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托瓦内特·坎贝尔(An-toinette Campbell)家住美国首都华盛顿,房子的东面长有一棵树高超过18米能遮阳的橡树。去年5月,市政工人误锯了那棵橡树,这使坎贝尔女士着实感到震惊,因为她不但失去了一棵橡树,而且她家的账单每月为此要多支出不少。而她所在城市将付出的代价则要比这高得多。这一错误举动除了给坎贝尔带来感情上的伤痛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坎贝尔注意到,自橡树被锯掉后,她家的空调器每天上午要多运行2~3个小时。坎贝尔说:"那棵树关系到我的切身利益。"传统智慧告诉我们,一棵能遮阳的树可以为一户人家每年至少节省80美元的…  相似文献   

2.
到2016年10月13日,意大利科学家塔尤比已经知道自己主导的"扫描金字塔"项目方向正确.那一天,他与自己的团队和一个埃及学团队会晤,他的团队向后者介绍了他们在胡夫金字塔(也称吉萨大金字塔)的北表面发现的一个之前未知的洞室.虽然当时"扫描金字塔"项目才开展了短短12个月,但已经获得了一些有希望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乔治·乌仑贝克(Georege Uhlenbeck),逝世于1988年10月31日;他主要是以电子自旋概念的创始人之一而闻名于世的.这一概念是他与古兹米特(S.A.Goud-smit)密切合作的成果;这一合作曾得到他们在莱顿大学(荷兰)的老师保罗·埃伦菲斯特(Paul Ehrenfest)的鼓励和促进。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的这一概念是  相似文献   

4.
正梅尔文·科恩是索尔克研究所联合创始人,基因调控和免疫系统研究的领导者,他为世人留下了丰厚遗产。梅尔文·科恩(Melvin Cohn)是索尔克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凭借免疫学和基因调控方面的杰出成就而闻名于世。他于2018年10月23日在圣地亚哥去世,享年96岁。索尔克研究所负责人拉斯蒂·盖奇(Rusty Gage)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自成立之日起,科恩就一直与索尔克荣辱与共。他一直是研究所的中流  相似文献   

5.
乐颖毅  范康年 《科学》2008,60(1):53-55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2007年10月10日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埃特尔(G.Ertl),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美国生物化学家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博士于2007年10月26日因呼吸衰竭在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市逝世,享年89岁。他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机制,这不仅为他赢得了诺贝尔奖,而且还引发了一场生物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称号获得者、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特聘教授刘惠春博士,因摔倒伤及脑部医治无效,于2013年10月23日在上海仁济医院不幸英年早逝(他生命的最后九天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终年53岁。刘惠春于1960年3月26日出生在山西太原,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同年,通过层层选拔,他以全国前二十名的优异成绩获得李政道奖学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大学应用物理专刘惠春博士  相似文献   

8.
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投资家、慈善家约翰·邓普顿(John M.Templeton)爵士于2008年7月8日在他曾生活了数十年之久的巴哈马群岛的拿骚与世长辞,享年95岁.他在全球股市积聚了大量财富,先后出资数亿美元来培育人们对其提出的"精神实体"的理解.据邓普顿基金会发言人唐·莱尔(Don Lehr)称,他是因肺炎在拿骚的多克特思医院逝世的.  相似文献   

9.
瑞典皇家学院2005年10月13日宣布,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获得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哈罗德·品特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相似文献   

10.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一颗行星经过恒星前面的现象.该观测结果不但证实际了太阳系以外确实存在行星,还测出了该行星的大小、质量和密度.从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梅厄(Michel Mayor)和他的学生奎洛兹(D.Queloz)于1995年10月6日宣布至少有一个质量为木星一  相似文献   

11.
胡毓达 《自然杂志》2017,39(6):463-466
2017年2月21日,国际著名数理经济学家、1972年度诺贝尔(Nobel)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K.J.Arrow)于美国辞世。谨作此文,以纪念他在社会选择理论,特别是其中将有关数学应用于研究经济学领域发现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2021,66(9):963-964
正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会、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108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于2020年10月26~27日在上海举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论坛采取了线上(网络)和线下(现场)结合的方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等约300人参加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3.
多米尼克·弗朗索瓦·让·阿喇果(Do-minique Francois Jean Arago)于1786年2月26日生于法国南部鲁西永省(包括今东比利牛斯省大部分)埃斯塔热勒,1853年10月2日逝世于巴黎。他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测地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21,66(7):707-708
正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会、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和欧洲科学院的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部承办的第106期"科学与技术论坛"于2020年10月20~21日在上海举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论坛采取了线上(网络)和线下(现场)结合的方式.与会的国外成员来自欧洲科学院、欧洲议会的代表,以及国际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计划(IMBeR)科学指导委员会中的欧洲国家成员.  相似文献   

15.
法国著名细菌遗传学家、基因调控概念的开创者、"解放勋章"获得者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cois Ja-cob)于2013年4月19日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92岁。1965年他与法国微生物学家安德烈·M·利沃夫(Andre M.Lwoff,1902-1994)和法国生化学家雅克·L·莫诺(Jacques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生理学家、医生、诺贝尔奖得主、剑桥大学教授罗伯特·G·爱德华兹(Robert G.Edwards)爵士在与疾病进行了长期的抗争之后,于2013年4月10日在睡眠中安详逝世,享年87岁. 罗伯特·爱德华兹爵士因为给那些不能自然怀孕的夫妇开发出"试管婴儿"技术而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并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于1950年代开始研究受孕问题,1955年起着手研究体外试管受精(IVF)技术,该项研究随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Louise Brown)的降生而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7.
正"建造一座留存永世的桥。"这是徐恭义一直以来的愿望,也是他从业34年的动力。他总说,做桥梁工程,就应该有"留存永世"的信念。多年的辛勤耕耘让这位55岁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季:2018年10月8日他荣获2018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国际成就奖;6月12日他荣获2018年美国约翰·罗布林终身成就奖,这是国际桥梁界个人成就最高奖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斯·贝特(Hans Bethe)于2005年3月6日逝世,享年98岁。他是第一颗原子弹设计工作中的关键人物,他还在恒星如何产生能量的研究中作出过重要贡献。自1935年起,贝特一直在美国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康奈尔大学负责科研工作的副教务长罗伯特·理查森(Robert Richardson)说:“汉斯·贝特是20世纪的一位科学巨匠,他向来受到康奈尔大学同事们的崇敬。”贝特于1906年7月2日出生于斯特拉斯堡,当时为德国的一部分(现属于法国),在完成物理学学业后,他于1933年10月移民到英国以避开纳粹的统治。在曼彻斯特大学和布里斯托…  相似文献   

19.
正(1929—2019)默里·盖尔曼是美国物理学家,因提出夸克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得主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设计的"八重道"给基本粒子世界带来秩序,他还构想了"夸克"的概念来解释这些粒子的结构。他于2019年5月24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塔菲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  相似文献   

20.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10,(12):44-45
<正>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CfA)的天文学家约翰·赫钦拉(John Huchra),今年10月8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莱克星顿的家中因心脏病发作去世,终年61岁,天文学界因此失去了一位"大玩家"和佼佼者。挑战传统星系观赫钦拉博士是一位钟爱望远镜的人,在还是研究生的时候,他曾爬上一台望远镜摸了摸说,"我到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