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喻竞 《科技信息》2010,(9):174-174,137
能力具有创造性,弄清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结构,对于建设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积极指导作用,为建立科学、严格的考评制度,解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及访谈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结构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研究,初步建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结构由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裁判工作能力、体育保健能力7个维度及属下17个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要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具有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分析21世纪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体育能力培养,将加大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扩大了他们施展专业能力的空间。本文从社会体育人才角度,阐述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育应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进行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发展学生体育能力方面的现状,概述了高校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高校应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高校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教育应以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为核心,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建构高校的体育教育;体育课程应体现综合性;以及评价领域的改革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实现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的目标体系而实施、传播的与身心健康直接相关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精神文化现象,具有时代性、动态性、民族性和互动性特征,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教育中起着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活动习惯,促进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不断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完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该评价体系能充分发挥功能,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提出的要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在师范类学校工作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标准的建立、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应用分析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构建了科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数学模型.本文研究结果对建立海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科能力差距很大,针对这一现象,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综合分析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信息能力概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信息能力结构进行了阐述,然后,提出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信息能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杨晖 《科技信息》2009,(36):206-207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能从事本专业需要,适应体育专业特点的教学综合能力。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苏省部分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学生教学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对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现状.对能力培养的目标规格、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方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借鉴发达国家对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势的体育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跨学科教育的视角,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调查分析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以及体育专业学生对跨学科教育的认识,总结影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因素。旨在推进跨学科教育在体育学科的发展,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整体较差,跨学科学习意识淡薄,跨学科教育师资匮乏,跨学科教育研究平台缺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从国家政策、学校就业引导、自身就业认识三个方面对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识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显示:体育教育专业在校生的就业意识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就业意识薄弱,低年级的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最为明显;大学生理想化职业与现实差距大,参与择业关注度和兴趣不高,自身综合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今后学生在就业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西省8所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信息素养是推动体育教学科学化、信息化发展的前提,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总体水平有待提高.高校必须结合体育专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在信息意识培养、计算机课程教学以及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3.
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体育教师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运用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建构了体育专业教师创新思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并根据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实际,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实施通才+专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着手,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应实施以通才教育为基础,通才+专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据此提出实施通才+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形势下高校基础教育改革,教学时数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教学时数发展历程及其原因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当前在足球普修课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时数,以适应基础教学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进行了理论建构,在获得就业能力的理论建构后,据此并参考相关量表,编制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问卷,对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构建了职业形象品质、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基本技能三个维度,26个变量因子的就业能力结构体系,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5的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当前的教育形势,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有必要改革创新,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8.
以宣威市第一中学为实验研究对象,探索普通中学音、体、美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寻求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同类学校的音、体、美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供借鉴的范例。同时,通过基础教育这一实验研究平台,推进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开辟更便捷的实践教学空间,寻求本专业优秀人才选拔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创新艺术、体育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形成高师音、体、美专业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9.
安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专项选修课程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竞争力强的"一专多能型"的体育人才,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专项选修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针对目前我省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科特点决定了高校体育专业的班级管理工作除具有一般班级管理工作的普遍性外,还具有其特殊性。文章从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出发,结合多年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高校体育专业班级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