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查明陕北榆神矿区小保当二号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对井田充水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水文地质勘查,对井田内所布水文地质钻孔的数据计算出井田内各主采煤层的冒落带高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并对比煤层的上覆基岩厚度,研究开采煤层对矿井生产理论上是否会造成危害。延安组内上部主采的2-2煤层冒落带高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远远小于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下部主采的其他煤层可能与上部煤层采空区相互沟通。井田内充水水源理论上不会对上部2-2煤层开采造成危害,但在下部煤层的施工和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上部采空老窑积水对矿井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对西马煤矿地层情况进行了介绍,说明了井田内的煤层构成和分布情况,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煤层可采厚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矿井0.6m~0.8m厚煤层的分布及储量等情况,为矿井的充分回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南湖矿区二区F1南井田含煤地层缺乏明显标志,煤层对比遇到困难。通过该区大量钻孔资料分析,对煤层物理性质、煤层间距、煤层顶底板岩层组合序列、地震反射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等进行研究,总结出研究区煤层特征如下:F1南井田含煤地层位于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碎屑岩中,全区含煤52层,煤层总厚度平均为63. 95 m,其中发育24层可采煤层,15煤层最厚,平均厚度为6. 14 m,出现在含煤段的中部,分布稳定,全区可采,可作为主要对比标志; 5煤层全区可采,较稳定; 22下煤和30煤层局部可采,分布不稳定;其他大部分可采煤层可采范围较大,局部可以对比。大部分煤层每两层可组成一个煤层组;各煤层间距变化不大;多个煤层间发育一套粗粒砂岩或砂砾岩,可作为对比标志。同一含煤地层的测井曲线形态组合大部分相似或接近;典型煤层界线的地震反射同向轴具有空间连续性;同一煤层沉积环境具有空间过渡性特征。煤层的综合地质特征分析为煤田地质开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文君  郭立霞 《科技信息》2011,(15):344-344,379
因为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需要,受高平青龙同昌煤矿的委托,本次工作详细查明井田内地质构造形态,评价井田内的构造复杂程度;详细查明主要可采煤层3号、9号、15号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确定煤层的连续性;查明了地质构造对煤层连续性和煤层厚度的破坏性,评价了煤层的稳定程度和可采性;估算3号、9号、15号煤层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5.
武权 《山西科技》2013,28(5):52-53
通过对天安煤矿井田开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得出结论:该井田赋存2号、5号两层可采煤层,首采区布置在5号煤层内。首采区位于井田东南部504采区内,首采区内以111b级储量为主。全井田可划分为5个采区,分别为504、505、506、201、202采区,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相似文献   

6.
水磨河东井田位于准葛尔盆地南缘的天山支脉博格多山北簏。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上段,含煤25层,其中可采煤层10层。本文主要通过煤层组合与特征、标志层、古生物、测井曲线特征、岩性及岩相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对井田八道湾组可采煤层对比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姚井田缓断裂构造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区内缓断裂构造的形成机制及其控煤关系,尤其是煤系地层中的推覆和滑覆断层对含煤地层和主要可采煤层的影响,从中进一步掌握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规律,对矿区今后的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永春上姚井田煤矿缓断裂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姚井田缓断裂构造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区内缓断裂构造的形成机制及其控煤关系,尤其是煤系地层中的推覆和滑覆断层对含煤地层和主要可采煤层的影响,从中进一步掌握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规律,对矿区今后的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永城市城郊矿区属永夏煤田,在豫东煤田中具有代表性,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分区徐州小区.矿区内主要发育有屈桥断层、顺和断层、顺和—徐庄断层等,控制二2煤层的整体展布特征,对将来井田的划分起决定性作用.二叠系为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两组赋存有工业价值的煤层.全区可采煤层为山西组二2煤层和下石盒子组三2煤层,三4煤层为局部可采,其余煤层均属不可采或偶尔可采煤层.该文通过对永城市城郊矿区西煤煤层地质特征的分析,从地层、构造、煤层等方面进行探讨,归纳豫东煤层地质特征,对今后该区开展找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岱河煤矿3煤层岩浆侵入影响及可采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井田及区域内的有关地质资料,研究了岩浆侵入对井田内主采煤层3煤层的影响,提出了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影响程度值,编制了影响程度图,定量地评价了各采区的可采性。分析了岩浆岩厚度、层数和天然焦对煤层可采性的影响,编制了各采区3煤层有效厚度等值线图,圈出了Ⅲ1采区和Ⅲ3采区可采块段及生产块段,为深部岩浆岩区找煤和巷道掘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窦林海  王举  李慧杰 《科技信息》2009,(27):346-347
从整理地质资料入手,综合分析确定梵王寺井田井内煤层对比主要依据为:岩性标志、物性特征及煤层结构厚度特点;辅助对比标志为:煤质、岩矿以及古生物化石组合等。煤层对比结果:4.9、9下煤层,井田内普遍发育,层位稳定,岩性标志层清楚,物性特征反映良好,煤层对比可靠;6、8、10和11号煤层,井田内大部分发育,层位较稳定,岩性标志、物性特征也较明显,煤层对比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2.
张春花 《太原科技》2011,(11):79-81
山西省临县杨家岩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临县杨家岩一带,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可采煤层为山西组4号、5号煤层和太原组10号煤层,均为气煤。对临县杨家岩井田地质特征及煤层水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王坪井田煤层及地层分布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断层特征及煤层渗透性等研究,结合对断层裂隙宽度、应力集中带、地层倾角等的计算,准确预测了断层及采空积水区防水煤柱的合理宽度,并指出矿界煤柱和隔水煤柱应按取大优先的原则,且这一原则对于石炭纪煤层的煤矿都适用。  相似文献   

14.
张璐 《科技信息》2013,(2):441-441,443
本文在明晰了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的基础上,对山西潞安矿区典型井田的地质构造和煤系地层及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查明了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是该井田内煤层的主要赋存区段,为今后该井田煤炭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孔李井田内大、中型构造展布规律和煤层赋存基础上,对井田西部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为矿井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福建省天湖山煤矿区新村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的认识及地质构造对煤层控制作用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煤层厚度变化和煤层形态的主要地质构造因素,为指导该井田内的福建省永春煤矿官殊矿井、天湖岩矿井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合理布置采掘巷道和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竹园—芝麻勘查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组,本区内可采煤层有4层,编号为7上、10、12、15。煤层厚度变化趋势明显,其中7上煤层勘查区总体南东可采,北西不可采。10、12煤层勘查区南西可采、北东不可采,15煤层西部局部不可采,东部可采。勘查区煤层对比方法主要依据岩性、测井曲线、层间距及煤层自身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今后煤矿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晓明  吴章利 《科技信息》2012,(20):387-389
通过马依西一井勘探煤层煤质数据和特征的统计和整理,总结了井田内煤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煤的工业用途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中灰煤、中高硫煤、低挥发分煤、中高发热量煤;煤种主要包括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  相似文献   

19.
张有冠 《甘肃科技》2009,25(15):67-68
通过对青苔泉井田地质条件及主要可采煤层松软顶底板状况的分析,对巷道进行了合理布置,并采用粘结式锚杆支护煤巷2780m取得成功,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李春兰 《科技资讯》2010,(2):132-132
寺家庄井田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煤系厚度稳定,旋回结构与粒度韵律清楚,该区含煤地层主要为太原组,山西组在本区范围内基本没有可采煤层;太原组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为81、84、9、15号煤层,其中15号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