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大学一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由南京大学和鼓楼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并联合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八所驻鼓楼区高校共同创建,集研发、孵化、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技创业园区。2001年5月,进入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行列。2003年8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的评估验收;同年10月,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由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与南京大学联合发起,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8所地处鼓楼区的高校及有关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共同参与共建,集研发、孵化、技术贸易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于一体的、开放型的科技园区。2001年5月30日,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正式命名为“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学一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2001年5月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由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九所驻区重点大学联合共建。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10,(11):14-15
今年以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紧紧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先进运营理念与发展模式,推动“创业孵化、企业提升、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配套、产学研结合”的园区招商模式,迅速成为蚌埠创新创业的“热土”,吸引了一批以先进制造、电子传感器、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5.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生创业的主阵地。近年来,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探索建设基于专业的三区联动、三方合作的“园区助推型”创业教育,实践基于孵化的三位一体、三元支撑的“园区引导型”创业活动和基于共建的“整体规划、统筹协调、打遣品牌、合作共赢”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发展模式,助推大学生创业与就业。  相似文献   

6.
於晓  金鹏 《杭州科技》2022,(5):20-24
<正>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浙大科技园”)是国家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试点园区之一。浙大科技园遵循科技部、教育部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定位要求,以“服务创新,创新服务”的服务精神和“智汇科创,成就未来”的服务理念,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多维度、综合性、个性化服务政府、高校、中小企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践行“推动高质量科创发展”初心,引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共同富裕战略实施。在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大学科技园的创业苗圃与高校的创业教育息息相关,与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创业素质和创业项目紧密相联,大学科技园与高校创业教育合作互动、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创业苗圃建设。多年来,浙江大学科技园在创业苗圃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大学科技园基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创业苗圃建设模式,积累了经验,并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华东科技》2004,(7):44-4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立志要成为福建“硅谷”的马尾高科技园区创办于1988年8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马尾科技园位于福州开发区境内,园区规划面积9.4平方公里,现已开发面积6.6平方公里。区内风景优美,科技创业氛围十分浓厚。目前,来此创业的高科技企业达96家,  相似文献   

9.
正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02年6月,2003年10月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园区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孵化企业4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园区企业每年上缴税收超过3亿元。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是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孵化培育平台,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及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理事单位,目前孵化场地内注册企业700余家,孵化面积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11,(9):8-8
8月18日,《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未来5年我国拟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人,学生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 规划由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制定,首次在数量上对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创业基地提出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地方大学科技园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大学科技园行列中的第一个地方性大学科技园,也是河北省第一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园区内共有企业48家,其中全资企业10家,参股企业6家,控股企业5家,其他投资企业17家,师生创业企业10家;孵化企业110家,产业集团孵化项目56家,研发中心6家,新建了“燕大科技园卢龙分园”、“燕大港城创业中心”、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就业问题自然成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加大。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盘活优化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有责任也有能力在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健全完善城市功能、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伊始,就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作为园区工作的重点,坚持"政府重视、地校合作、引导大学生创业就业;完善政策、打造平台、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企业、培育产业、带动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方针,努力打造精品大学生创业平台。  相似文献   

13.
在广东省推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专项资助大学生科技创业政策一周年之际,本刊又推出《放飞梦想创想广东》专题,从全省三十多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基地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追踪科技园负责人和园区内的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资金获得者的创业现状,请他们分享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创业心路历程,集中梳理和展现一年来广东省在资助大学生科技创业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给即将创业的大学生们以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推动区域或国家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有效形态,大学科技团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硅谷出现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1999年,教育部与科技部开始推动中国大学科技园事业的发展,并明确指出“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一流大学凸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清华科技团总部园区已初步形成了重视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创新创业的园区环境和园区文化,形成了企业孵化器、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等集群,已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学科技园。目前,在全国设立了6个分园,吸引了400多家企业入驻,申报各种专利近千项,入团企业中既有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如:SUN、GOOGLE等,更多的则是具有极强创新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如:展迅、数码视讯、慧点科技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李志辉  何军 《科技潮》2002,(8):62-63
大学科技园起源于大学,它以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和地域形态为教育与科技、经济相结合寻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体现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教育协调发展的方向。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把蕴藏在高校中的巨大创新潜能释放出来,并聚合起社会各方资源,共同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点击华东     
高校科技发展红红火火 山东省从科技三项经费中拿出500万元,专项支持山东大学科技园建设,重点用于高新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业。 最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烟台大学与烟台市政府,在烟台共建省级“三校科技园”实现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对接。 三校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按市场化模式运作,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孵化,提供各种入园中介服务等。力争跻身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科技园行列。  相似文献   

17.
蓬勃发展中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与科技园区建立.把具有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产业组团定义为大学科技园区.1988年东北大学率先创建了东北大学科技园,以开发我国自主版权软件,建立民族软件产业为宗旨,成立东大软件中心,以软件和信息技术为核心,不断向机电一体化领域的软件和数字化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1992年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批准设立; 1992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校园周围划出120公顷土地建立了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1992年下半年北京大学提出建立北大科技园并于1994年建成面积为2.5万平方米的科技园区,资产达到3亿元,有近150家科技企业入园;1993年清华大学开始建设清华大学科技园区并成立了北京市清华科技园建设指导委员会;1994年8月,南京大学科技园成立并开始建设;1994年底华中理工大学成立了华中理工大学科技工业园,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为一体,实现了孵化和辐射双向功能的新型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宗旨;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又相继有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23所高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区.截至2005年8月,全国已建成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42所.   ……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2月10日,“清华科技园创建15周年庆祝活动”在清华科技园隆重举行。从1994年清华大学正式开始建设科技园至今,经过15年对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清华科技园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理念、运行模式和园区文化,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创业企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严麒 《今日科技》2009,(5):26-26
2009年4月23日,“科技创业在浙江”系列活动——F科技创业创新大讲堂”启动仪式暨第七届紫金创新论坛在浙大科技园会议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此次活动由浙江省科技厅主办,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  相似文献   

20.
启迪科技园(沈阳)分园(原清华科技园(沈阳)分园)是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于2005年12月共同组建的,是启迪科技园在东北地区唯一的分园.启迪科技园(沈阳)分园充分利用大东区政府和启迪股份双方的优势,力将启迪科技园在沈阳辐射园区建成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企业孵化、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基地,促进启迪科技园事业和大东区、沈阳市及辽宁省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