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了保护好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 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 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这在联合国签 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充分表明了世界各国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已 有168个国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 中国是率先加入该公约的发展中国家,在 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热门话题.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已是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共识,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和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正式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充分表达了世界各国的这种共识.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5月25日下午,"上海论坛"之"流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文明建设"子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该子论坛由南昌大学和复旦大学承办,旨在对接长江大保护战略,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迎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我国召开。生态学家、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为论坛主席。来自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研究大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学者、官员和公益组织负责人等150余人共聚一堂。该论坛聚焦  相似文献   

4.
陈家宽 《科学之友》2003,(12):12-13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繁育,依赖于两个环境,一个是自然界中的氧气、水、温度这些无机环境;第二个是有机环境——生命物质系统,也就是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人类的衣食住行必须依赖于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特别是有机环境,比如吃的,穿的,医疗,这都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给我们提供的。所以生物多样性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政府签约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生物多样  相似文献   

5.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高明  李勇 《自然杂志》2010,32(5):267-271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多样化程度,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赖以为继的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恰当地利用物种资源,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加速了物种的退化。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样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各种措施已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6.
上海湿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宇  何美梅  赵斌 《科学》2006,58(5):48-51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的冲积平原上.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拥有广阔的湿地.是一座湿地面积占23.5%的海滨特大城市,被誉为湿地城。根据2004年遥感数据和海图数据分析,上海海拔一5米以上的湿地面积共有3030.74公里。。中国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的缔约国,在湿地保护方面承担着履行《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的义务。长江河口是全球238个生态热点区域之一,且地处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中部。无论从湿地面积所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和湿地的类型.还是从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来讲.上海湿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联合国警告,我们必须阻止生物多样性丧失,否则人类自身可能面临灭绝。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负责人表示,世界各国必须在未来两年为大自然达成一项新协议,否则人类可能是第一个记录自身灭绝的物种。在一次讨论生态系统崩溃的重要国际会议召开之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执行理事克里斯蒂安娜·帕斯卡·帕尔默(Cristiana Pasca Palmer)表示,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应该向他们的政府施压,敦促他们在2020年之前制定出宏伟的全球  相似文献   

8.
正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是谈判达成的首批国际环境协议之一,同年,为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资金的全球环境基金(GEF)启动。然而,25年过去了,生物种群和多样性在陆地和海洋仍在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长期资金不足,缺乏全球合作的动力,以及未能控制栖息地的变化、资源过度开发、物种入侵以及其他导致生  相似文献   

9.
陈家宽 《科学之友》2003,(12):12-13
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为纪念这一天,本期科学视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注意,用实际行动来爱护我们与各物种共同的家团。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近20%的动植物濒临灭绝。而在全球,每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灭绝。生物多样性是地球近40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多米诺骨牌开始一个倒向另一个时,我们不禁要问:万物之尊的人类是否就可以在这场灾难中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0.
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生物技术时代.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是国家和民族的战略资源。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无偿采集、研究和商业化开发利用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并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形式排斥资源提供国的持续使用。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等国际法确立了国家有关遗传资源的主权权利,改变了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利益分配的固有格局。  相似文献   

11.
2021年11月13日的傍晚时分,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的气候会谈超时了将近24小时后,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发表演讲.他担心昏昏欲睡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197个缔约方代表 "在终点线前最后两百米"会跌倒,恳求...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洛夫乔伊(Thomas Lovejoy)是著名的环保主义者和生态学家,也是"生物多样性"一词的创造者.2021年12月25日,洛夫乔伊因胰腺癌去世,享年80岁. "汤姆是生态和保护领域的一位巨人."《国家地理》探险家恩里克·萨拉(Enric Sala)在该组织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为保护亚马孙雨林而不懈奋斗.但...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命都不能独立于生命共同体而生存.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主题"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生命".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人类与生物多样性生死与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为什么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生物工程超级细菌的威胁?2018年12月的第一周,世界各国外交官在瑞士日内瓦集会,这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BWC)缔约国年度会议的一部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有一条重要的训令:禁止签字认可该公约的182个缔约国发展、生产和贮存生物武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以及广大生物安全共同体,更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价值及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全球气候达创纪录高温,1999年入夏以来北大西洋两岸等中高纬度地区又出现了创纪录高温天气.美国副总统戈尔曾警告地球变暖会加重自然灾害.全球变暖正困扰着人类,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本文在介绍生物多样性概念、研究层次及生物多样性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暖的相互影响关系.旨在引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促进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15.3条指出"生物多样性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充实的物质基础和可靠的环境保障,因此在中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曾遭受一定挫折.2010年,来自哥斯达黎加的克里蒂安娜·菲格雷斯女士(Christiana Figueres)接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此后5年里,她协助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以及相关利益方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磋商,最终促成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圆满达  相似文献   

17.
湿地被国际《湿地公约》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作为地球的5大生物系统之一,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产力。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基因库、鸟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8.
李骁  吴纪华  李博 《科学通报》2019,64(23):2374-2378
<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却受到了人类及其活动的肆虐,当前正在经历地球史上的第六次大灭绝.值得庆幸的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灭绝态势,联合国于2012年成立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The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PBES),旨在通过全球性的共同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的快速丧失,从而改善人类的福祉.然而, IPBES内部对如何评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出现了分歧,对采用新的评估方法还  相似文献   

19.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物种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同时又是遗传多样性的主要载体.物种还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所依赖的、需要重点保护的资源.因此,回答"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兼具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从漫长的生命演化历史来看,物种多样性总量受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两个相互对立的力量所支配,这种"生"与"死"的较量决定了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及其波动规律.其次,在局部和较小的时间尺度上,生物生存的地理区域以及气候条件是决定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尽管已有许多不同的假说被提出,但由于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无法分割,迄今仍很难通过某种特定模型对物种多样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再次,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特性也会影响自身的物种形成或灭绝的速率,从而造成不同类群在多样化速率上的不同以及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在适应能力上的差异.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人为因素是影响物种多样性水平及其变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子.这一方面来自人类社会发展和人口膨胀对物种多样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生命认识的欠缺,包括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物种概念,物种发现、描述和分类等基础性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钟扬 《科学》2010,62(4)
2010年是联合国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一词据考证是美国生物学家达斯曼(R.F.Dasmann)于1968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A Different Kind of Country)中最早使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