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深海"风暴"     
在人们的印象中,深海底是一个美丽幽静的世界。最近,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说:海底并不平静,类似陆地上飓风的各种激流,一年四季都在横扫海底世界的一切。海洋科学家把这些激流称为“海底风暴”。它犹如强大的龙卷风,旋转着横扫海底。“海底风暴”的破坏力极强,它会冲掉安装在海底的科学仪器,毁坏海底通信电缆,甚至可能危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20世纪80年代,还很少有人相信海底“风暴”的存在。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海底“风暴”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海底受到上层水的重大压力,表层海流影响不到海…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不久前发现,在希腊东南的爱琴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淡水。经科学家们研究分析,这些淡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海底有一处“海泉”。“海泉”每昼夜大约能流出100万立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印象中,深海底是一个美丽幽静的世界.最近,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说:"海底并不平静,类似陆地上飓风的各种激流,一年四季都在横扫一切."  相似文献   

4.
图1这幅照片是在水下2000多米处拍摄到的.怎么像个烟囱?是的,科学家们正是这么叫它的.但那里冒出来的不是烟,而是滚烫的水,所以实际上是海底的一股热泉.海底热泉现象最早是在1977年发现的.在这一年,一组美国科学家乘坐著名的"阿尔文"号潜水器,在离厄瓜多尔海岸不远的科隆群岛附近作深海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奇异的海底生物群落,从而揭示了这个奇特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5.
大洋奇观     
在人们的印象中,深海底是一个美丽幽静的世界。但海洋科学家说:海 底并不平静。同陆地上相类似,深海底也有飞泻直下的“瀑布”,奔流不息的“巨河”,横扫一切的“风暴”,纷纷扬扬的“雪花”,以及漂浮不定的“云朵”, 等等。深海底是一个动荡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木子 《科学之友》2006,(9):18-19
通过天文望远境寻找数十光年外的“第2地球”,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然而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设想:只要在距天文望远镜24000km的太空中安置一个直径50m宽的花辩状塑料罩,就能阻挡天外恒星的光芒,允许科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到类地行星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2006年,科学家重返“失落之城”,他们使用两相机器人潜入2000多米的海底进行考察。机器人将它们在海底所风到的景象拍摄下来,再通过电缆将图像传回停泊在水面的母船上,置身船上的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控制室里的荧光屏清晰地看到“失落之城”中的那些白色塔形物。  相似文献   

8.
对“黑色烟雾”中的生命的调查,使我们认识到,生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它们可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科学家也一直在地球极端的恶劣生存条件下寻找着生命。通过对海底火山活动形成的热水环境系统的生命现象的探索,他们对陆地类似的热水环境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从像美国黄石公园那样的温泉中找到生物,寻找生命在淡水中产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石油是当前地球上紧缺的矿物能源,埋藏了千百万年的地下石油越开采越少。有人估计,再有50年,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就要枯竭了。科学家们突发奇想:既然远古植物可以变成石油,那么在今天的植物里可不可以也生产出石油来呢?要是可能的话,石油也像稻米一样能春播秋收该多好啊!找到了“石油植物”事实上,寻找能产石油的植物不是幻想。1928年到1932年,美国科学家艾迪逊在研究橡胶树的时候,发现了好多种“石油树”。它们的皮、干、根、叶,甚至果实中都有可以燃烧的液体。科学家梅尔温·卡尔文博士在巴西找到的一种“石油树”,当地人叫它“苦配巴”。这…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印象中,深海底是一个美丽幽静的世界。最近,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说:“海底并不平静,类似陆地上飓风的各种激流,一年四季都在横扫一切。”  相似文献   

