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分别对2000年、2004年两年和2008年第1期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15种高校学报(共计181期)做了统计分析:载文5 523篇,其中基金资助的论文3 361篇,占60.85%;引文52 671条,篇均9.54条,单篇论文引文最多的42条.2000年以来,15种高校学报中有7种缩短刊期,其余8种或由16开改为大16开(A4),或增加页码.2000年、2004年两年和2008年第1期的《中国科学》A、B、C、D辑,共计64期,载文821篇,其中基金资助的论文797篇,占97.08%;引文24 467条,篇均29.80条,单篇论文引文最多的79条.2008年从第1期起,《中国科学》A、B、C、D辑已全部改为月刊.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西北学报》这一西北大学早期创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的办刊宗旨、刊载的主要文章和编辑出版模式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西北学报》刊登了一些有关研究开发西北的文章,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国防等。结论《西北学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大学创办的一份学术刊物,以开发西北为其主要办刊宗旨,提出开发西北的重要性,并探讨了西北独特的自然地理及文化特质,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性建议。这些对于研究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的自然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拓展了研究西北人文地理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发生了巨大改变。学报编辑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快速检测和识别抄袭论文,减少学术不端论文在学报刊发。准确选择审稿专家、提高审稿质量和审稿速度。通过网络查询与检索本学科的高被引作者,有目的的向作者约稿组稿、准确核查、编辑、校对论文参考文献,有效地提高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廓清中国数学史在高校的起源。方法原始文献调研与考证。结果主要分析1915年至1948年间《清华学报》在中国数学史、西学东渐史等方面的研究成就,特别认定叶企孙在《清华学报》第2卷第2期发表的《考正商功》等文为我国发表最早的一批中英文数学史论文。结论认为这些论文均为相关科学史分支学科的奠基之作,对促使民初科学史学科走出"私研"局限及科学史学科的社会化、建制化或制度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将其作为中学与西学、人文与科学之间的一座桥梁并融入大学通识教育,亦具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23)
谈及我国最早的科学共同体,就是建立于1568年的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据资料记载,它是由徐春甫等发起和创办的,医会的成员多为聚集在京都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医,先后入会者达46人。医会的宗旨在于探讨医药学术,要求会员深入研究《内经》、《伤寒论》及四家学术之奥秘,相互切磋提高医疗技术;讲求医德修养,戒循私谋利,会员间真诚相待,团结互助,患难相济。医会提出22项会款作为对会员 相似文献
7.
《热力学·统计物理》(汪志诚编)(第一版)[1]书中第80页有一例题:以T、p为状态参量,求理想气体的焓、熵和吉布斯函数。作者认为教材中所给解答,由于积分上下限的不明确导致积分常数的混淆,易给读者带来物理概念的模糊和计算结果的错误。该教材第二版也未见... 相似文献
8.
李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23(2):37-40
注释语言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尤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汉魏注释材料为基础,从收词、义项、书证三方面对目前最具权威的《汉语大词典》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波兰《哥白尼索引》( Index Copernicus)2004~2011年收录中国高校学报情况以及评价结果,为我国高校学报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哥白尼索引》数据库收录期刊一览表以及逐年评价指标(Index Copernicus Value简称ICV)作为统计数据来源,以被收录的高校学报作为检索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哥白尼索引》2004~2011年11月底累计收录中国期刊557种,其中大陆地区540种、香港地区11种、台湾地区6种;活跃期刊455种,非活跃期刊102种;其中高校学报158种,114种高校学报属于活跃期刊,44种高校学报属于非活跃期刊或者待评估期刊。结论〓根据逐年ICV评价结果,我国期刊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但是整体质量偏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中国期刊入选IC数据库的世界100强期刊之列。 相似文献
10.
