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声振动挤压强化工艺中的最佳挤压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声振动挤压强化工艺中的挤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挤压力在超声振动挤压强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工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挤压力取在最佳挤压力附近时,振动挤压工艺效果最佳。这个最佳挤压力,可通过试验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2.
振动参数对金刚石切削不锈钢零件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金刚石刀具的磨损,提高工件表面加工质量,采用超声振动的方法切削不锈钢零件.研究了不同振动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量的影响规律.对刀具的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精密车床上进行了金刚石刀具超声振动切削不锈钢零件的加工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刀具寿命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振幅越小,加工表面粗糙度越大,刀具磨损越快;振动频率越高,加工表面粗糙度越小,工具磨损越轻.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铝合金等温挤压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挤压条件下(推杆速度不变),热挤压件的微观组织(例如亚晶粒)沿长度方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为了控制(或减少)这种不均匀性,工业界常采用等温挤压工艺,即挤压过程中根据所测的挤压件表面温度去调整推杆速度或对坯料进行梯度加热,研究了如何使用商用有限元软件去设计推杆速度曲线,并比较等温挤压工艺和常规挤压工艺在挤压载荷、温度以及亚晶粒尺寸分布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针对花键轴挤压成形制造效率低、模具所受载荷大的问题,采用了一种新的振动辅助挤压成形工艺,并进行了花键轴成形试验、微观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揭示了成形载荷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金属流动规律。试验设备为振动挤压机床,采用模数为1.75、齿数为10的花键轴挤压模具对直径为17.9mm、材料为AISI1045A的棒料进行了振动挤压成形试验,模具每进给1mm便回程0.5mm,振动频率分别取10、15和20Hz。结果表明:相比于直接挤压,振动挤压成形过程的成形力可降低将近25%,原因是在模具回程过程中润滑油得以流入模具与坯料的接触面,重新生成油膜,从而减小了摩擦力;在试验频率范围内,成形载荷随振动频率的提高而增大;振动挤压成形花键轴具有表面质量高、成形速度快、材料流动均匀的优点,且沿轴向齿顶圆直径变化小,成形精度高;与传统的直接挤压成形相比,振动挤压成形花键轴齿型部位的硬度降低了近10%,有利于成形。  相似文献   

5.
薄壁铝型材挤压成形的一种有效模拟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和有限体积法基本原理,建立了金属塑性成形的弹塑性UL有限元列式以及塑性流动中的有限体积控制方程.提出了有限元模拟系统到有限体积模拟系统的数据传递和信息继承方法。建立了铝型材挤压成形有限元/有限体积法复合模拟系统,对铝型材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预示金属在成形中的塑性变形行为,从而为模具设计及工艺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磁性研磨加工工艺参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影响磁性研磨加工效果的工艺参数。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磁感应强度、工作间隙、工件表面与磁极工作表面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工件表面与磁极工作表面间相对振动的振幅和频率,加工时间和前道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值对加工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影响状况,得出了一些实验数据和曲线。结果表明,优化以上参数是提高磁性研磨加工技术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金属纤维增强ZA43复合材料的挤压铸渗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挤压铸渗工艺分别制备了不锈钢纤维、碳钢纤维和铜纤维增强的ZA43合金复合材料.并分析了影响工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通过挤压铸渗工艺可获得高性能的金属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纤维与基体界面清洁,而且因纤维的冷却作用在纤维周围形成一层晶粒细小的组织,这对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结合和提高材料的性能是有利的.文中还对可能导致缺陷的“搭桥”现象及其预防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工具电极超声振动在混粉电火花加工中的作用,设计了一套可调谐振频率的工具电极超声振动装置。用TC4合金作为工件材料,工件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作为指标,分别实施了常规混粉电火花加工和超声混粉电火花加工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具电极超声振动能加快粉末颗粒在加工间隙的流动性从而避免粉末颗粒沉积引起的短路和拉弧放电,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去除率比常规混粉电火花加工提高了30%,表面粗糙度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高温合金管材挤压变形及挤压工艺的流函数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IN690高温合金管材在挤压过程中挤压力大及预测不准等问题,以优化设计挤压工艺和参数进而实现降低挤压力、减少能耗为目标,应用流函数法建模分析挤压变形过程和建立挤压力求解模型,得到了稳定挤压时金属的速度流线.研究了挤压温度、摩擦因数和模具角度等因素对挤压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IN690高温合金管材挤压工艺参数与挤压力的关系.以挤压力最小为优化目标,优化设计了最佳挤压温度和模具角度.  相似文献   