11.
杨柳青 《科学之友》2006,(12):53-53
这是一片珊瑚丛生的海底,白天,珊瑚礁被各种美丽的珊瑚鱼占据,到了晚上,这里却成为无脊椎动物的“天堂”:珊瑚虫从珊瑚礁表面探出头来,在黑暗中猎取食物:羽星正张开长臂,将大螯虾等捕获物用臂上的沟槽送到嘴里:我们的主角海蛇尾正小心翼翼地冒险走出隐藏地,绕着珊瑚礁迂回前进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12.
鲍铁薇 《大自然探索》2003,(2):51-51,53,55,57
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到华盛顿州,美国西海岸附近的巨大水域里,掩藏着高峻的海底山脉、深邃的海底峡谷、平展的海底平原以及各种暗礁。这种独特的海洋地质环境造就了物种繁多的海洋生态环境,鲸鱼、海獭、海鸟,以及许多鱼类都生活在这里。因此,这里被称之为“生物避难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在贵州筹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线,以用来监听外太空的宇宙射电波,其中包括可能来自其他智能生命的“人工电波”;在电力充足的条件下,这个直径达到500m的“大锅盖“还能发送电波信号,几万光年远的“外星朋友”将有可能收到来自中国的问候。这项被称为“FAST”的工程,是由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全面负责的,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正式寻找外星生命的工程。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科学家宣布,“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太阳系以外、位于“可居住地带”以内的行星,2011年11月26日,“好奇号”火星车从地球出发,前往火星寻找生命。这是在寻找地外生命方面的两项最新进展。虽然地外生命的发现看来不会在近期实现,但科学家不会放弃这种努力。那么,科学家究竟是怎样寻找地外生命的?地外生命又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内外的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15.
大海深处是一个漆黑的世界,安静而神秘,任凭海面上风吹浪打,深海鱼悠闲地游来游去。但平静是暂时的,有些时候,大洋深处也会汹涌澎湃。海底台风1973年3月,一艘科学考察船抵达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船上的科学家阵容庞大,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和瑞典。在马尾藻海直径约200海里的圆形海域内,科学考察工作紧张地进行着。各种深海探测设备被掷入了大洋深处,船上的声纳探测设备也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在干什么?是寻找海怪,还是打捞沉入海底的宝藏?”路过这里的渔民们猜测着。其实,这是一次代号叫“MODE”的大洋动力实验,科…  相似文献   

16.
刘传联 《科学通报》2002,47(8):640-640
1999年2月18日至4月12日在南海成功实施的大洋钻探184航次曾创造了国际大洋钻探历史上的多项第一: 第一次在中国海进行大洋钻探;第一次按照中国科学家的 井位建议书打钻;第一次由中国科学家担任航次的首席科学家;船上科学家中第一次以中国科学家为主体.该航次共在南海6个深水站位钻孔17口,从水深2000~2300m的海底钻入地层,最深的一口钻孔深入海底以下850m,取得高质量的连续岩芯共计5500m. 南海大洋钻探184航次之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于1999年7月立项,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17.
自然界中有一些异乎寻常的微生物,每一种都有特殊的本领,能够适应类似但丁描述的地狱般的环境,下面是其中几种: 有些细菌可以在温度高达沸点的热泉中生存,西德的Karl Stetter博士1982年在地中海的海底火山发现了一种细菌,喜欢105℃的高温。去年有人报告说,在太平洋250℃、265个大气压的水中,有一种称为“黑烟鬼”的细菌生存。但有人对此质疑。大多数蛋白质受热即分解。过去曾认为,耐热细菌是靠迅速调整体内有关系统,重新合成蛋白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们的一生就是和分解赛跑的过程。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们发现,这些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在高温下十分稳定,它们所以如此不  相似文献   

18.
"海底草地"     
2004年,科学家在考察夏威夷海域时,在水下200多米深处发现了大片的深海海藻,覆盖面积达到数百平方千米.海藻生长在热带海洋环境,依靠光合作用为生.由于往往在一个区域密集地生长着单一的品种,类似于陆地上的草地,所以被称为"海底草地".  相似文献   

19.
1999年8月和11月,土耳其西北部的马尔马拉海地区陆续发生两次大地震。震后不久,法国及挪威均派遣探测船探测马尔马拉海底的断层线,科学家们却意外地发现马尔马拉海底原是一座面积庞大的山谷,谷底有不少低洼处,似乎为昔日湖水塘的痕迹。他们还在马尔马拉海至博斯普鲁斯海峡口的海底附近,发现了由巨大石块及沙丘形成的沉积物,高约20米,类似拦水坝遗迹。消息传开后,2000年9月美国深海探险家也到了土耳其北部的黑海,他们在那儿300米深的海底竟发现了7500年前人类居住的遗迹,包括一栋木制建筑物、木梁、石制器具及淡水贝壳,证实了黑…  相似文献   

20.
海底火山环,指由一系列位于太平洋腹地的海底活火山构成的环形群岛。2003年,科学家对位于西太平洋海域的马里亚纳群岛的海底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条由50多座海底火山组成的海底火山环。2004年,科学家重返马里亚纳群岛,对那里的海底火山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