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一种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判别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总结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分析岩石沉积压实过程的力学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异常高压形成机制进行分类。根据地层加载和卸载时的不同测井参数响应特征以及构造挤压环境下的典型构造地质特征,建立一种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判别方法。收集南海莺琼盆地一口高温高压井的测井数据,利用该方法对该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判别区分出欠压实、构造挤压和流体膨胀等异常高压形成机制,进而可以为优选地层压力计算模型提供依据;该井3.45 km以下地层存在流体膨胀机制造成的异常高压;利用判别结果选择的压力计算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地层压力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由重绘应用程序的图形对象产生的像素冗余, 提出利用应用特定缓存机制识别并减少此类冗余, 并在 VNC 系统中实现了这一机制。试验表明该机制能够减少约17.8%~22.7%的网络通信, 并能降低大部分由此类冗余引起的高延迟;同时该机制还具有较低的计算及存储开销。  相似文献   

3.
Agent平台的快速有效部署是多Agent系统及Agent网格等顺利实施的前提.利用Agent平台之间、控制中心与Agent平台的安全通信与协作,提出扫描代理的概念,进而引出"Grid Scanning"扫描机制,给出了该机制的扫描原理和工作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效率高,可扩展性、通用性好,属于动态防护措施.该机制是保障多Agent平台部署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在复杂网络和异构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同步,在分析基于触发器的数据同步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应用层数据同步机制.这种机制在应用层利用数据库和XML的映射来封装和解析同步数据,同时针对数据传输和数据库更新在应用层引入了可靠性机制.该同步机制具有与平台耦合度小、功能分层易于复用的优点,能够根据应用需求有效解决跨平台的数据同步问题.实践证明,该应用层数据同步机制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磷酸硼与钠和氢气的反应过程的探索,提出了利用该法合成硼氢化钠可能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廖龙  陈洪霖 《科技资讯》2006,(31):70-71
首先介绍了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并利用END-TO-END和HOP-BY-HOP的分类方法,对基于SIP上的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安全机制中的缺陷,最后,根据SIP协议简单、开放、可扩展的特点,针对HTTP摘要鉴别和S/MIME认证机制中各自在安全认证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HTTP摘要鉴别和S/MIME上的混合安全认证机制。利用该认证机制,可以很好的实现SIP会话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公共无线局域网切换延时对通信业务质量的影响并保证通信安全,提出一种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认证机制.该机制在Hwang-Yang动态密钥分发机制的基础上利用自我加密方法设计了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认证机制.分析表明,该机制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在用户初次建立连接和切换的时候,分别需往返一次认证消息即可完成身份的相互认证以及密钥的分发.在进行切换的时候,用户无需和认证服务器进行交互,减少公共无线局域网切换延时.  相似文献   

8.
基于粗集和格机数据约简的原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粗糙集合与格机相关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利用格机与粗集机制进行数据约简. 设计了一个用于数据挖掘的原型系统, 利用该原型系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效率. 仿真 实验表明, 该数据挖掘原型系统能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实验方法,利用OPNET Modeler更精确地模拟了公钥认证鉴别机制,以测量其在3G和B3G(Beyond 3G)环境下的实际性能。实验工作的重点是从协议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把注意力放在握手响应时间上,同时为该安全机制寻找改进的空间。本实验将为SSL AKA机制的可行性分析提供更加严谨及全面的实验数据,并量化该机制中会话恢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移动商务的身份认证问题已成为制约移动商务发展的瓶颈.一次性口令(OTP)技术实现简单、成本低、无须第三方认证的特点使其较适合移动商务的身份认证.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实现数字签名,提出一套基于OTP的移动商务身份认证机制,最后利用BAN逻辑方法证明了该机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开销,减少存储和网络资源,采用了一种新的信息融合机制。根据目标的当前地理位置,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动态分簇,建立分布式的跟踪机制。利用一种基于信息矩阵加权的卡尔曼算法在该机制下进行目标跟踪,与无分簇机制下的信息矩阵融合算法进行性能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在网络存在丢包情况下,基于Grubbs准则进行改进,能有效地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用户搜索聚类的需求,以描述优先聚类算法为中心,利用提取高频短语获取候选聚类标签,并结合用户行为,提出一种基于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可视化服务的实现机制.该机制包括聚类、可视化、用户反馈三个方面的算法,通过将用户的搜索结果动态转化及总结为相关聚类形态,基此进行可视化搜索呈现,引导用户快速获得搜索结果,并统计用户的使用习惯.实验表明:该机制可有效将用户搜索的结果进行汇聚,减少用户选择的选项,利用聚类等呈现手段辅助用户搜索.  相似文献   

13.
对巢湖地区地质构造的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大量的观测资料,利用各种地质构造形变痕迹反推变形作用时期的古应力场方向.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的构造形成机制及其动力学背景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地质时期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亚硝酸与胞嘧啶直接相互作用过程的微观机制,利用DFT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研究了可能的途径之一,找到了该反应过程的过渡态,并利用IRC方法对反应路径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并行环境下物化视图增量保持的主动多触发处理机制,该机制对物化视图增量保持领域这方面的研究以及利用并行处理能力来解决物化图增量保持的多触发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UDDI服务订阅的Web服务推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系统提出的一种“推”模式的信息传播机制 ,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UDDI服务订阅功能实现Web服务推荐的方案 .文章通过对 3种具体应用场景的分析 ,讨论了该服务推荐机制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测量和模糊控制技术的拥塞控制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向端系统反馈及时准确的网络状态以提高TCP效率,同时避免主动队列管理(AQM)机制的诸多局限,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测量的拥塞控制机制——利用分布在网络中的测量设施监测主干链路,再根据链路性能采用模糊控制技术指导端系统选择适当的FAST控制参数.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能承受更大的负载压力,达到高吞吐量,并能稳定排队时延,在高速网络中比AQM机制更稳定、更公平.相比突发性的Web流量来说,该机制更适用于类似P2P等数据量大、连接持续时间长的流量的拥塞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网格系统中存在的负载平衡问题,利用物理学中的场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场的网格动态负载平衡机制.该机制利用节点远程势作为负载平衡时节点选择的标准,优先选择综合性能最好的节点进行负载迁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算法后的系统负载平衡指数较低,响应时间较短.同时,算法考虑了节点间的通信关系,适应性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9.
一种具有免疫机制的车间调度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免疫机制中的克隆选择原理的相关优点,并在遗传算法中融入具有动态、自组织等特征的免疫机制,建立了人工免疫遗传算法。相比单独使用遗传算法,该方法对车间生产调度的优化效果起到进一步改善的作用,最后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在IP/DWDM光Internet中,如何提高其容错能力同时改善其QoS(qualityofservice)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容错QoS路由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采用反应式容错策略,基于启发式A算法,设计了一种一体化容错QoS单播路由机制,在寻找路由的同时进行波长分配.该机制以网络延迟、负载、波长转换代价达到平衡的最佳值为目标,兼顾波长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故障恢复率的提高.仿真研究表明,该机制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