是在物种淘汰、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的。为此,动物之爱不能以人类的感情标准来衡量,因为一些行为对人类而言可能意味着绝情绝义,但对动物而言恰恰表示了一种爱意。那么动物又是怎样示爱的呢?与人类的爱有什么异同呢?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动物产生畸形和变异。比如:你可曾见过两个脑袋的大土蛇同时各吃一只老鼠?可曾见过兔子的耳朵大得像少年张开的双臂?又可曾见过两个脑袋、四只眼睛、三只耳朵的小牛?还见过一个大头、两只鼻子、三只眼睛的约克夏矮种白猪?甚至还有连体龟蛋、双头海龟、多腿青蛙或无腿青蛙以及白色鳄鱼等等。看到这些畸形变异动物,肯定会让人吃惊不小。人们不仅会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动物的畸形和变异呢?根据大批生物学、自然学、遗传学专家们的研究,导致动物畸形和变异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  相似文献   

12.
卓然 《自然与人》2009,(5):52-55
想了解某地的社会文明程度.就看他们是怎样与动物相处的,也包括他们饲养的猪或牛。是只把动物当作赚钱的工具,还是视它们为有情感、应善待的生灵?  相似文献   

13.
看过了人的尿结晶,初步结论是植物类食品的尿结晶比肉食的要漂亮,那动物呢,是不是食草的动物尿结晶会更漂亮?可惜我家除了有几只蚊子,从不喂养宠物。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是人类诞生以来最古老、最骄傲的特征之一。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便充当起世界改造者的角色。但是,动物们呢——它们有创造力吗?它们有自己的文化吗?为什么动物要努力地改变其身处的环境?科学家发现了这种创造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每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类感知外界事物的重要器官。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眼睛,也许从表面看起来,动物的眼睛没有人类那样明亮,但其视觉却比人类更复杂。  相似文献   

16.
出于生存和生殖的需要,每一种动物都没办法避免成为另一种动物的食物.那么,当动物遭遇个头比它们大、行动比它们迅速的凶猛天敌时,它们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在动物世界中,有几种动物拥有“特异功能”,例如比子弹还快,或比火车头还有力量,或一跳就能越过高耸的建筑物等。  相似文献   

18.
想了解某地的社会文明程度,就看他们是怎样与动物相处的。也包括他们饲养的猪或牛,是只把它们当作自己的赚钱工具,还是视它们为有情感、应善待的生灵?  相似文献   

19.
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鸡鸣狗吠,虎啸猿啼,莺歌燕语,蝉噪虫喧……都是动物的语言。这些语言种类繁多、千差万别。据说鸟类的语言就达二三千种。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面对水族缸里五彩缤纷的热带鱼类时,也许会觉得有些困惑──这些鱼儿为什么具有如此艳丽的色彩?这些颜色有什么作用?仅仅是为了漂亮,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在生物界里,动物们出于各种愿因,几乎具有了我们大脑所能想像、眼睛所能观察的所有色彩。这些色彩的出现,绝不是仅仅为了追求美丽,而是动物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发展起来的严肃的生存策略。那些色彩斑湖,在水族缸里看上去十分醒目的热带鱼类,在它们的老家——一热带浅海的珊瑚礁丛中,却恰恰难以被发现。鱼儿身上鲜艳的红、黄、蓝、白、黑等色彩,以各种条纹、斑块的方式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