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微波辅助H2O2复配体系脱除煤中硫分的效果,选取宁夏宁东地区鸳鸯湖煤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柠檬酸和氢氧化钠与过氧化氢复配作用于煤样,通过微波辐照处理,微波辐照功率为900 W,辐照时间为5 min。结果表明:单独过氧化氢处理后脱硫率为34.29%,过氧化氢–柠檬酸和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复配体系最大脱硫率分别高达43.67%和45.31%,且脱硫过程大部分硫铁矿硫被脱除,煤中硫形态逐渐向高价态转化,原煤中的噻吩被部分转化为亚砜、砜和硫酸盐硫;微波辅助复配助剂处理后可以增大煤样与助剂的接触面积,提高羟基自由基与煤中含硫基团接触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脱硫率。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新峪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NaOH质量分数以及液固质量比等参数对煤中有机硫脱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微波处理前后煤样的表面官能团和不同形态硫的含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与NaOH共处理与两者分别单独处理相比,对煤中有机硫有更明显的脱硫作用,较优的共处理脱硫条件为:微波功率385 W,微波辐照30min,NaOH质量分数10%以及液固质量比10∶1,此时脱硫率高达62.66%。微波处理后煤样中不同形态硫的衍射峰强度明显减弱,与此同时煤中脂肪结构的衍射峰强度也有所减弱。煤中不同形态硫通过微波脱除由易到难的顺序为:硫醇和硫醚,砜类,亚砜,噻吩。在上述较优的工艺条件下新峪煤中硫醇和硫醚的脱除率可达89.87%,砜类的脱除率为79.74%,亚砜类脱除率为44.30%,而噻吩类的脱除率仅为14.07%。微波辐照脱除煤中的有机硫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热效应促进NaOH与煤中的有机硫化物发生反应,同时也能促进煤中键能较小的C—S键直接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3.
煤微波脱硫及其与试样介电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和浸提剂,在箱式反应器中,以2.45GHz频率微波照射进行脱硫。结果表明:以废碱液-Ⅱ为浸提剂,经一次照射(50秒/次)后,煤的总硫脱除率达50~60%(其中无机硫90%左右,有机硫5~30%);二次照射后,总硫脱除率达75~85%(其中无机硫90%以上,有机硫50~60%)。煤样的介电损耗ε″很小,加入ε″很大的废碱液-Ⅱ,可提高试样的ε″,增强试样吸收微波能力,从而提高了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超声辅助过氧化氢-乙酸氧化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选取4种脱灰煤和6种含硫模型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有机硫的脱除影响;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脱硫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声辅助过氧化氢-乙酸脱硫时,有机硫化物硫的含量越高,脱硫...  相似文献   

5.
以Na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超声波辐射下对高硫煤样进行超声电化学脱硫.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适宜的脱硫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煤浆浓度、NaCl浓度、电解电压和电解时间对煤样脱硫率的影响,比较不同催化剂和电化学辅助手段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电压为10 V、电解时间为90 min、煤浆浓度为20 g/L、NaCl浓度为1.0 mol/L、以FeCl3为催化剂时超声辅助电化学脱硫的效果最好,脱硫率达80.8%.煤质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超声电化学不仅能脱除煤中的硫分,而且能有效地脱除其中的灰分并提高煤的发热量.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醇萃取脱煤中有机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半连续和间歇式反应器中对酸处理后的煤样进行超临界醇萃取脱硫的研究。半连续反应器中的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有机硫的脱除率和煤失重均增加;从精煤回收角度考虑,应采取较低反应温度和较长萃取时间的方法;在醇中添加适量水对有机硫的脱除有利。间歇式反应器中的结果表明:乙醇的脱硫效果优于甲醇;用酸处理后有机硫煤样的脱硫率高于原煤中有机硫的脱除率;在超临界醇萃取过程中加入KOH可极显著地强化脱硫过程。  相似文献   

7.
燃煤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煤样中黄铁矿硫的赋存状态以及影响生物预处理浮选脱除煤中硫的几个因素,如不同的煤粒度、不同驯化菌种及不同的细菌组成等,指出煤样中黄铁矿硫的赋存状态适合用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的方法脱除,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是一种有效的洁净煤技术,全硫脱除率可达到42%·同时指出煤驯化接种二次的菌液脱硫效果要比用9k培养基培养的菌液和用煤驯化接种一次的效果要好,但是差别不是太大;细菌的分泌物和细菌细胞在浮选脱硫中是共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分析不同粒径的煤粉在微波辐照下各煤样中黄铁矿向磁黄铁矿转变的效果,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小,在微波照射下黄铁矿向磁黄铁矿转化的程度就越高,粒径最小的煤样黄铁矿几乎完全转化,煤样中黄铁矿向磁黄铁矿的高转经率为利用强磁场脱硫提供了前期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主开发的团聚脱硫工艺,对两种复合药剂脱除高硫煤中微细粒黄铁矿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药剂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种复合药剂对脱除煤中的黄铁矿硫存在着很强的协同效应;实验得出两种药剂最佳配比为A2B2;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精煤产率为70.08%,脱硫率为60.40%.说明采用该工艺可以在脱除高硫煤中黄铁矿硫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精煤产率,且该复合药剂对煤样的团聚效果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摇瓶浸出实验, 研究了pH值、温度、煤浆浓度和煤粒粒度等因素对真菌脱除煤炭中硫的影响, 并对上述因素进行正交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在煤炭脱硫过程中pH值、温度、煤浆浓度、煤粒粒度对真菌脱硫效率有显著影响;得出真菌脱硫的适宜条件是: pH值为6, 温度为45 ℃, 煤浆浓度为15%, 煤粒度为160 μm. 在上述适宜条件下, 真菌脱硫在2 d内最高可脱除煤中44.96%全硫和54.87%的无机硫,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 降解效果提高, 脱硫率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在不加浸提剂和通以氮气(含氧约1%)条件下,用2.45GHz微波照射约100s,东林煤(D)和鱼田堡煤(Y)的脱硫率均可达到20%以上。照射后进一步用5%的过量稀盐酸处理,脱硫率可高达68%。穆谱分析麦明,D、Y均含黄铁矿和硫酸亚铁,D还存在少量黄钾铁矾。经微波照射,黄铁矿转变成磁黄铁矿和陨硫铁,硫酸亚铁可能转变成其它铁相,其程度随着脱硫深度的变化面变化。用稀酸处理几乎可以除尽煤中磁铁矿和陨硫铁。因而微波照射与酸洗结合将是一种有效的脱硫方法。  相似文献   

