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藻类的大量繁殖是富营养化水体最显著的污染特征.介绍我国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生长特性、营养价值,就藻类蛋白在食品、药品、光电材料、生物探针、环境监测、毒素等方面的资源化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蛋白的资源化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江和嘉陵江交汇段营养限制因子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庆三峡库区富营养化发生务件与机理研究中,针对营养限制因子与富营养化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通过藻类潜力试验(ACP试验)确定长江和嘉陵江交汇段水体营养限制因子.研究认为:单独的氮对藻类增长无明显促进作用,磷则构成水体藻类增长的限制性因子;TN/TP值高藻类现存量就小,TN/TP值低藻类现存量就大;原水中磷含量越高,添加磷对藻类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这为重庆两江交汇段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条件及机理分析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jcation)是水体生源物质积聚的自然演变过程。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导致水体透明度不降。藻类过度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态系统功能衰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静态供试水体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Ce(IV),利用定期测定水体中N、P、DO、COD含量及藻类叶绿素水平的方法,研究Ce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浮萍藻类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较低浓度Ce(0.15,0.25,0.50 mg/L)能促进红浮萍生长和实验水体的富营养化,但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升高(1.0 mg/L),则对红浮萍生长和实验水体的富营养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大庆市大龙虎泡、红旗水库、黑鱼泡、东湖水库不同水体进行了浮游藻类的采集及分类鉴定;利用浮游藻类的生物量、优势种以及藻类群落组成等指标评价了水质。结果表明:四水体有浮游藻类6门,即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甲藻门;四水体的优势种均为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水体均出现富营养化。根据研究结果,应对四水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的水体尤其是内陆水体常常会受到大面积污染并且富营养化,而水中藻类物质的大量繁殖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藻类中叶绿素的含量是比较稳定的,并且测量方便,因此在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监测中,将叶绿素浓度作为其重要参数来研究是科学可行的。本文通过完整测量和分析不同叶绿素浓度水体在2π空间上的偏振反射光谱数据,总结出其中的变化规律,为以后利用偏振光谱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状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靳晓存 《科技资讯》2010,(26):146-146
近年来,富营养化水体大面积爆发,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分析讨论了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爆发的危害及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氮、磷等元素在水中溶量的增大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而水体富营养化致使藻类等水生浮游植物迅速繁殖产生赤潮。赤潮的产生使水质恶化 ,鱼、虾死亡 ,人、畜中毒 ,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针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提出了综述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富营养化水体藻类成因、危害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的主要问题,它不但制约了湖泊资源的可利用性,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生存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针对湖泊富营养化中备受关注的营养过剩和藻类生长过度问题,分析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危害、产生的原因,简要报道了国内外有关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的藻类N、P处理和除藻研究进展,并对国内外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4种花卉植物及其混种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效果,文章采用生态浮床系统研究了绿萝、铜钱草、白鹤芋、吊兰4种花卉植物单一种植及混合种植对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各组实验对于水体藻类与叶绿素的增长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绿萝和铜钱草混种组合对藻类抑制率、总磷和总有机碳(to tal organic carbon,TO...  相似文献   

11.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氮、磷等元素在水中溶量的增大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而水体富营养化致使藻类等水生浮游植物迅速繁殖产生赤潮。赤潮的产生使水质恶化,鱼、虾死亡,人、畜中毒,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针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提出了综述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藻类植物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利因素,改善水质、消除藻类水华是一个政府和个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控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的机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指出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才能研究开发出高效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AQUATOX的景观水体水生态模拟及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以华北某生态小城镇(HM镇)内的景观湖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利用AQUATOX的水生态模型,对景观湖泊富营养化与水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景观湖泊中需要改善和控制的水质指标与富营养化藻类,并对植物和动物修复的生态修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QUATOX可以模拟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变化过程和水质状况,为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和水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外源污染得到控制后,最能影响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生长的是内源性营养盐。研究不同富营养化湖泊中内源性营养盐的不同比例对藻类生长机制的影响,能为解决湖泊内源性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根据藻类的经验分子式,确定以磷为限制因子时的N∶P=7.2∶0.4和以氮为限制因子时的N∶P=4.6∶1来调控上覆水中的营养盐比例,进行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生长影响程度很大;内源性营养盐对富营养化湖泊的影响程度依次是:重度富营养化湖泊中度富营养化湖泊中营养化湖泊,磷作为限制因子比氮更能有效抑制湖泊藻类生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从物理化学、生物和水力学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富营养化和水华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基于理性的氮磷营养物控制策略仍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优先策略,科学合理的水力调度对库湾水体、城市河道抑制富营养化和控制藻类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及生物技术在小范围水华应急和水质维持较为有效,但一些方法的生态安全性及理论依据仍需加强研究。实际水体修复过程中仍需要不断调整方法以适用不同水体需求。  相似文献   

16.
莫愁湖作为南京市一个重要的景观类湖泊,近些年已经呈现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探求影响莫愁湖水质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对于防治莫愁湖水体富营养化,维护莫愁湖水质特别重要.本文通过莫愁湖藻类增长潜力试验研究,设立试验对照组,确定莫愁湖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氮,并为防治莫愁湖水体富营养化,加强水质管理,进行水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叶绿素a、藻类密度表征水体藻类含量,通过静态试验,研究风车草(Cyperus alterni folius)、菖蒲(Acorus clamus)和富贵竹(Dracaena sanderiana)3种浮床植物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风车草、菖蒲和富贵竹对叶绿素a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2.6%,36....  相似文献   

18.
通过网格采样法对冬季巢湖西半湖浮游藻类进行科学采集,运用多种方法对浮游藻类的叶绿素含量、个体数量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与鉴定,补充了巢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多样性资料,系统研究了浮游藻类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浮游藻类叶绿素含量与藻密度呈正相关,两者分布都呈现由河流入湖口和湖中岛屿附近水体向周边降低的变化趋势.浮游藻类群落以蓝藻门为优势门,优势属主要包括微囊藻属、裸藻属、小球藻属、直链藻属和鱼腥藻属.结合多种生物评价方法,如叶绿素含量评价、特征性藻类污染指数评价和藻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标(Margalef丰度指数、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Lloyd Ghelardi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评价,对冬季巢湖西半湖的富营养化和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巢湖西半湖水体冬季总体处于中度营养和轻度污染的状态,河流入湖口湖区和湖中岛屿附近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污染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水源水体中种藻类控制技术的现状,概要地介绍了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控制的物理,化学,生理技术机理与伴生的问题,指出将各种方法有机结合,研究开发生物生态工程技术,高效的湖内控制策略,各部门管理密切配合是以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评价太原汾河景区水体所处的营养化状态,通过对汾河景区水体的水温、溶解氧、透明度、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藻类密度等重要污染指标进行测试,并使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分析,以了解现阶段汾河景区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为防止汾河景区水体富营养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