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国际科学界广泛关心的前沿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全球环境变化国际人文因素计划(IHDP)、全球  相似文献   

2.
《苏南科技开发》2005,(9):22-23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rrelation Programme,IGCP)国际地质对比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的一个联合研究计划,建立于1972年。该计划的领导机构是科学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和IUGS主席联合指定。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WRC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是在ICSU、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海事委员会1993年三方协议领导下进行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宗旨是加深对物理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过程的基本科学了解,以确定对气候可预报的范围和人类对气候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3.
盛刚 《天津科技》2005,32(3):13-14
国家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引导科技活动走向、调配科技资源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分析涉及的国家科技计划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和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二者以下简称基础研究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及星火计划和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6,(8):4-4
中国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7月4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第一个由中国政府倡议制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计划——“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科技部官员称,该计划旨在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构筑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动员全球科  相似文献   

5.
 制定、发布科学计划,对重要科学领域、重大前瞻问题的超前研判、提前部署、重点支持、集中研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遴选、报道国际组织、科技大国2013 年发布、启动的28 项重大科学计划.这28 项科学计划涉及航空航天、生命科学、地球环境、能源材料、综合研发5 个重要科技领域,分别是:①航空航天:"2013-2020 年俄罗斯航天行动"国家计划,中国"2013 年航天计划",英国"国家航天技术计划",日本新版"宇宙基本计划",美国"战略太空技术投资计划",印度"火星探测计划",韩国"2040 宇宙远景"计划,美国"小行星捕获计划","2013-2015 年俄罗斯航空工业发展计划",美国"XS-1 空天飞机计划";②生命科学:欧盟"人脑工程计划",美国"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世界卫生组织"2013-2020 年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行动计划";③地球环境:中国"天气研究计划(2013-2020 年)",中国"气候研究计划(2013-2020 年)",美国"北极研究5 年计划",中国"应用气象研究计划(2013-2020 年)",中国"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2013-2020 年)",日本"海洋基本计划(2013-2017)",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际海洋发现计划(2013-2023)";④能源材料:欧盟"石墨烯计划",美国"清洁能源制造计划";⑤综合研发: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韩国"第三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法国"未来10 年投资计划(PIA)",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欧盟"地平线2020".  相似文献   

6.
声音     
《华东科技》2008,(11):9-9
"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说,"973计划"是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计划,要继续深入实施"973计划"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尉颖琪 《科技资讯》2011,(28):143-143
国际水文计划(IHP)是一个长期的国际水科学权威合作研究计划,从国际水文十年(IHD)计划实施后,IHP已经执行六个阶段,设置不同研究主题与项目,充分反映了国际水文研究的趋势:日益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逐渐由传统水文向资源水文、环境水文、生态水文转变。  相似文献   

8.
科技掠影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将以政府合作的形式,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的双边和多边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和项目。随着国力和科技实力的日益增强,我国将尽早结束重大国际科学计划中没有中国参与的局面,以适应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需要。 科技部拟从2001年起大幅增  相似文献   

9.
<正>由我校地理科学学院郑洪波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中东部极端气候环境事件与农业起源发展和人类适应研究"(项目编号2015CB953800)日前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该项目针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重要支持方向"全球变化研究"之"极端气候变化特征、机制、趋势及适应研究",选择在气候环境变化和农业起源演化两方面均最典型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6月7—9日,由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与中国科协主办的第二届灾害风险综合研究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勤,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执行主任Steven Wilson,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亚太区办事处负责人Fengmin Kan,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汉林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技发展,一方面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又强调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在12月14日举行的研发全球化国际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扩大开放、合作创新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经验和基础,我国科技界要在扩大开放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尚勇指出,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其核心就是创造和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绝不是“关门创新”,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全球化的创新和学习型的创新。只有具备全球的大视野,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好的创新模式和经验,充分利用全球的创新资源,善于利用国际平台,并且结合国情、发挥优势,我们才能增强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据尚勇介绍,目前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并与其中99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除此之外,我国还积极参与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研究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一系列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并且组织了由中国政府倡议制定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12月6日,拜登政府公布了《美国反腐败战略》(United States Strategy on Countering Corruption)。这是一项由美国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和国际发展署等联邦机构与执法部门合作推进的计划,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国内措施和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打击腐败、洗钱等挑战美国国家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家自然基金委支持下,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DDE):全球古地理重建与深时大数据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2月26~28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深时数字地球是由王成善、沈树忠、周成虎、侯增谦等院士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秋明教授等科学家倡导提出的国际大科学计划。目前,该计划经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UGS)执委会投  相似文献   

14.
<正>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是一家致力于高效、高可靠性LED驱动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领先的LED驱动器供应商。创始人华桂潮博士是国际开关电源领域的知名专家,是首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并获得"2010CCTV年度经济人物提名奖"等诸多荣誉。英飞特自成立来以平均每周申请1项专利技术的速度开发和保护核心技术,并相继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  相似文献   

15.
本书所论述的俄罗斯北极海域碳循环圈课题是在遵循众多国际双边和多边协议(俄-法、俄-德等)条件下,在俄罗斯国家科学工程“全球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和俄联邦工程“世界海洋”指导下进行研究并完成的。该课题同时也是继前苏联对俄罗斯北极海域(ASR)生态系统和碳流通量的生物和地质化学研究后的一次系统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本书从生物、地质、化学等诸多方面综合论述了ASR的碳循环圈,同时认定了生物圈中的碳化合物是构成和影响北极碳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973计划全称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于1997年3月提出,1998年正式启动,简称973计划.973计划分为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8个领域.2006年,国家启动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入973计划的管理.截至2007年,973计划共立项464项(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2项),国家财政投入82亿元.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管理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主题,同时也是人类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平衡和自然资源循环再生的一个重要生态学途径。笔者在分析森林碳循环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全球变化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阐述了碳循环及其管理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管理的内容、方法、措施及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一个热点问题 ,温室气体被人们认为是造成全球升温的主要原因 ,碳循环不仅是IPCC、IHDP和IGBP中GCTE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核心项目的研究内容 ,并且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京都会议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自然界 ,各种温室气体的交换主要发生在大气、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 ,因此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焦点。一、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及其影响因素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重点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形式按生态类型分 ,主要有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几种 ,其余如冻原和沙漠…  相似文献   

19.
微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资源环境以及全球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研究通过方法创新和大量现场调查,从一类特殊微型生物类群——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入手,展开了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机制的系统研究,修正了国际同行AAPB计数方法的误差,获得了全球海洋AAPB的分布规律,解释了以往现场实测结果的分歧,澄清了以往理论上的偏颇认识;建立了包括不产氧光能利用途径的上层海洋碳循环模型,并通过大量现场实测揭示:细菌光能利用关系到海区碳循环的"源""汇"格局;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海洋碳循环机制,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框架,为全面认识海洋储碳机制、促进学科交叉、研发海洋碳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一个热点问题 ,温室气体被人们认为是造成全球升温的主要原因 ,碳循环不仅是IPCC、IHDP和IGBP中GCTE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核心项目的研究内容 ,并且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京都会议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自然界 ,各种温室气体的交换主要发生在大气、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 ,因此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焦点。一、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及其影响因素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重点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形式按生态类型分 ,主要有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几种 ,其余如冻原和沙漠 ,所占比例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