李绍群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23(3):11-12
文章通过比较《中国现代汉语》、《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三家对语气问题的分析,认为三家的研究对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对句类的划分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与大后方的学人相比,沦陷区一批保持民族气节、潜心向学的科学工作者,除生活困苦之外,还面临生命危险等更为严重的压力。秉志与刘咸、杨孝述等中国科学社核心成员,在沦陷区上海克服各种困难维持中国科学社社务,继续发刊《科学》、《科学画报》,坚持明复图书馆的开放,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平台,记载了科学进步的历程,保存了中国科学发展的火种;千方百计坚持科学研究,并关注后辈学人的成长,为战后中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深知科学在抗战中的作用,毅然走出书斋,以自己之所长,通过《科学》、《科学画报》、《申报》等媒介发表言论,宣扬科学抗战报国、抗战救国、抗战建国。他们的对敌斗争与抗战期间的所作所为,与真枪实弹的正面战场、敌后游击战、沦陷区的谍报战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壮丽画卷,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不畏强敌的崇高情怀与情操,是名副其实的另一种抗战。 相似文献
12.
13.
湖北贝母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周光来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39-41
以湖北贝母鳞茎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BA NAA、6-BA IBA都能产生愈伤,其中以MS 1.0mg/L6-BA 2.0mg/LNAA为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外植体用10%的84消毒液消毒20min效果较好;最适培养温度为20℃;光照在诱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准噶尔山楂色素的条件,通过方差分析确定纯化条件。结果表明:X-5树脂吸附和解吸附效果较好,最佳吸附条件是树脂柱径高比1:15、流速3 mL/min、pH3.0、色素液浓度1 g/L;以95%乙醇做洗脱剂、pH2.0、流速5mL/min、3倍于柱床体积的洗脱剂条件下解吸附效果最佳。制取的色素产品外观呈紫红色,色价为28.43。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x Ent模型的小黄花茶在中国的适生区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稀植物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 Y.K.Li)在自然分布区内数量缩减,存在濒临灭绝的风险.为分析当前气候环境条件下小黄花茶的潜在适宜分布区,本研究运用最大熵(MaxEnt)生态位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对小黄花茶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探讨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四川泸州、宜宾,贵州遵义,云南昭通、昆明以及重庆江津、綦江是小黄花茶的高度适生区(适生指数0.54),黔、川、渝交界处是其核心分布地.刀切法(Jackknife)检测结果表明,影响小黄花茶分布区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最热季平均气温(Bio10)、最热季降水量(Bio18)以及最冷季降水量(Bio19),累计贡献率高达90.8%.适生区环境因子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最热月最高气温为22.5~27.5℃,最热季平均气温为11.1~18.0℃,最湿月降水量为290~500mm,最热季降水量为4.4~6.6mm,最冷季降水量为16.7~24.8mm,海拔为450~1 000m,坡向在-40°~190°范围内,而坡度在20°~64°之间是小黄花茶最适宜生长的生态位参数.本次研究预测了小黄花茶适生区,除已知报道的三处自然分布区外,预测结果显示可能还存在尚未发现的小黄花茶生长地,有待进行实地勘测. 相似文献
16.
1999~ 2 0 0 2年对广西永福县和临桂县两个罗汉果主产区进行 1999年以来罗汉果的土壤肥力状况与罗汉果产量和品质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罗汉果产区土壤全氮、全钾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6 5 g/ kg、17.9g/ kg、 89mg/ kg,属中等水平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 .4 5 g/ kg和 3.4 mg/ kg,属偏低水平。罗汉果的产量平均为 5 782 5 .0个 / hm2 ,单株产果量平均为 12 .9个 ;罗汉果鲜果的水溶性糖总量平均 6 .5 1% ,罗汉果鲜果的维生素 C含量平均 36 2 1.6 mg/ kg。罗汉果产量与土壤全氮、土壤全磷成正相关 (Sig. <0 .0 5 )。在罗汉果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比例一定的情况下 ,水溶性糖总量与有机肥施用量成正相关。因子分析表明 ,影响罗汉果生产的主要因子有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全钾的含量 ,其次土壤水分和土壤速效钾含量 ,有机肥料施用量 ,水溶性糖总量、维生素 C、土壤酸碱度等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 ,优化肥料配比等 ,对改善罗汉果的营养状况及提高罗汉果产量 ,改善罗汉果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