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龙西油田高台子油层系统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龙西油田高台高台子油层为一高含泥低渗透油藏。为高效开发该油田,从研究油层的敏感性着手,系统研究了入井流体对油层岩心的伤害,提高了使用强抑制复合聚合物物水基钻井液、等系统技术,大大提高综合开发效宜。  相似文献   

2.
报道NaCl,KCl,MgCl2和CaCl2对光解水放氢影响的某些结果.在所研究的TiO2,K2PtCl6,EDTA酸(或还原铁粉)的反应系统中,MgCl2,CaCl2对产氢的影响大于NaCl和KCl,NaCl对产氢的影响大于KCl.与没有盐类存在时相比,加入盐类可使放氢增至2倍以上.海水中的K+,Na+,Ca++和Mg++浓度均落在对反应速度变化较敏感的浓度区域,而且用NaCl,KCl,MgCl2和CaCl24种盐类模拟海水,也可以使放氢量提高至2倍以上,提示这类反应可能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MgCl2—KCl—H2O体系相图的测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MgCl2-KCl-H2O体系28℃和30℃时的相图,结合文献中该体系的溶解度曲线,提出从盐卤提取的复盐KCl.MgCl2.6H2O中分离KCl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电解断电后的电极电位-时间曲线研究了Pr(Ⅲ)在NaCl-KCl-PrCl3熔体中,钴电极上还原的电极过程,首先生成Pr2Co17,随后依次形成含Pr量较多的Pr-Co金属间化合物,然后才析出纯金属镨;验证了在1073K形成Pr-Co合金的数目.测得Pr2Co17,PrCo5,Pr5Co19和Pr2Co7在1073K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分别为-156.33,-49.22,-188.18,-34.74kJ·mol-1.并发现在NaCl-KCl-PrCl3-CoCl2熔体中,Pr(Ⅲ)和Co(Ⅱ)在钼电极上可发生共沉积  相似文献   

5.
在NaCl-KCl-K_2TiF_6盐浴炉中进行了合金钢表面涂覆TiC的实验研究,研究了熔盐组成、反应温度、恒温时间和气氛等因素对合金钢表面TiC涂层厚度、硬镀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涂覆工艺条件为:950℃常压惰性气氛下恒温3h,熔盐组成为30%K_2TiF_6-NaCl-KCl,对涂覆TiC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油层伤害问题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油层伤害问题 ,通过分析油田开发中存在的油层伤害的各种类型和机理 ,对钻井、完井、生产、修井、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增产增注措施等各开发阶段各项作业中潜在的油层伤害及解决方法作了系统的总结 ;其次 ,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方法、途径、研究现状及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研究表明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油层污染问题是非常普遍的 ;因此在油田开发的各环节 ,采取严格的油层保护措施 ,准确地诊断伤害类型和原因 ,并选取有效的解除油层污染和堵塞的措施 ,对于高效开发油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CAP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CAPP系统及其组成,并重点介绍零件编码的实现和码位的定义,讨论CAPP的构成及其存在问题.通过对工厂的CAPP开发研究,在比较了JCBM.JLB-IOPITZ.KK-3等编码基础上,据我国现行工艺的水平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在KK-3基础上的扩充编码,并简单介绍CAPP实现的流程及方法,提出一种综合的CAPP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动势法测定了298.15K的电解质(KCl,NaCl,HCl,MgCl2和CaCl2)从水到葡萄糖水溶液物标准转移自由能。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每一电解质的标准转移自由能均随混合介质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大。此外,本文计算了水溶液中电解质-葡萄糖对相互作用的自由能参数。  相似文献   

9.
油层伤害问题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油层伤害问题。通过分析油田开发中存在的油层伤害的各种类型和机理,对钻井、完井、生产、修井、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增产增注措施等开发阶段各项作业中潜在的油层伤害及解决方法作了系统的总结;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方法、途径、研究现状及新技术的发展状况。研究表明: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层污染问题是非常普遍的;因此在油田开发的各环节,采取严格的油层保护措施,准确地诊断伤害类型和原因,并选取有效的解除油层污染和堵塞的措施,对于高效开发油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国产天然沸石为吸附剂,研究在常温下进行海水提钾的新工艺。试验表明:3.5N左右的 NH4Cl 洗脱剂或 NH4Cl—NaCl混合洗脱剂(NH4Cl3.5N; NaCl2.8N) 均有较强的洗脱K+的能力。但NH型沸石需再用饱和盐水改型,回收柱上的NH,否则在海水吸附钾时随海水流失的NH量太大。为了降低氨的损耗,工艺试验着重在改型上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考察:用盐水一次改型、分段改型(洗脱剂与改型剂不同配比时的分段改型)。最终提出了有效降低氨耗的常温洗脱的工艺路线,即以天然沸石为吸附剂,在常温下以滤碱脱氨母液为洗脱剂,将海水提钾与热法联碱工业相结合的新途径。工艺流程的安排在经济上较为合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小试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沸石对钾的有效吸附容量:13公斤K+/吨沸石;沸石生产强度:0.271公斤K+/吨·小时;氨耗系由提钾与制碱的比例而定,可控制在5~59公斤氨/吨氯化钾;洗脱液K+含量19~20克/升;所得NH4Cl-KCl混肥的组成:NH4Cl与KCl之比为3.17~3.2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