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意外伤害是儿童安全的最大杀手,儿童最容易发生哪些危险?面对危险又该如何防护?然而,儿童多动症却是一种心理性的病症,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倾向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带着你的已知,向着你的未知,请读者跟随我们了解一下儿童意外伤害及多动症。"多动"与"好动"的区别我非常同意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我在这里说的"多动"和"好动"是有区别的。什么区别呢?我在这讲这三点,大家马上能区分什么是"好动",什么是"多动"。好动是有目的性的,比如上课  相似文献   

2.
大理市5岁内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大理市0-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按1991年卫生部妇幼司制定的《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所规定的方法,对大理市辖区内1998年-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表、卡、册收回后进行死因分析。结果:大理市1998年-2003年六年间活产儿32551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567人,死亡率为17.42%。其中意外死亡儿童66人,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11.6%,居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第三住。结论:警示广大市民都要关心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利用各种形式和宣传工具,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们对各种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和急救常识。  相似文献   

3.
新学期开始,学生的第一课应该是什么?"安全课"应是不二之选。稍微关注社会新闻的人便知道,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溺亡、车祸、坠楼、烫伤、触电、器械伤害……有多少孩子因意外伤害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多少孩子在新学期再也看不到自己昔日亲密的伙伴。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有8万余名儿童因伤害而死亡,其中暑假是高发期。在致儿童死亡的原因当中,意外伤害居首位,发生率达16.5%。而安全意识淡薄、自救互救知识匮乏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又与安全教育的关系密切。学校平常的交通、消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大多以"叮咛"的方式零星地进行着,无异于"杯水车薪",对各种意外防不胜防。要知道,流于表面的一般提醒、缺乏实效的安全措施,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国内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减少和规避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2010—2015年发表的534篇儿童意外伤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儿童意外伤害男高于女,家是儿童伤害的多发地,且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与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有关。结论儿童意外伤害的特征明显,影响因素较多,预防与控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以是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溺水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第3位死因,是0~14岁儿童死亡的第1位死因。夏季高温时节,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多发期,了解溺水相关知识,掌握预防、自救与急救的方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邬德利 《科技资讯》2007,(29):172-172
儿童多动症是困扰部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心理疾患.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并归纳出其诊治方法,以期为儿童多动症的研究和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并结合大理学院实际提出合理干预措施,为学校预防意外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了大理学院1~4年级在校学生980名学生,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意外伤害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011年至2012年期间,每年大学生意外伤害平均患病率为48.7%人,其中男性为30.9%,女性为69.1%,不同性别之间运动伤害患病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P=0.00);大学二年级意外伤害患病率48.5%较高,其次为三年级28.8%、四年级15.9%,大学一年级新生患病率6.7%最低;从意外伤害的患病率分析,意外伤害发生较高的前五位类型依次为运动伤害、跌伤、碰撞伤、钝/锐器伤和动物或昆虫咬伤;不同性别之间运动意外伤害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P=0.00);从年级总体意外伤害患病率从大到小顺序前六位依次为运动伤害>跌伤>碰撞伤>钝/锐器伤>动物或昆虫咬伤>烧烫伤;不同年级之间车祸(交通伤)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4,P=0.03)。结论:某高校大学生中意外伤害的患病率较高,应结合学校实际开展预防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皖北地区某中专学校学生意外伤害概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新峰  孙业桓 《科技资讯》2009,(12):209-210
