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富汗问题已成为中亚各国的“心病”在某种意义上说,中亚国家与阿富汗可算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尤其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来说,就更是如此。在阿富汗北方联盟控制区,那里“阿富汗人”实际上都是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人。中亚各国与阿富汗不仅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而且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遭遇和相同的命运。当年大英帝  相似文献   

2.
日前,从遥远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传来消息,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称他 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倒不是奖项的本身,而是我们的近邻那个名叫小柴昌俊的日本  相似文献   

3.
8月26日越过帕米尔高原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我国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圆满地结束了对我国的近邻阿富汗王国的友好访问,两国发表了联合公报,并且缔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中阿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的新胜利。毫无疑问,这对进一步促进亚非人民的友好团结、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几个月来.苏联分别同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同印度、巴基斯坦、美国等商谈了阿富汗问题,在外交上表现出“积极姿态”。据此,国际上有人散布.“苏联可能探讨‘体面撤兵’的时机”,认为“在中东和国际形势发生激烈变化的情况下,阿富汗问题正出现政治解决的动向”。但事实表明,苏联坚持武装霸占阿富汗的立场并没有改变,它的军队为在阿富汗长期呆下去而作积极准备,并加紧了对阿富汗游击队的进攻。  相似文献   

5.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2,(5):8-9
<正>美国公布被冻结阿富汗资产使用计划遭多方谴责2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就所冻结的阿富汗中央银行在美资产签署行政令,计划将其中一半资产用于赔偿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害者。阿富汗塔利班方面随即对此行政令表示谴责。阿富汗塔利班驻多哈政治办事处发言人穆罕默德·纳伊姆谴责美国“窃取”阿富汗人民的财产。2月12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爆发抗议活动。抗议者表示,美国无权这么做,美国这是“窃取”阿富汗人民的财产,这些冻结的资产属于阿富汗人民。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20,(17):7-7
8月1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阿富汗外长阿特马尔通电话。王毅表示,当前,阿富汗和平和解进程进入关键时期,攸关阿未来前途命运。作为阿最值得信赖的近邻,中方比任何国家都更希望看到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与重建发展。阿人内部谈判是实现和平和解的关键之举,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阿各方都应以国家长远利益为重,相向而行,妥处分歧。这一进程应以保持阿国内和平稳定为前提,而不能允许再次发  相似文献   

7.
最近,勃列日涅夫把阿富汗傀儡头子卡尔迈勒召到莫斯科去,演出了一出双簧:在一连串的拥抱、亲吻、宴会和会谈之后,主奴二人一唱一和,宣布阿富汗局势已经“整顿就绪”。逐渐“走上正轨”。勃列日涅夫叫嚷,“所谓阿富汗问题是缓和的敌人故意制造的。”卡尔迈勒高喊,阿富汗人民正在“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他们竭力使人相信,阿富汗已是歌舞升平,卡尔迈勒的天下固若金汤,现在国际社会不得不承认这个依靠苏联刺刀扶植起来的政权了。然而,勃列日涅夫和卡尔迈勒还没来得及自我欣赏一下这出闹剧的效果,十天之后,就接连发生了几件使他们分外难堪的事。 10月25日,阿富汗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的代表团团长穆罕默德·帕克蒂亚瓦尔在一次公开会议上,当着一百多个成员国代表  相似文献   

8.
苏联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扩张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使阿富汗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霸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阿富汗成了当前国际局势中一个突出的“热点”。三个月来,阿富汗人民反抗苏联侵略的斗争形势如何?它的前景怎样?苏联会从阿富汗撤军吗?阿富汗问题目前有可能实现政治解决吗?这些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月18日,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正式签署禁令,要求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停止向北约空军寻求打击援助。他表示,为2014年年底北约军队将撤离阿富汗而感到“高兴”,他还说,“从今年春天开始,阿富汗部队将承担起为阿富汗人民提供安全和保护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强盗逻辑     
苏军大举入侵阿富汗,推翻了阿明政府不久,苏联《真理报》就发表了阿列克谢·彼得罗夫的文章《评阿富汗局势》,把苏军侵略说成是应“阿富汗政府”的请求,并且宣称:“一旦导致采取这种行动的必要性的原因消除,苏联军事人员就将全部撤出阿富汗。”“不需要拥有特殊的洞察力”(借用彼得罗夫的词句),就可以看清这个社会帝国主义代言人讲的完全是强盗逻辑。难道阿明政府为了促成自身的灭亡,需要“邀请苏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空运武装到牙齿的苏联军队去喀布尔吗?本来是,苏联军队先入侵阿富汗,然后才有卡尔迈勒的阿富汗政府,但却被说成似乎先有卡尔迈勒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后,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实力大为削弱,美国试图趁机挤压并控制苏联遗留下来的“权力真空”地带。9·11事件给美国直接介入中亚提供了一个绝佳“窗口期”,美国借“反恐”的名义顺利地取得在阿富汗及中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开始以阿富汗为中心构筑中亚的霸权体系。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和阿富汗周边地缘格局的变化以及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阿富汗对美国“战略枢纽”的地缘政治价值逐渐弱化。其主要表现为,历经四任总统、耗时20年、死亡2000多人、累计花费近万亿美元的阿富汗战争加剧了美国霸权地位的快速衰落,预示着阿富汗“帝国坟墓”的特性似乎已在美国身上应验。  相似文献   

