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U71 Mn轨钢材料低周疲劳的试验,建立了Manson-Coffin关系式,从而为估算U71 Mn轨铜的低周疲劳寿命提供了依据,并根据尖锐缺口裂纹萌生的常规试验,提出了反映尖锐缺口曲率影响的弹塑性疲劳缺口系数K_f~p,据此建立了K_f~p与缺口裂纹萌生寿命N_i的关系.用这种方法同样可以预测材料的低周疲劳寿命.计算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2.
引入参数不确定性概念,采用概率统计方法研究了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可靠性问题,建立了以疲劳寿命N和J积分为随机变量的疲劳裂纹扩展可靠性模型,即N-J可靠性分析模型,并用Monte-Carlo法模拟了J积分的分布.与已有可靠性分析模型相比较,N-J模型更适合于描述疲劳裂纹扩展的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ANSYS的TA6V钛合金SENT试样疲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TA6V钛合金SENT试样在不同应力比和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疲劳分析,根据SENT试样缺口处的应力状态分布预测疲劳危险部位,采用局部应力应变法,结合材料循环的S-N曲线,通过弹塑性有限元法将构件上的名义应力谱转换成危险部位的局部应力应变谱,从而根据危险部位的局部应力应变历程采用Miner累积损伤理论对构件的疲劳寿命进行估算,并与疲劳小裂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ANSYS疲劳分析预测的疲劳寿命与试验结果基本接近,体现了有限元软件ANSYS在预测构件疲劳寿命方面的优越性和可靠性;采用ANSYS疲劳分析可有效确定疲劳裂纹易发区域,预测SENT试样在不同应力比和不同应力水平的疲劳寿命,为TA6V钛合金结构疲劳安全设计及其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疲劳断裂几率、可靠性及寿命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讨论了研究疲劳断裂的几个重要函数——疲劳断裂几率、可靠性及寿命,重点研究了金属的疲劳断裂几率.在详细的数学推导之后,给出了金属疲劳断裂几率即一个变上限复杂积分的近似解析函数表达式,并与计算机的数值曲线进行了比较.从而使疲劳断裂的统计理论具有了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J-积分方法测定了PCrNi3MoVA电渣重熔钢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应用累积损伤理论建立起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J积分之间的定量关系;da/dN=A(△J)~v.这和实验结果相一致.模型不仅考虑了材料的宏观力学参量.而且还引进一个微观参量X.  相似文献   

6.
影响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钢轨3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接触斑内应力应变场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在接触斑内钢轨处于三向压缩应力状态,有较大的静水压力;认为静水压力影响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以临界平面法为基础,提出了考虑静水压力影响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分析了轮载和摩擦系数对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结合具体算例分析表明:随着静水压力增大,静水压力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影响在增大;随着轮载和摩擦系数增加,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拟试验场的后悬架疲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虚拟试验场技术建立耐久性强化路面和整车有限元模型,考虑轮胎的结构非线性因素、轮胎和路面的接触非线性以及橡胶连接件的刚度和阻尼特性等传统计算机辅助分析常使用的人为假定,通过显示时间积分获得道路载荷.基于弹塑性材料模型对后悬架施加道路载荷得到其应力应变历程,应用应变寿命法预测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并考虑了平均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重点研究了热循环所引起的疲劳损伤.从物理本质严格地推证出了热疲劳损伤量及其损伤寿命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热疲劳损伤寿命的简便方法.可以实现用恒温疲劳试验的结果估算热循环疲劳损伤寿命.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用有限元估算弹塑性动态 J 积分值的方法.对具有中心裂纹的矩形板作了线弹性和弹塑性分析,并与静态情况作比较,得到了积分基本守恒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动态 J积分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疲劳寿命预估算法精度低且适用性窄的问题,结合工程结构件的实际特点确定了对疲劳寿命估算精度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将影响因素量化为具体的修正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修正的结构件疲劳寿命预估方法.