10.
开式挤压成形工艺中的临界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面塑性有的滑移线理论和上限理论对开式挤压成形工艺中的临界最小和临床最大有率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挤压模角与临界最小和临界最大变形率的对应关系;根据压杆稳定性理论,给出了挤压坯料的最大长度计算方法,为制订开压成形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金属磁记忆方法进行缺陷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金属磁记忆检测的原理及其应用方法。铁磁性工件在载荷的作用下,应力和变形集中区会产生最大的漏磁场变化,对漏磁场法向分量的测定可以准确地推断工件的应力集中区。通过对14块对接焊缝钢板分别用磁记忆、超声波方法进行实际检测,验证了磁记忆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不锈钢、高温合金的加工特性并介绍了超声波振动切削的优点。对超声波振动车削不锈钢和高温合金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加工硬化、切削功率以及切屑形态等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振动切削不但可显著降低切削力、切削温度,而且明显改善了加工表面的质量和断屑的效果,是加工难加工材料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声冲击设备及晶粒细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超声冲击晶粒细化表面处理方法以及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了超声电源功率控制和频率跟踪的实现方法,采用由STC单片机、UC3875移相芯片等组成的、功率输出稳定可调节、频率自动跟踪的超声波电源,搭建了超声冲击晶粒细化设备。对电源输出信号进行了测试,进行了两种材料的表面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可以满足超声表面晶粒细化冲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金属构件中不可见疲劳裂纹进行有效的检测是保证其安全服役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共线异向混频技术对不可见疲劳裂纹进行检测和定位。当两列共线异向超声波在金属构件内相遇时,会与疲劳损伤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试件疲劳裂纹长度的增加,混频非线性系数单调递增,这与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此外,通过控制两激励信号的延迟时间,使两列激励信号的相遇位置沿试件的水平方向由左向右移动,利用和/差频信号幅值最大值所对应的延迟时间对不可见疲劳裂纹进行定位。因此,利用共线异向混频技术可以对金属构件内部的不可见疲劳裂纹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定位。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用Q开与YAG激光器在金属中激励超声脉冲,以及激光能量、材料表面状况和材料中人工缺陷对激光激励超声脉冲影响的研究结果,它对于研究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将激光超声用于无损检测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脆性材料去除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脆性材料塑性去除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质量。采用切向、轴向和径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方法,对烧结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去除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脆性材料去除脆-塑性转变临界条件,分析了不同超声振动辅助方式对材料去除机理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过程中,材料主要以塑性剪切的方式去除;切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过程中,材料主要以塑性方式去除,同时伴有少量沿晶断裂;径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过程中,工件材料主要以断裂破碎的方式去除,而且加工表面残留裂纹。因而,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最有利于实现脆性材料塑性去除。  相似文献   

17.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对紫露草雄蕊毛细胞的核穿壁现象进行了观察。通过活体染色,个体固定,整体固定三个对比实验,论证了细胞核穿壁转移运动是植物体固有的,而并非机械刺激或固定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大倾角曲面或悬空特征等复杂形状熔积零件的制造中,应用等厚度切片技术来进行制造往往达不到成形性要求和实际使用性能.为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不等厚切片技术来改善制造效果.基本思想是沿着零件几何渐变生长方向的法平面进行等距切片,切片法向始终保持与零件几何特征的渐变方向一致.这种切片方法考虑了零件的几何形状的变化,始终保持最优的生长方向,因而制造出的零件无论在外部形貌还是内部力学性能上都可以得到最优效果.将该方法应用在复杂渐变结构零件的精确数字化熔积制造中,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