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豆,又称黄豆,古时称菽。中国的大豆历史悠久,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等。大豆拥有丰富植物蛋白,口感软糯入口佳,蕴含多种人体所需物质。你知道吗?大豆之味大豆产于中国,早在5000年以前开始栽培,从商周到秦汉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是人们的重要食粮之一。先秦时大豆主要作为一般百姓的粮食,称为"豆饭",有时也以大豆叶作蔬菜,也有将大豆用作饲料的。  相似文献   

2.
黄河断流与西部调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黄河断流及其发展趋势黄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流域面积795万km2,占全国的8%。根据1919~1975年的资料统计,黄河花园口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为470亿m3,还原后,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59亿m3,加上花园口以下支流径流量21亿m3,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亿m3。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453亿m3,其中与河川径流重复计算量305亿m3。因此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728亿m3(表1)。表1 黄河天然年径流地区分布区  间控制面积平均径流量km2%m3%径流深兰…  相似文献   

3.
台湾经济的初期开发是指十七世纪以前大约二千多年的历史时期内,祖国大陆的汉族人民带着内地的先进生产方式东渡台湾,和台湾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台湾社会经济的过程。台湾经济开发的历史,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而产生了一个特点,这就是台湾经济开发的历史就是高山族人民和大陆内地迁台的汉族人民共同开发的历史。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发祥于黄河流域,延着漫长的历史逐步向南方  相似文献   

4.
蟹蛛在农、林害虫的捕食性天敌中是一个不小的类群,其中有些种对水稻、玉米、棉花及大豆等作物的害虫在一定时期内起着有效地控制作用;有的种也是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之有效天敌。关于我国黄河流域的蟹蛛区系,Simon(1895)、Saito(1936)及Schenkel(1936—1963)曾有过零星报导。解放后,王风振等(1963)在《中国蜘蛛名录》中记有黄河流域的蟹蛛24种。  相似文献   

5.
大豆种子的储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学习国内外大豆储藏理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身多年来储藏工作中的实验经验,论述了大豆种子的储藏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采用1961—2000年黄河流域97个气象站点的系列资料,在分析黄河流域降水空间变化格局的基础上,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函数,对黄河流域近40 a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分析,揭示了黄河流域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降水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并确定了各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既受天气系统的制约,又受地形等地理环境的影响,造成明显的地区性差异;黄河流域年降水和各季节降水均存在8~12 a左右时间尺度的多少交替,表现出明显的周期特征,其次4~6 a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特征也较明显,夏季降水和年降水变化趋势具有较大相似性,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特征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吻合,说明夏季降水较大程度地控制着年降水。小波分析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可展现降水时间序列的精细结构,为分析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短期气候预测等节水关键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夏大豆是我省热量充足地区适宜复种的主要传统经济作物。90年代以前,因大豆产量和价格低而一度被视为养地和倒茬作物。进入90年代,随着农产品向优质高效方向转变,大豆自身价值的体现,以及大豆栽培简易且对土壤具养用双重作用,大豆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我省夏播...  相似文献   

8.
漫话大豆     
大豆是我国最古老的作物,古人在五谷中的稻、黍、稷、麦、菽的“菽”,就是大豆。根据史料记载,它的栽培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大豆不论栽培面积和总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大豆与丝、茶曾经是我国三大出口物资。全世界一致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保障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利用,在系统地研究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预测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探讨了多目标规划的水资源配置规则及优化配置的方法.通过研究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水平的调控手段,提出了21世纪黄河流域水资源再生性科学对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指出水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人水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立足“十四五”规划,谋划和实施了重大科技项目,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总结了黄河流域研究脉络和主题演变,旨在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研究课题提供“源头智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环境科学、水资源等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方面广泛认可;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等是黄河流域的中坚研究力量;我国有关黄河流域的研究做到了上游和中下游同步推进且布局合理;“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为此提出以水资源保护为主,优化生态、人居和经济等生产要素配比并行的方式,精准化推进流域、区域内外竞合空间协同,探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查阅国内文献,针对大豆根潜蝇的田间调查、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及防治指标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我国大豆根潜蝇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张晶  李娜 《科学观察》2024,(1):39-53
[目的/意义]揭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明确当前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研究领域的优势和不足,科学描述未来研究重点及总体布局,最终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辅以科学知识图谱工具,对WOS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2000-2022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结论](1)英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攀升状态,中文文献年度发文量呈波动式平稳状态;(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研究的中坚研究机构,穆兴民、高鹏和冉大川是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作者;(3)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WOS数据库中的研究主题分别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现状、诱因及治理对策研究和黄河流域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及其黄河发育演化规律研究,CNKI数据库中的研究主题分别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策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工程及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研究。未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研究重点应集中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完善水沙...  相似文献   

13.
木本黄豆     
木本黄豆又叫灌木黄豆,是湖南省通道县湖南神通应用技术研究所用大豆与小灌木杂交育成的一个多年生大豆新品种。它既是食用豆科植物,又是庭院绿化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木本黄豆在我国南北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4.
科学解析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机理,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成为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时代“一带一路”与黄河流域国家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实施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科学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文梳理黄河流域人地系统面临主要问题,解析黄土高原“三生”空间演化及其耦合特征,探讨人地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提出了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研究范式和“土”字样带。通过黄河流域人地系统智能化模拟、高质量发展情景分析,揭示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结构功能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阐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的关键因子及其驱动机制,为全面构建黄河流域资源能源节约与集约利用技术体系,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流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黄河流域开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黄河流域开发为例,分析了流域开发的因素,探讨了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着重分析了黄河流域开发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黄河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结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当今水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提出了保护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是进行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的重要基础,但它却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地区和县域2个空间层次上对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探讨,获得4个主要结论.其一,黄河流域经济空间"东重西轻"、经济重心偏东.其二,黄河流域经济活动沿干流及渭河、汾河等主要支流集聚,构成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的主要轴线.其三,黄河流域经济空间总体上是一个多极多元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并在向着"点-轴-圈"结构模式演化.其四,黄河流域内经济空间呈现出有规律的3个梯度面,即由东向西递减的梯度面,由干流或主要支流沿岸向两边递减的梯度面,由济南、郑州、太原、兰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向周围递减的梯度面.这些研究结论为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揭示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规律提供了经验事实.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20,(4):78-84
科技创新对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9—2018年黄河流域9个省级样本,测算并分析了影响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要素,发现:在样本考察期间,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共享发展、绿色发展作用强,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支撑力低。同时,万人国内专利申请数及科技财政支出比例均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万人R&D全时当量及R&D投入强度影响均显著为负。由此,需要坚持绿色发展、多样化资金投入、优化人才环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地带和生态屏障,也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现状、促进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稳步提升对于推动沿黄各省区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中系统梳理了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特征,基于影响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的关键要素识别,结合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经济社会承载、资源承载、环境容纳3个维度出发,选取了24项基础指标,构建了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运用,测算出2015—2019年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指数及各分项维度指数,并对沿黄各省区和流域整体的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构建、新旧动能转换、生态修复治理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黄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研究.对LANDSAT TM图像进行解译判读,建立了反映黄河流域20世纪90年代末期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情况的110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数据库.对旱地的信息进行分层提取,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对旱地分布的生态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黄河流域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是非常必要的.根据黄河流域旱耕地分布的坡度大小与水土流失情况,提出了退耕压力分级方案,依照退耕压力大小来确定退耕的区域以及先后顺序,为定性定量研究黄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