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在全息平台上构建迈克尔逊干涉光路,通过干涉图像来显示微小形变,采用Pasco750数据采集器、光传感器来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新的实验方法,测量在不同振动下全息平台的固有频率.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简易的全息光路系统用于光学层析术中获得多方位干涉条纹数据,并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处理系统对扩散热气流干涉图进行了处理和测量。最后重建出了气流中一个截面的温度分布,并在三个点上与热电偶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从视网膜成像原理出发,介绍三维成像的生理基础视差原理,进而探讨目前常见的两类三维显示技术。一类是基于视差原理,利用光的偏振性、分色性等达到三维显示效果的佩戴式立体显示技术和裸眼立体显示技术,这类显示技术能提供一定心理景深,拥有良好的表现力,但与真实的三维空间体仍有较大的差距;另一类是三维非全息显示技术和三维全息显示技术,此类显示技术的技术含量高,成像效果较好,将是未来显示技术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全息也称为全息术、全息照相、全息照相技术,是利用干涉原理,将物光波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其衍射再现,形成与原物体相似的三维图像。全息照相把物光波的强度分布和位相分布都完整的记录下来,也即是记录了物体的全部信息(而普通照相只能记录物光波的强度分布),因此我们把这种照相术称为全息照相术或全息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黑白图象假彩色化的一种光学方法。把经过光栅调制的黑白图象记录于全息干板上,通过适当的显影、定影及漂白处理后,制成光栅调制的位相型编码片。在白光信息处理器上,通过付立叶变换、空间滤波及加滤色片等处理可获得等密度的彩色图象输出。适当地变换空间滤波器、滤色片则能使假彩色像具有不同的颜色,并且能按需要使原图象中某种信息得以突出显示。这种枝术简单易行,在输出面所记录的彩色图象颜色丰富,分辨率高。对电子显微镜照片、眼底照片、X光片的假彩色处理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全息也称为全息术、全息照相、全息照相技术,是利用干涉原理,将物光波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其衍射再现.形成与原物体相似的三维图像.全息照相把物光波的强度分布和位相分布都完整的记录下来,也即是记录了物体的全部信息(而普通照相只能记录物光波的强度分布),因此我们把这种照相术称为全息照相术或全息术.  相似文献   

7.
位于漯河市高新区的河南汇华激光全息彩印有限公司生产的激光全息产品,是利用美国九十年代先进设备及激光全息技术制作而成的,是一种尖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科技产品。该产品具有良好的防伪性和装饰效果,可根据不同要求制作有特定图案和标识的激光全息制品,由于能真实、细致、清晰地记录物体的图像,有高度的一次性和一致性,难以仿造。而且色彩绚丽,立体感和层次感强,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装饰效果,能显著提高商品的品位与形象。该产品可广泛用于券币、证卡、票证的防伪技术处理,以及广告宣传、高级装饰材料、壁画、挂历、新…  相似文献   

8.
对于频率不相同、振动方向平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三点波源(即多点波源)的干涉图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观察到的,一般教科书中也很少讨论.采用G语言程序设计,可以方便地实现其相干的三维仿真图像,且设计思路简洁,显示的仿真图形效果良好.有很好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9.
<正> 一、引言夹层全息干涉法首先是由Nils Abra-mson 授教提出的,同时,他研究了受集中力作用的悬臂梁的离面位移,以及面内刚体位移情况。接着,他又对铣床平台作了模拟实验。著者曾对夹层全息干涉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从平板平动实验开始,做了大量的基本实验,推导出了受力物体的离面位移、面内位移的一般计算公式,同时,又将这一方法应用于焊件、铸件的残余应力测试,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以光学课程教学中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为线索,分析了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讨论了干涉与衍射现象中光程差的问题,指出了光程差的不同是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本质差别.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光的干涉与衍射的知识,深刻理解干涉与衍射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混沌光的一种理想微观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推出了混沌光呸杨氏干涉条纹的强度空间分布及可见度,给出了一幅从微观到宏观的清晰物理图表。  相似文献   

12.
张莉 《河南科技》2012,(5):86-87
<正>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干涉雷达)技术和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D-IN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差分干涉雷达)技术的基础,它涉及侧视雷达系统、雷达波信号处理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标记路由机制的“干涉”问题和最小干涉路由算法有的“震荡”问题,对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多标记最小干涉路由机制算法,它既能解决前者的“干涉“问题,又能解决后者的”震荡“问题.本算法采用集中模式和分布模式来计算相关的参数值和建立相应的LSP,其在线计算和预计算模式既能适应网络需求的变化,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网络的开销.  相似文献   

14.
首次将光纤光镊技术应用于光的波粒二象性演示实验,实现了光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同时演示.基于光学捕获技术,实现了对微粒的三维空间捕获、定位和移动,演示了光的粒子性.基于光束干涉测量技术,实现了对光纤端和捕获粒子表面反射光束干涉信号的记录和检测,演示了光的波动性.该实验装置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集成度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机械设计是较早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领域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设计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三维CAD技术的逐渐成熟,使得利用三位维CAD技术对机械产品进行三维建模仿真和虚拟装配得以实现并取得了优异的效果。本文简单介绍了三维CAD技术及其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应用,使得人们清晰地认识三维CAD技术的优势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运动时间历程测量的积分成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CD图象传感器的线性积分成象特性,将数字图象处理技术与时间积分成象方法结合用于运动时间历程的光测分析.采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只需分别摄取被测物体上的发光标志点在静态下的图象和其在运动状态下的时间积分成象,即可确定该物体在曝光时间内的运动时间历程,并且可以直观地记录下被测物体的运动轨迹.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对测量设备和实验条件的要求也很宽松.  相似文献   

17.
三维测量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工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为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必须对物体进行测量。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主动式的测量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结构光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从三维测量技术开始探讨,对结构光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测量系统中的两个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用计算机对超声多频全息重组成象原理.为了获得较好的图象,我们研究了频带宽度,频率和孔径偏移对点扩展函数曲线的影响.频带增宽、孔径增大对提高图象质量是显然的.在水槽中,对两根金属丝进行了散射波的振幅和相位的测量.并用计算机重组成象和打印输出.  相似文献   

19.
雷达目标航迹仿真是雷达仿真系统中模拟目标回波信号的关键.针对以往目标航迹显示中存在的不直观、不能实时检测目标运动状态等问题,在VisualC 6.0平台上,应用OpenGL技术绘制雷达工作场景和目标三维航迹,动态显示目标运动,通过对目标航迹的交互操作,实现对雷达目标航迹的三维动态仿真.仿真显示结果十分清晰地模拟了目标运动的过程,取得了很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快速印刷制版技术具有复制周期短、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适应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办公自动化的需要等优点。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印刷品也日益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的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