12.
阿富汗前国王查希尔离开祖国已超过1/4世纪,当他今年初回国的时候,他将重新看见自己心爱的“宝贝”——一辆黑色的加长卡迪拉克轿车。虽然阿富汗连年动荡,但这辆车却奇迹般几乎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它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目前已破败不堪的阿富汗王宫中仅有的几件“珍宝”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世达 《世界知识》2014,(20):30-31
阿富汗政治生态明显由“总统一家独大”的一元政治结构向“总统和政府长官并驾齐驱”的二元政治结构过渡,未来这种二元政治结构很可能成为阿富汗政治稳定的潜在威胁。9月29日,阿富汗举行新总统就职仪式,前财政部长阿什拉夫·加尼正式取代卡尔扎伊成为阿富汗新一届总统。  相似文献   

14.
雅加达大爆炸炸了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圣战”到恐怖袭击上世纪80年代,阿富汗的抗苏战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投身其中。印尼一些穆斯林也到阿富汗参加了“圣战”,他们还与本·拉登建立了联系。其中的一些人后来返回印尼,就成了恐怖组织“伊斯兰团”的骨干。如巴厘岛大爆炸后被捕的“伊斯兰团”领袖巴希尔,曾因参加伊斯兰教建国运动于1985年被判入狱,后来神秘失踪,潜逃到马来西亚,后加入阿富汗抗击苏联占领军的“圣战”,1998年苏哈托下台后返回印尼,主持习经院,成为“伊斯兰团”的精神领袖。又如“伊斯兰团”的另一领导人汉巴里,是“基地”组织在东南亚地区领导人之一,也曾…  相似文献   

15.
汪段泳 《世界知识》2023,(17):32-35
<正>数十年来,阿富汗几乎是世界上人道主义灾难最为严重的国家。2011~2021年,阿富汗全国高达1/3的人口常年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阿塔)接管该国首都喀布尔,并于同年9月7日宣布建立阿富汗临时政府。在阿塔接管喀布尔的第二天,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发布报告称阿富汗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的人口约有1400万,  相似文献   

16.
一度被推迟的阿富汗总统选举,终于在10月9日举行。2001年末,长期流亡美国的卡尔扎伊被推上阿富汗政治舞台前沿,担负起将久陷战火煎熬的阿富汗带向“新生”的历史重任。三年来,卡尔扎伊一心一意谋生存、集中精力抓重建,终于从千头万绪的任务中找到一些引领阿富汗走出战争泥潭的眉目。虽然今年的总统大选尚不能对卡尔扎伊盖棺定论,但他过去三年的“功”与“过”却已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7.
巴基斯坦是一个年轻的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又是惟一拥有核力量的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是中国“全天候”的朋友,又是美国长期以来的盟友,还曾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最坚强的后盾……9.11事件后,作为反恐怖战争“前线国家”的巴基斯坦成为世人眼中的焦点,面对突发事变和特殊情势,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如何自处,引起全球瞩目。随后,印巴之间剑拔弩张,紧张对峙。危局之中如何应对,穆沙拉夫再次引起全球瞩目。有人评论说当他作出放弃长期支持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加入国际反恐阵线时,他赌上了自己的命运,更赌上了巴基斯坦的国运。而大使先生告诉我们一个故事:当他在南亚峰会上向瓦杰帕伊伸出和平之手时,他心中所想的竟是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向杜勒斯伸出的手……让我们走进穆沙拉夫的内心,走进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近邻。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外交管窥”里看看中国外交官眼中的巴基斯坦。在我们编发这组文章的时候,本刊记者李巨川又已踏上实地采访巴基斯坦的路程,她回来后也会向我们讲讲她眼中的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18.
换汤不换药     
5月4日,苏联的军队、坦克和大炮突然布满喀布尔街道,严严实实地把守着阿富汗党政首脑机关、军营和交通要道,喀布尔的气氛格外紧张。原来这一天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正在开“重要会议”。会议结果,卡尔迈勒被解除了总书记职务,取而代之的是“苏联的好朋友”纳吉布拉。  相似文献   

19.
“乱世出枭雄”。中亚国家阿富汗近年来战乱不断。先是1978年人民民主党发动“四月革命”推翻第一任总统达乌德,继而1979年底苏联军队大举侵入,阿富汗抵抗组织蜂拥而起进行“圣战”。在1989年苏军终于撤出和1992年由苏联扶植的纳吉布拉政权倒台后,曾经为着同一个目标战斗过的各抵抗组织却发生了火并。阿富汗大规模内战从此开始。这期间局势风起云涌,各路“诸侯”纷纷登场。就目前来说,最引人关注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苏联入侵阿富汗,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的国际形势,主要是围绕阿富汗事件发展变化的。虽然后来发生的两伊战争引起了很大的国际反响,但是这一年来影响整个形势发展和促使世界战略发生变化的,还是阿富汗事件。最近的波兰局势,也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关于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的世界局势,国际上曾有种种不同的见解,本文想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略图谋和得失国际上有一种说法,认为苏联入侵阿富汗只“是一种防御性行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新的东西。这种说法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略图谋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是估计不足的,甚至起了掩饰苏联扩张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