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电力系统支路串联谐振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修正节点导纳矩阵模态法的支路串联谐振识别方法。首先,在使用网络矩阵模态法识别节点并联和回路串联谐振点时,发现其对应谐振点重合;经理论分析发现,支路阻抗比越小,对应的回路串联和节点并联谐振点重合度越高。然后,对于支路串联谐振,通过使用添加虚拟支路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回路串联谐振,并利用系统串并联谐振重合的理论,进一步转化为并联谐振识别。最后,通过对三节点系统和IEEE14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谐振识别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给出了串联谐振电路在外加正弦激励信号作用下,电路中的回路电流、电容电压和电感电压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谐振特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机模拟,讨论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分析回路元件参数R、L和C对谐振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给出了串联谐振电路在外加正弦激励信号的作用下,电路中的回路电流、电容电压和电感电压的变化规律。并以其谐振特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由于操作方式不当会造成断路器的断口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的电感构成了串联回路并发生谐振,产生谐振过电压,最终导致电压互感器爆炸。改变操作方法或换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后可以有效防止串联谐振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LRC串联电路为例,引入示波器监测回路中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从荧光屏图象的变化来判断电路是否处于谐振状态。  相似文献   

7.
李景松 《科技资讯》2013,(28):85-85
目前,利用LC并联或串联的谐振回路组成的谐振式开关电源发展非常迅速,该开关电源产生的震荡波为衰减或等幅的正弦波,在减少输出波纹方面表现较大优势.本文对谐振式开关电源进行探讨,以期为谐振式开关电源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松 《科技资讯》2013,(14):104-104,106
文章介绍了一种电压连续可调的脉冲行波管高压电源,该变换器在传统的全桥串联谐振变换器中,增加了4只二极管对回路中谐振电容电压加以箝位,使电路具有良好的脉冲负载适应特性,最后给出了设计参数以及相应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LC并联谐振回路构造简单,但其特性不易理解掌握.本文结合EDA技术,分析回路特性,从典型的应用电路出发,探索谐振回路的巩固性教学方法.EDA技术凭借其方便性、图表曲线的直观性、结果实时性等优点,有效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基于EDA的巩固教学方法避免枯燥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多维感观.电路的分析、计算、结果展现等衔接自如,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0.
工厂电力系统负荷性质决定了对系统功率因数补偿的要求,谐波可能引起系统电容、电感产生谐振,利用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的方法可以避免在主要谐波成分下谐振的发生。本文主要针对电容、电感在谐波条件下的匹配要求、选配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印花机用的一种特殊开关电源的设计 ,即1KW超声波发生器的设计 ,该设计以串联谐振作为主回路 ,并采用了功率因素校正电路 ,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厅堂扩声系统的传声增益问题,设计了一种模拟滤波式声反馈抑制装置.该装置采用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与控制决策,采用LC串联谐振带阻滤波器抑制因声反馈产生的自激振荡,通过由单片机控制的电磁继电器切换LC串联谐振回路中的电感与电容实现中心频率在音频频带内的任意调节.实践证明:该装置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可以有效抑制各种厅堂因声反馈产生的自激振荡.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加突出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征,本文对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作了几点改进.  相似文献   

14.
品质因数是谐振电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文章从RLC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定义出发,给出了一般RLC电路谐振时品质因数的计算方法,即当电路谐振时先计算端口的阻抗或导纳,得到等效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R、L、C参数,然后套用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计算公式即可。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正确。  相似文献   

15.
在无线电技术中广泛地利用谐振电路来选频,各广播电台以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向空间发射自己的讯号,调节收音机中谐振电路的可变电容,可将不同频率的各个电台分别接收,当电容C,电感L,电阻R三类元件同时出现一个电路中时,就会发生一种新现象-谐振,这谐振电路是实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谐振电路主要有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两种,我们讨论以串联谐振电路为主。后面一点讨论并联谐振RLC电路、本篇利用计算机研究求出RLC串联与并联电路谐振状态的品质因数Q的值.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在三相电网内,由于接线的复杂性以及故障和操作形式的多样性,所形成的铁磁谐振回路千差万别,在某些接线条件下,会比较经常地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现象。分析了电网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现象。表现形式和危害性。针对福建省莆田供电区电网的特点并结合调度运行经验,提出了消除运行中出现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东方 《甘肃科技》2010,26(23):79-80,60
列举了交联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缺点,论述了变频串联谐振系统进行高压电力电缆谐振耐压试验的基本原理,并通过采用变频串联谐振系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论证了变频串联谐振方法在交联电缆现场交流耐压中的效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孙中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265-8270
三维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在工作时最理想的状态是初次级回路在发生谐振,然而在实际工作时系统初次级线圈回路的固有谐振频率会偏离系统预设的工作频率,导致系统的传输效率降低。通过对三维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推导出传输效率表达式。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了初次级线圈的失谐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得出初级线圈回路固有谐振频率的变化对系统的传输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DDS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实现调频调幅输出的串联谐振式电源的工作原理,采用可编程器件实现基于DDS的SPWM波及大功率的IPM构成全桥逆变主回路,简化了设计,提高了电压、频率输出精度,缩小了设备的体积.  相似文献   

20.
<正> 利用调谐回路谐振特性而建立的谐振测量法,在测量高频电路参数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图1给出了原理测量线路。测量时通常是利用并联于C端电压表达到极大值的读数来指示谐振状态,但在RLC串联谐振时,电容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Q倍,而此电压在理论上并不是电容两端电压的极值。这一差异将造成低Q线路的测量误差。本文将定量讨论调频,调感,调容三种不同方式来实现电路谐振时,电容(或电感)电压极值与谐振电压的区别,并给出低Q值的典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