然后应用修正后的算法对实例构件的疲劳寿命进行估算,并将估算结果与应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的结果及台架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算法能够实现一般大型结构件疲劳寿命的准确估算,是一类预测精度高、实施方便且具有广泛工程应用前景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损伤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书夏波希疲劳损伤数学模型应用于海洋石油钢结构的疲劳寿命估算.对国产海洋用钢15MnVNb的表面裂纹试样在拉-弯载荷联合作用下,进行了疲劳损伤试验,提出了损伤因子的测量方法及疲劳损伤特性参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常幅疲劳试验结果,计算出了15MnVNb材料损伤特性参数,并给出了疲劳寿命估算的表达式.通过模拟海浪载荷的随机疲劳试验,验证了夏波希模型.疲劳寿命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约为7%,说明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结构对称性分析了两端固支超静定梁在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加载及变形过程.受力变形可分为弹性和弹塑性两个阶段,在弹塑性阶段,两固支端附近和梁中部同时产生弹塑性变形直至固支端和梁中点同时形成塑性铰而成为塑性流动机构.通过单位荷载法求出了加载过程中的位移公式,可供弹塑性力学教学和工程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爆破拆除冷却塔倾倒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上研究了定向爆破拆除冷却塔的倾倒条件,建立了结构极限弯矩和倾倒力矩的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当爆破切口圆心角为0.626×2π时,假设结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和混凝土同时达到塑性状态,倾倒力矩仅为结构极限弯矩的1.09倍;若按照材料力学理论以受拉区的最大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为极限条件,则倾倒力矩为结构极限弯矩的2.91倍;若按照弹塑性理论分析,则倾倒力矩为结构极限弯矩的1.62倍。最后,文章分析了支撑部位的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新塞煤矿应采用条带采煤法实现村下采煤。可用概率积分法计算沉变参数,用岩体弹塑性力学理论计算条带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二维弹性孔板理论为基础,应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对油气井水力压裂作了理论分析,并得出了计算岩石破裂压力的公式。室内试验和现场实例表明,这些公式的计算结果比目前石油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公式更接近实际施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本质上揭示弹体偏航作用机理,在已有弹塑性接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接触理论和撞击理论,推导了接触刚度和恢复系数,建立了弹体与异形体弹塑性碰撞的宏观本构关系。进一步导出了弹体与异形体碰撞的攻角和角速度表达式,计算分析了弹头与异形体曲率半径比、弹体命中速度及入射角等因素对弹体攻角和角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异形体曲率半径越大,弹体攻角和角速度越大;弹体攻角随速度增大而减小,而角速度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断裂力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裂力学是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固体力学的新分支.主要按断裂力学发展的成熟度,着重介绍线弹性断裂力学、弹塑性断裂力学、断裂动力学这三种经典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与断裂准则,简要谈及建立在奇异性基础上经典断裂力学断裂理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以及对新材料断裂理论的探索与对未来断裂力学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对Y32-300型四柱式万能压力机主机工作台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估算其变厚度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给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新思路中主要用于评估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的Pushover方法提供目标位移的评估工具,文章以现行抗震规范的弹性加速度反应谱为基础,应用单自由度体系的最大位移与最大加速度的关系,计算出抗震体系的弹性最大位移反应,又以1735条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大样本数值分析,以此为基础,得到单自由度体系弹塑性最大位移与弹性最大位移的比值随体系自振周期的变化规律,回归得出体系的弹性与弹塑性最大位移比值谱及其计算公式,由此得出可以由规范弹性加速度反应谱及位移比谱简化公式计算抗震体系弹塑性位移谱的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线弹性断裂力学和弹塑性断裂力学并不能完全正确地解释断裂过程,对裂纹扩展过程的预测和模拟也与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试验在断裂力学的研究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断裂力学试验方法众多,应用MTS试验机和自行设计的无限可调复合型断裂实验夹具对AA2024-T4材料进行断裂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