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互联网的普及助力大学生创业,而大学生创业团队胜任力是创业团队的基础要素,在此背景下探讨大学生创业团队胜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运用理论回顾与访谈法探析大学生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并从大学生"三自教育"、高校培育、社会支持等方面提出培育建议。  相似文献   

2.
封伟令  梁迎春 《科技信息》2011,(23):I0172-I0173
本研究在文献检索、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并检验了《当代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调查问卷》,以此进行抽样调查,经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信度检验等环节,构建了当代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按权重排序由高到低分别为:①经营管理能力;②服务意识与品格素质;③领导能力;④成就导向;⑤驾驭市场能力;⑥关注客户和重视绩效细节;⑦交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创业主要有自主经营创业、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创业、利用专业知识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和科技园区孵化创业等几种模式。影响其创业模式选择存在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创业胜任力、创业资源和创业风险等因素,大学生创业者在选择创业模式时应综合考虑诸多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许莹 《科技与经济》2015,28(1):91-95
大学生的创业行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在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促进技术创新、改善地区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胜任素质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率是高校及政府均很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江苏地区部分高校的实证研究,利用统计软件SPSS18.0提取并修正创业胜任素质要素,从创业驱动力、创业特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四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模型,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杰  何运 《科技与经济》2012,25(4):81-85
聚焦“大学毕业生成功创业的胜任特质”这一核心问题,运用Timmons的创业过程模型尝试构建创业胜任力通用模型,并针对大学毕业生这一特定群体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在机构统计数据的支撑下对创业胜任力通用模型进行修正,最终识别出大学毕业生成功创业的9项胜任特质,并阐述了研究结论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高等院校创业孵化基地中自主创业的创业者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整理285份有效调研问卷,通过控制创业者年龄、创业年限、创业规模等变量,研究大学生的创业资源对其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引入创业胜任力为中介变量,检验创业资源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创业资源(经营性资源、人力及技术资源、财务资源)对创业绩效(生存绩效、创新发展绩效)影响作用明显;创业胜任力在大学生创业资源与创业绩效间起正向的中介作用.其中创业胜任力在人力及技术资源、运营性资源和创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财务资源和创业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以上检验结论,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河北省创新创业的几点启示和举措,以提升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白延虎  郑颖 《科技资讯》2010,(2):192-192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的现状,结合温州大学商学院开展创业工作的情况,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一些方式。  相似文献   

8.
任雪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3):133-134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目前我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随着创业教育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需要,创业教育需要适时地进行转型升级,其中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尤为重要,通过大学生创业的实践使其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提高能力,从而全面推进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开展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注重对创业教育的实践总结,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持;在改革教育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及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等方面为创业教育提供必要条件;要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形式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使创业教育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地域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影响展开研究,以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创业环境,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开展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注重对创业教育的实践总结,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持;在改革教育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及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等方面为创业教育提供必要条件;要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形式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使创业教育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茂革,大学生扩招后就业难趋势明显,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进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开展建设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现状具有章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在理论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内在规定性,两者都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本文主要剖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究通过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平台和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师资体系,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措施,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4.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业承载着时代精神、引领着时代潮流,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迎面而来。一些高校和学者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提高创业意愿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还在探索,因而研究影响创业意愿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研究领导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于191个大学生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领导能力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在领导能力与创业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创业社会支持在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该结论对于高校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实践有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环节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分析,得出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点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未来就业市场和创业的生力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是切实保障就业创业体制机制顺利运行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正逐步开展,发展势头迅猛,但仍然停留在以引进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创业基础教育上,既不完全符合国情,又更需要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和创新。以沈阳师范大学科信软件学院本科生作为研究主体,从学生生涯发展的视角,对IT类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以创业生态系统相关概念、特征、运行机制和控制等内容为研究切入点,构建动态创业生态系统模型。以两阶段的动态创业生态系统模型为基础,分析模型各构成要素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界定各构成要素主体在不同阶段起到的不同引导和刺激作用,旨在对国内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依托创业教育,从建设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社团活动、占领创业网络舆论阵地等方面努力,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进而在实践中深刻理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王彭  吴昭  严建雯 《科技信息》2013,(18):75-75
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社会认知理论在创业领域的新应用对创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高校校园创业环境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在校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创业主力军,研究其创业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创业的探索,推进大学生的创业进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途径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促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9.
叶榆枫  程梅  于岚  王强 《科技资讯》2012,(11):244-244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其在创业活动中凸显出强烈的优越性,其劣势也不断地暴露,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难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将从创业意愿视角,以"重庆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为依据,透视大学生在创业意愿层面存在的问题和对创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田静  王树进 《科技资讯》2014,(9):247-250
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对在校大学生和近年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进行了问卷设计与调查。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意愿高于在校生;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创业教育、家庭创业支持等环境因素,而毕业后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其所在单位类型、工作部门等因素更为密切;在意愿的强烈程度上,就业的毕业生有更强的创业意愿。根据理论分析与调查结果,本文提出强化创业扶持政策的设计与宣传、对在校生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等对策建议、拓宽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