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WuT3杂交瘤细胞的流加培养,当葡萄糖浓度分别控制在0.2、0.5、1.0和1.5g/L时,葡萄糖的平均比消耗速率分别为1.14×10-11、1.47×10-11、1.78×10-11和2.24×10-11g/(cell.h),乳酸的平均比生成速率分别为6.0×10-12、8.3×10-12、11.6×10-12和16.6×10-12g/(cell.h).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比例分别52%、57%、64%和74%.结果表明,在WuT3细胞的流加培养中,当葡萄糖浓度在0.2~1.5g/L时,葡萄糖浓度越低,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和乳酸的比生成速率越低,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比例越低,从而提高了葡萄糖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实现了杂交瘤细胞的体外无血清低蛋白培养。考察了血清浓度、基础培养基和接种密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在含5%血清培养基、1%血清培养基和无血清低蛋白培养基中适应生长的细胞,μ分别为0.68、0.45、0.44d-1,qGlc分别为13.4×10-9、13.1×10-9、19.2×10-9mmol/(cell·分别为39.4×10-9、44.1×10-9、37.7×10-9mg/(cell·d),YMAb/Xv分别为52.6×10-9、d),qMAb57.8×10-9、54.4×10-9mg/cell,YLac/Glc分别为2.0、1.95、2.0mmol/mmol。无血清培养中葡萄糖代谢途径不变,参与细胞维持代谢的葡萄糖比例增大。血清浓度降低,延迟期变长,最大活细胞密度下降。基础培养基影响细胞的最大活细胞密度,不影响生长速率。无血清培养基中细胞的接种密度选择在0.2×106~0.3×106cells/m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葡萄糖限制的流加培养和批培养中杂交瘤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单抗生成。与批培养相比,流加培养的培养周期长,细胞密度、单抗浓度高。随着葡萄糖浓度的下降,葡萄糖比消耗速率和乳酸比生成速率也下降,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比例从60%~70%下降到0,葡萄糖更多地参与三羧酸循环,提高了葡萄糖的有效利用率和ATP的生成效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加培养方式,实现了杂交瘤细胞在营养物富裕、葡萄糖限制和谷氨酰胺限制3种条件下的拟稳态培养。代谢动力学分析表明:葡萄糖限制时,葡萄糖比消耗速率(qGluc)降低到1.1×10-9mmol/(cell·d),相比营养物富裕时降低了40%以上;乳酸生成量降到最低。谷氨酰胺限制时,谷氨酰胺的最小比消耗速率(qGln)约为0.28×10-9mmol/(cell·d),相比营养物富裕时降低了56%以上;氨的比生成速率降低到0.23×10-9mmol/(cell·d),营养物富裕时为0.93×10-9mmol/(cell·d);丙氨酸的生成降到最低。3种拟稳态下单抗的比生成速率都在29×10-9~37×10-9mg/(cell·d)。本文的流加培养设计方法为快速认识细胞的代谢规律,设计相应的培养基和调控策略,实现细胞高密度和产物高浓度的培养过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流动注射示差动力学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硅和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硅钼杂多酸和磷钼杂多酸能直接氧化Luminol产生化学发光 ,但两种杂多酸在相同条件时的形成速率有明显差异的特性 ,采用流动注射示差动力学分析技术 ,在硅、磷共存时 ,不经分离 ,实现对合成水样中硅和磷的同时测定 .该法测定硅、磷的检出限分别为 3 2× 1 0 -8g/mL和 6 0× 1 0 -8g/mL ;线性范围为 1 0× 1 0 -7~ 1 0× 1 0 -5g/mL和 2 0× 1 0 -7~ 8 0× 1 0 -6g/mL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8%和 3.6% .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乙醇产率,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敲除嗜热厌氧杆菌乳酸支路中的乳酸脱氢酶基因,得到了嗜热厌氧代谢工程菌Δldh突变株.应用葡萄糖、木糖、葡萄糖/木糖混合糖3种碳源,分别对Δldh突变株与野生菌进行分批补料发酵产乙醇的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菌相比,Δldh突变株不仅显著提高了乙醇产率,而且提高了糖的消耗速率;Δldh突变株与野生菌都能以葡萄糖和木糖为基质生长,而与木糖为单一碳源相比,在葡萄糖/木糖共发酵时,木糖消耗速率有所降低;在以葡萄糖为单一碳源时,Δldh突变株的乙醇质量浓度和产率达到最高,分别为25.93 g/L和0.39 g/(L.h).  相似文献   