目的了解皖北地区某中专学生的伤害概况,探讨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中专学生意外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伤害概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7.1%,男、女伤害率分别为54.95%与36.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害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季节、地点、生源地、高危行为等。结论皖北地区某中专生伤害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应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措施,有效防制意外伤害的发生,确保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78例婴儿意外伤害的特点,为本市婴儿意外伤害的预防提供建议。方法对78例婴儿意外伤害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伤害类型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R统计环境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月以上月龄的婴儿(P=0.023)和外地户籍家庭的婴儿(P<0.001)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约79.5%的婴儿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P<0.001)。烧/烫伤(28.2%)、异物吸入(28.2%)及交通伤害(17.9%)为最常见的原因(P<0.001)。发生异物吸入的患儿有36.4%(4/11)未在当天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结论监护人在照管婴儿时,不可因婴儿月龄较大而放松警惕。城市和农村家庭都应充分注意预防婴儿意外伤害,而外地户籍者可能更需要加强对婴儿的照管。家中活动时,尤其应警惕热液所致烧/烫伤及喂食相关的异物吸入,后者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10.
儿童家具应符合儿童身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儿童家具设计的一些相关问题。儿童家具有儿童家具的特点,儿童与成人在家具需要上的明显区别就是尺寸,但不仅仅是尺寸。儿童家具要充分保证安全性,避免孩子受到意外伤害;要注意色彩搭配,给孩子良好的视觉感受等等。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家具,让家具真正成为孩子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当一些恶性事件突然发生,当一些重大的火情和险情骤然而至,当你遭遇意外伤害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时候,119、110、120,这几条紧急的“绿色生命线”,总能在危急时刻救危难于水火之中。绿色生命线的畅通关乎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和人生安全。然而城市中一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让119成了新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齐齐哈尔市流动儿童健康服务状况,为医疗卫生服务部门改善流动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1∶1对照研究方法,在齐齐哈尔市北三区随机抽取432名3岁以下儿童,其中男童197人、女童235人,分为0~1岁、1~2岁、2~3岁3个年龄组。采用统一设计的表格对儿童的预防接种、生长发育状况、定期体检情况、营养性疾病、五官保健、意外伤害等儿童健康保健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健康状况不及齐齐哈尔市本地儿童,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结论在该次调查研究中发现,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健康服务状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上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临床上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的各类疾病,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肝肾阴虚的儿童与成人采用六味地黄丸(方)加减使用的方法、治疗儿童弱症及多动症,治疗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肾炎、儿童1—2个月为1疗程,成人7—15d为1疗程、结果 对儿童弱症组有效率达92%、多动症组有效率为83.3%,对成人高立压、糖尿病、肾炎组有效率>95%.结论 六味地黄丸(方)对儿童弱症、多动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糖尿病、肾炎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且汤剂作用远优于丸剂.临床观察长期服用此方的患者,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儿童在家里出现的意外情况,提出了基于蓝牙4.0的家庭儿童智能防护系统,它的应用对象主要是缺乏安全意识的十岁以下儿童。本文主要从系统设计方案、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方面给出了家庭儿童智能防护系统的设计思路,当携带可穿戴设备的儿童进入危险区域(如入户门、窗户等),主控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建立连接,打开超声波传感器,获取儿童离危险区域的距离值,主控设备进行判断,看是否需要关门或关窗,从而达到智能防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你瞎了吗     
在繁荣的市区发生交通意外,两辆小轿车迎面相撞。其中一位司机怒气冲冲大叫∶"你瞎了吗?"另一位司机不甘被辱,反唇相讥∶"谁说的?我不是把你撞个正着吗?"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发生在高校的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给高校管理和稳定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不同原因事故的责任归属进行了划分,建议对无法确定责任归属的事故由学校承担无过错责任;还对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庞欢 《科技信息》2011,(1):I0288-I0288
儿童多动症又叫注意力缺陷障碍,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这类儿童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很难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有人把这种失调比喻为一个交响乐市区协调性及和谐性。国外资料报告患病率约为5%~10%。国内研究也报告,该症状一般在学龄前出现,患病率约为3%~5%,男孩患病约为女孩的4~9倍,早产儿童此病较多。同时研究还指出。9岁是儿童多动症最突出的年龄。这对小学阶段以及学龄前老师无疑造成极大的教育困难.如何有效的抑制孩子在多动症方面的障碍.把孩子的认知和行为水平带入到正常状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的关键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对案件的责任加以划分,提出风险自负原则是户外运动意外伤害案件中需秉承的一大原则,同时,我国也应加快户外运动的法制建设,合理规避不应当的法律责任,适当降低意外伤害事故引发的争执、纠纷.  相似文献   

19.
《奇闻怪事》2012,(11):64
遇到交通意外,跳车逃生时,向后跳比较安全——遇到这么紧急的情况,生死攸关,千万不能做错决定。假如你决定朝车子行驶的方向逃出去的话会很危险,因为离开车子的身体会遵守"惯性法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活动中,由于多方面因素,不断出现学生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学校应加大体育教学的投资,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责任心,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安全知识教育,避免或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