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可 《科技信息》2010,(10):I0246-I0246
在高校非音乐专业中音乐欣赏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明确作为音乐专业核心课程的欣赏课和作为非音乐专业选修课程的欣赏课,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课需要结合普及音乐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流行音乐与音乐欣赏巧妙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音乐欣赏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等特点,才能更加规范性、科学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愿意参与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在原动力便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维持和提高一个人学习积极性的基础。对于初中音乐教学而言亦是如此。音乐教师要想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要想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就必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升入手。学生只有对音乐真的感兴趣,才会真正喜欢上音乐、爱上音乐。该文将就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3.
南霞 《科技咨询导报》2011,(21):226-226
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聆听能力进行了理性思考,从兴趣引路,让学生乐于聆听;体验感受,让学生善于聆听;创造想象,让学生学会聆听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中培养孩子的聆听能力,使我们的孩子有一双音乐的耳朵,让音乐敲响孩子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鲁桦 《科技信息》2013,(16):329-329
形式多样的"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层出不穷,使音乐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但这种充斥着各种知识的音乐课堂却常常使音乐课堂变得杂而不纯,减弱了音乐本身的无穷魅力。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音乐的美,就要把握好音乐课堂的音乐性。音乐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以改革,从而实现音乐教育及人才培养与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音乐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万聪 《科技资讯》2011,(20):194-195
本文从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化入手,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及作者的长期教学实践,提出一节高质量、有理性的音乐课堂,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突出普及音乐教育这个重点,并"把审美教育"贯彻整个音乐课堂,让学生从音乐课堂中感受"音乐文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感悟世界,感受艺术,对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温爱霞 《科技信息》2011,(6):260-260
现在的音乐课堂学生是否喜欢?我们音乐教师是否经常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学生喜欢唱歌,却不喜欢跟着音乐教师学唱歌。这成为我一直在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如何使这种现象得到缓解?我认为:依附学校的音乐文化建设,搞好课外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保持对音乐浓郁的兴趣,从而充实音乐课堂,构建高效音乐课堂,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芳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6):149-150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应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音乐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的生活,学生才能更好地在生活中感悟音乐。音乐教师应该树立音乐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精心提炼,引导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更热爱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音乐学习中,打击乐器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生学习打击乐器,有多方面的益处:可以激发创造力;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注重对打击乐器的运用。作者在文中就打击乐器在小学生音乐课堂上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  相似文献   

9.
低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与热情是其最重要的途径,那么首先要在课堂中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享受美的愉悦,从而对音乐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就要在课堂中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诱发学习音乐的潜能,并迟到人人互劝,全面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心境似“秋水一泓”,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为课堂增添活力,迎来新课程改革的满园春色,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1.
李文静 《创新科技》2014,(16):124-124
音乐课堂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主阵地。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为学生创设了新的教学环境,精选教学方法,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开放、民主、自由地课堂中,个性得到张扬,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赵晓莉 《科技信息》2013,(13):313-313
在教学中以音乐为教学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诱导并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参与课堂设计,提供多样的音乐实践机会,使学生感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积极地参与活动,主动吸纳音乐知识与技能。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应让学生学会聆听。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他们的快乐时,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深刻的思考。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学科,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这不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创设课堂情境,引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使音乐教育的目的明确的从原有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转向素质教育,从注重人的片面发展转向全面发展。要真正实现通过音乐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素质培养,其基本途径是通过音乐课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渔”,以下来谈谈我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四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应让学生学会聆听.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他们的快乐时,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深刻的思考.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给学生“自由”的音乐课堂,通过律动使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从而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养成了很多缺点,任其发展,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教师与学生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所以,我们必须从课堂入手,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从而进行心理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是一项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活动,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的关键。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非常重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语激情,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  相似文献   

19.
黄长美 《科技资讯》2014,(9):198-199
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音乐教育家永恒不变的话题。在网络个体化的当代,本文讨论音乐与学生的个体发展,分析了传统音乐课堂的弊端,并进行了反思。详细地对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生的关系与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晓蕊 《科技信息》2011,(11):194-194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