7.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氯丙嗪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盐酸氯丙嗪的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法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该法测定盐酸氯丙嗪的线性范围为 0~2 0× 10 -6g/mL ,检出限为 1× 10 -8g/mL ;对浓度为 5 0× 10 -7g/mL的盐酸氯丙嗪进行 11次平行测定 ,得到相对标准偏差为 2 5 %.将本法用于盐酸氯丙嗪片剂的分析并与药典规定的标准方法对照 ,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8.
高锰酸钾-甲醛-多巴酚丁胺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多巴酚丁胺与高锰酸钾能够产生微弱化学发光,而甲醛能够大大地增强该发光.在一定条件下,发光强度与多巴酚丁胺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多巴酚丁胺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8 7×10-9g/mL(IUPAC),线性范围为1 0×10-8~1 0×10-6g/mL,对1 0×10-7g/mL多巴酚丁胺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 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葡萄糖、谷氨酰胺浓度下JAL1细胞的生长、糖耗、乳酸及氨的生成、单抗合成等代谢过程及该株细胞的基本代谢规律,同时对该株细胞生长和单抗生产的动力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细胞培养箱中,采用方瓶批量培养杂交瘤细胞,培养条件为pH7.0-7.5,温度37℃,5%CO2。实验表明,在不同浓度葡萄糖、谷氨酰胺的培养液中,细胞的活性细胞密度、总细胞密度、细胞活性上均有不同,相应地,对细胞的最大比生长速率、葡萄糖最大比消耗速率、乳酸最大比生成速率以及单抗最大比合成速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还表明,该株细胞的单抗分泌是属于负生长耦联型的。  相似文献   

10.
在酸性条件下,乳酸依沙吖啶被高锰酸钾氧化,在甲酸增敏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乳酸依沙吖啶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初步讨探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体系对乳酸依沙吖啶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7~3.0×10-5g/mL;检出限(3σ)为3×10-8g/mL;对5.0×10-6g/mL乳酸依沙吖啶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0%.本法用于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中乳酸依沙吖啶的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芹菜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无血清培养中的代谢副产物丙氨酸对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丙氨酸浓度在0~ 8.9mmol/L范围时 ,丙氨酸对细胞生长影响不大 ,对单抗的生成没有直接影响 ,但对细胞代谢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丙氨酸浓度的提高 ,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同时 ,乳酸的生成增加 ,而丙氨酸和氨的生成减少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无血清批培养中乳酸对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当乳酸浓度低于5.3mmol/L时,乳酸对细胞生长和代谢无明显影响,当乳酸浓度在10mmol/L-25mmol/L时,对杂交瘤细胞的生长代谢有弱抑制,当乳酸浓度高于34mmol/L时,对细胞生长代谢有较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人参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人参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的历史,介绍了人参组织和器官的离体培养、胚状体的诱导、毛状根的培养、花药的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培养、细胞的工业化生产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三七悬浮细胞高密度培养生产人参皂甙和多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在摇瓶培养中接种量和各种营养成分对三七悬浮细胞高密度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起始浓度为3.75mmol/L对其细胞培养较佳,接种量对细胞量和产物形成量有一定程度影响,而对细胞倍增数影响更大,在摇瓶培养中采用12层纱布较棉花塞有利于氧代应,进一步考察了培养过程中糖和其它营养成分的补料策略,发现仅添加合适浓度的糖可使干细胞达到35g/L,人参皂甙和多糖分别可高达1.57g/L和5.22g/L;其  相似文献   

16.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胰蛋白酶选择性消化法分离、培养和纯化牦牛乳腺上皮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特征.染色体数目分析表明,细胞核型稳定,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发生转化.牦牛乳腺上皮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染色体组型为2n=60.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日龄的大鼠胎仔为材料,对其生殖巢进行解剖分离,并作形态观察.结果发现随着日龄的增加,生殖巢由长变短,由薄增厚,并在14.5d的生殖巢上发现了明显的性分化.对不同日龄的生殖巢用EDTA-Trypsin在37℃下进行解离,可以得到原始生殖细胞(PGCs),较早日龄的PGCs形态较不规则,有大量的伪足伸出,运动能力较强.随着日龄的增大,PGCs的形态有所变化,椭圆形、圆形居多,并且运动能力亦有所下降.PGCs的体积比一般的体细胞大,细胞核多为圆形,体积硕大,有多个核仁.将消化液处理后的产物进行培养,PGCs一般能在含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悬浮生存一周左右,在此期间也有部分PGCs发生皱缩死亡,大量的体细胞在皿底成纤维化,血细胞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猴胚肾细胞的产量和质量,对生物制品生产中常规使用的四种细胞制备方法进行实验性评价,结果表明热消化法和冷消化法较适合于猴胚肾细胞的制备,冷消化法又优于热消化法,细胞产量高稳定性好,细胞活力强,上述两种方法也适合于幼兔肾和胎猴肺细胞的制备.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载体GT-2在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中悬浮培养草鱼细胞和草鱼出血病病毒。合适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6℃,pH6.8~7.2(生长期),7.2~7.4(接毒后),搅拌转速40 r/min,溶氧(DO)40%空气饱和度。GT-2是一种较适合于草鱼细胞贴壁生长的微载体。细胞密度可达7.4×10~6 Cells/mL,病毒滴度可达8.00。  相似文献   

20.
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上HepG2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细胞附着表面的修饰、细胞接种密度、培养基血清浓度以及更换频率4个方面,并与传统的孔板细胞培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比聚赖氨酸(Polylysine,PLL)、胶原蛋白(Collagen)具有更好的促细胞附着生长能力,1.0×106~2.0×106个/ml为芯片上适宜的细胞接种密度,提高培养基中血清体积分数到20%有利于芯片上细胞的生长,芯片上细胞培养基更换时间间隔应控制在8~16 h之内;经过优化后,芯片上HepG2细胞呈现出与传统孔板中HepG2细胞相同的增殖趋势、增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