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木犀草素固体脂质颗粒的包封率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为木犀草素固体脂质颗粒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低速离心法分离木犀草素固体脂质颗粒与游离木犀草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木犀草素固体脂质颗粒中木犀草素的质量比;通过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测定,确定木犀草素固体脂质颗粒的抗氧化能力.当离心强度1 000 r/min,离心时间120 s时,可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并测得3批包封率分别为74.41%、76.41%、74.24%;以Vc作对比,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固体脂质颗粒对DPPH·、·OH和O_2~-·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本实验测定包封率的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用于测定木犀草素固体脂质颗粒的包封率;木犀草素固体脂质颗粒提高了木犀草素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木犀草素和大豆卵磷脂为原料制备木犀草素磷脂复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对木犀草素及其磷脂复合物进行紫外、红外光谱扫描并测定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和油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了目标复合物,木犀草素磷脂复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室温20℃,反应时间2 h,木犀草素质量浓度为1 mg/m L,投料比为1∶1.磷脂复合物的溶解性高于木犀草素,木犀草素磷脂复合物改善了木犀草素的水溶性和脂溶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并比较木犀草素及其糖苷木犀草苷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体内实验表明木犀草素及木犀草苷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木犀草素5 mg/kg组在1 h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木犀草苷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木犀草素20 mg/kg组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优于木犀草苷20 mg/kg组.进一步以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株为炎症反应模型,采用MTT法、Griess法、Western blot法考察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的抗炎活性并对比二者之间的活性差异.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对LPS诱导RAW 264.7产生炎症介质NO和炎性蛋白iNOS、COX-2蛋白高表达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木犀草苷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iNOS蛋白高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具有显著抗炎活性,且木犀草素的抗炎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木犀草苷.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木犀草素在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文章探讨木犀草素抑制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选取3T3-L1前脂肪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分化过程中添加木犀草素,利用噻唑蓝(MTT)实验研究木犀草素对3T3-L1增殖的作用;利用油红O染色确定其对3T3-L1前脂肪细胞脂肪化的影响;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木犀草素对3T3-L1脂肪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结果表明,20μmol/L的木犀草素可以降低3T3-L1细胞的脂肪化,减少脂质聚集,并且降低了3T3-L1细胞中脂肪化相关基因Pparγ、C/EBPα、Ap2和Fas等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0种黄酮类物质对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芩素、黄芩苷对海洋卡盾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藻活性大小为黄芩素>黄芩苷;黄芩素、黄芩苷和木犀草素对米氏凯伦藻抑制作用显著,抑藻活性大小为木犀草素>黄芩素>黄芩苷.黄酮类化合物对赤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循环伏安法分步聚合碳量子点和溴甲酚绿,制备聚溴甲酚绿/碳量子点修饰玻碳电极(PBG/CQDs/GCE),研究木犀草素在该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木犀草素浓度在0.010~15.0 μ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0 nmol·L~(-1).使用该方法对中药胶囊中木犀草素含量进行测定的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花生壳总黄酮.方法:以木犀草素作为考察指标,考察静态吸附量和洗脱率,筛选出最适型号树脂,比较纯化前后总黄酮和木犀草素含量的变化.结果:D101型树脂为花生壳提取液最佳精制纯化树脂,树脂纯化后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提高4~5倍.结论:大孔吸附树脂可以用于精制纯化花生壳提取物,提高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花生壳提取物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测定花生壳提取物中主要有效成分木犀草素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花生壳提取物大鼠肠吸收优于木犀草素单体,两者的肠腔有效吸收系数(Peff)和吸收速率常数(ka)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花生壳提取物中的其他成分对木犀草素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木犀草素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MuM-2C)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CCK-8法测定0,5,10,15,20,25μmol/L浓度木犀草素处理24 h后的MuM-2C活力,以筛选合适的药物作用浓度.将体外培养的MuM-2C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木犀草素组及木犀草素+氯化锂组,木犀草素组以15μmol/L木犀草素处理,木犀草素+氯化锂组以15μmol/L木犀草素和10μmol/L的氯化锂联合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MuM-2C的凋亡情况,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MuM-2C的迁移、侵袭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MuM-2C中凋亡蛋白BAX与BCL-2表达,采用免疫印记检测各组MuM-2C中EMT标志蛋白(E-cadherin, N-cadherin, Vimentin)和Wnt/β-catenin信号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表达,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木犀草素均可抑制MuM-2C生长,并在一定范围内随剂量升高而作用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木犀草素组细胞核形态固缩而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金银花不同部位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不同部位(花,叶,茎的表皮和茎)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应用Agli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以甲醇(φ甲醇=0.02%)-磷酸溶液(φ磷酸=50%)为流动相测定木犀草素,以乙腈(ρ乙腈=0.5%)(A)-冰醋酸溶液(B)按VA∶VB=1∶9,梯度洗脱至3∶7为流动相测定木犀草苷,流速0.3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350 nm.分析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存在于金银花的花,叶和茎的表皮中;木犀草苷存在于金银花的花和叶中.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金银花植物中木犀草素及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