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作用线增量法,对影响国柱分房凸轮机构分度误差的各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求解,为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的精度分析与研究提供了依据,从而可以控制与调整影响该机构的各个误差因素,提高国柱分度凸轮机构的分度精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为磨制圆磨法齿轮滚刀的工作刀体和工艺刀体上的16等分刀片槽,而自行设计制造了由分度头、分度盘、尾座、拨叉和鸡心夹头组成的精密分度装置。由此提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即分度装置中拨叉拨动点位置影响着分度精度。本文给出了该装置分度误差及其变化规律的实测结果,又分析了产生分度误差的原因,最后得出了正确设置拨动点位置和提高分度的三点结论,对分度加工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志梅  李忠玉 《科技信息》2008,(32):109-109
本文以分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齿轮成型磨削时,分度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分度误差产生的机理,找出了影响分度机构传动精度的主要误差源,确立了完整的分度误差补偿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分度误差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用对称联系法解圆分度误差时。测量系列划分的确定方法和解的一般公式,并用微机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5.
基于误差平均效应分度装置的分度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精密分度装置分度误差平均效应原理进行分析,描述了较恰当的分析模型,分析了端齿盘高分度精度的成因,并进一步提出其精度估算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
多齿分度是一门新型圆分度技术,因其分度精度高,荣获“角度基准”之称,宜用于精密测量。本文研制的差动式多齿分度台,目前国内尚不多见,文中对其结构设计、主要工艺、检测方法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穆玺清 《甘肃科技》2004,20(9):110-110,107
从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等方面,对滚齿机分度蜗轮齿距累积误差的产生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小或消除分度蜗轮齿距累积误差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转台分度误差的检定及补偿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误差补偿的方法提高转台分度精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用比较法对转台的分度误差进行了检定,并分析了其测量不确定度;从转台分度误差的来源出发,根据转台分度误差的周期性等特点和谐波分析的结果,并结合最小二乘法、三次样条插值、傅里叶级数拟合3种模型的特点,通过分析,选择傅里叶级数作为转台分度误差的补偿模型,并对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比较.应用傅里叶级数模型对精度为17.82″的转台进行补偿,补偿后转台的分度误差最大值为2.36″,从而验证了分度误差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设计提供的高精度回转分度盘分度装置传动采用平面滚动轴承,解决了传统分度装置蜗轮蜗杆传动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分度误差大的问题,并能够便捷地用于分度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端齿盘加工精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刀架的分度精度.在对端齿盘加工误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端齿盘的分度误差模型,利用二阶矩和摄动方法求出端齿盘的可靠性指标,并计算出其可靠度.以端齿盘的分度误差模型为基础,将可靠性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给出了动力伺服刀架端齿盘分度精度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分析方法.通过算例得出了端齿盘各随机参数的可靠性灵敏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各随机参数的变化对端齿盘分度精度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端齿盘各设计参数的改变对其可靠性的敏感程度不一,可通过优化敏感参数来提高齿盘的分度精度可靠性.同时为提高刀架系统的分度精度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数统计方法评价体育运动技术成绩,同时给出了评价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2.
对于素数p ,设Mp=2 p- 1是Mersenne数 ,本文讨论了Mp 的无平方因子部分、最大素因数以及不同素因数个数的下界。  相似文献   

13.
平面应力状态平面应变状态的复数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应力复数和应变复数的概念,提出了平面应力分析和平面应变分析的复数方法。导出的表达式形式简洁,且具有简单的几何意义,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偏联系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偏联系数的区间数排序方法.并通过实例表明该算法计算简单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不确定型AHP中的一种新排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给出了计算正数字矩阵排序向量的拟最小偏差法和拟最小偏差法具有的几种优良性质,然后给出了计算不确定型AHP判断矩阵排序向量的区间数量最小偏差法,最后给出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大偶数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了“当P=2α 1,α∈N,且α≠2uv u v,任意u、v∈N,则P=2α 1为素数”这一与素数定义完全等价的代数表达式后,用一种新的筛法证明了任一大偶数皆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相似文献   

17.
引进了特殊数P(r,n,k)和Leibniz数R(n,k)的定义,并利用Riordan阵、发生函数和定积分等方法得到了一些关于两类特殊数的新结论;利用Laplace方法讨论了包含P(r,n,k)和Leibniz数R(n,k)的和式的渐近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初等方法对特定幸福4次方数列及特定幸福n次方数列进行了研究,给出并证明了关于集合F4的定理,并且得出特定幸福n次方数列相关问题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图的点可区别无圈边色数的一个上界(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G的一个正常边染色f,若满足:1)G中无2-色圈;2)对于V(G)中的任意两点u和v,有C(u)≠C(v),这里C(u)={f(uw)|uw∈E(G)},则f叫做图G的一个点可区别无圈边染色.图G的点可区别无圈边色数,记为χ′_(vda)(G),是图G的一个点可区别无圈边染色所用色的最小数目.证明了若图G是一个最小度不小于5,且顶点数不超过30Δ~4的图时,χ′_(vda)(G)≤10Δ~2,其中Δ是图G的最大度.  相似文献   

20.
图\,$G$\,的点可区别星边边色数, 记为\,$\chi'_{\rm vds}{(G)}$, 是图\,$G$\,的点可区别星边染色所用色的最小数目. 得到了一些特殊图的星边染色,
并证明了若图\,$G$\,是一个最小度不小于\,5, 且顶点数不超过\,$\Delta^7$\,的图时, $\chi'_{\rm vds}{(G)}\leqslant {14\Delta^{2}}$, 其中\,$\Delta$\,是图\,$G$\,的最大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