12.
UV/H2O2降解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在紫外光照射下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的情况,研究了H2O2质量分数、紫外光照射时间、壳聚糖质量分数、乙酸质量分数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结合降解产物FT-IR光谱推测了紫外光与H2O2协同降解壳聚糖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下,用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反应的最优条件:H2O2质量分数2.5%,乙酸质量分数1.5%,壳聚糖质量分数1%,光照时间1h.在该反应条件下,制得了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万左右的水溶性壳聚糖.  相似文献   

13.
从生产促进剂M废树脂中制取促进剂D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生产促进剂M的废树脂为原料,经过打浆,甲苯萃取、碱溶解、双氧水氧化合成了促进剂DM,平均收率8.3%,初熔点167.1℃,达到国标(GB11408-89)一等品标准.考察了不同分散剂对制备促进剂DM收率的影响,挑选脂肪酸聚氧乙烯酯(99#)作为分散剂,考察反应温度、双氧水滴加时间、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促进剂DM的影响,找到合成促进剂DM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0℃,双氧水滴加时间40min,反应时间2h,分散剂、双氧水、EDT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7%,5%,M的质量浓度为0.15g/mL.  相似文献   

14.
NaCl对燃煤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掌握与垃圾混合燃料时,垃圾中的氯化物对燃煤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用热分析仪及烟气分析仪实验研究了添加NaCl前后煤的燃烧排放特性。实验结果表明,NaCl的存在延长了SO2在煤样中的停留时间,抑制了SO2的排放,有利于在煤燃烧过程中进行了SO2的脱除。  相似文献   

15.
The feasibility of combination process of jute degumming and bleaching with alkali-hydrogen peroxide in one-step-one-bath was discussed. The combination process basically has the similar function as the traditional two-step-two-bath method. The factors such as hydrogen peroxide concentration, CBI concentration, sodium hydroxide concentration, treatment time and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and then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hydrogen peroxide concentration, CBI concentration, sodium hydroxide concentration. After the designed experiments, the optimum treatment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hydrogen peroxide of 12g/L, sodium hydroxide of 4g/L, CBI of 4g/L, JFC of 1g/L, treatment time of 60min and temperature of 75℃.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沈阳红阳三矿煤中各种硫分、灰分和不同密度级的全硫,并研究了硫分与粒度、硫分与密度、硫分与灰分及硫分布率与密度等的关系·指出无机硫占煤中全硫质量分数的7739%,是该煤中硫的主要形态;煤中硫的分布是均匀的,不随粒度、密度、灰分的变化而变化;煤样中黄铁矿呈细小颗粒浸染于煤有机质中,用常规方法脱除比较困难;有机硫的质量分数约为20%,且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脱除方法,故暂不考虑其脱除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半经验量子力学分子轨道的PM3算法计算了油品中各典型含硫化合物的量子化学性质,通过数学回归建立了在甲酸/双氧水体系下硫原子的电荷密度与反应常数的关系。同时,选用二苯并噻吩(DBT)作为模型化合物进一步研究了该体系下合硫化合物的动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合硫化合物硫原子所带电荷密度与反应常数线性相关,DBT在甲酸/双氧水体系中氧化的活化能为60kJ/mol。  相似文献   

18.
针织物的练漂工艺是开发新型纤维针织物的关键之一.采用碱氧一浴法,结合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以白度和顶破强力为测试指标,研究了VILOFT纤维针织物的练漂工艺.最终确定VILOFT纤维纯纺针织物的最佳练漂工艺为:氢氧化钠2.5%;过氧化氢3%;硅酸钠1.5g/L ;浴比1∶15;温度80℃;漂白时间60min .结果表明,经过练漂处理后的VILOFT 针织物,充分水洗后手感光泽没有明显变化,白度明显增加,强力有所下降,但在弹性范围内,不会影响针织物的其他各项性能和后道工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还原剂云南煤和脱硫剂SH对硫酸渣在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提铁降硫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方法分析了云南煤与脱硫剂SH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硫酸渣中的黄铁矿生成具有挥发性的气态单质硫和气态羰基硫、金属铁和非磁性的陨硫铁;硫酸渣中的赤铁矿和磁铁矿则被还原为金属铁;云南煤对硫酸渣在焙烧过程中的脱硫效果比较明显,但无法达到要求的指标;添加脱硫剂SH可以进一步降低还原铁中的硫,其机理是脱硫剂与硫酸渣中的黄铁矿在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反应生成金属铁和没有磁性的硫化钙,通过磨矿--磁选的方法将硫化钙与金属铁分离,从而达到脱硫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