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珍娜 《科技信息》2012,(27):312-313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人才能育人,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请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心构筑爱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和谐、完美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白马的草地     
陈明聪 《少儿科技》2010,(11):16-16
从前,一匹漂亮的白马在山里发现一块草地。它十分高兴:哇!这草够我吃一辈子了!一头美丽的梅花鹿跑过来吃草。白马不让:"这是我的草地,你给我走开!"梅花鹿毫不客气地说:"你说这草地是属于你的,有什么证据吗?"  相似文献   

3.
刘晨鸣 《小学科技》2011,(11):26-28
又到了午休时间,胖子陆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瘦子吴身边,扯着他的袖管口,直往操场上拽。"胖子陆,你吃错药啦,刚吃完午饭不能做剧烈运动!"瘦子吴一把扯开胖子陆的手,很是气愤。"没让你去运动呀!我带你去个隐蔽的地方,给你看样好东西!"胖子陆在一旁忙着解释。  相似文献   

4.
李强 《世界博览》2010,(16):51-53
他们究竟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多要一个孩子的梦想?4岁的丽丽目不转睛地盯着墙上的一块液晶屏幕。"看,这就是你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陈医生一边操作着B超检查仪,一边对丽丽说。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文化研究中"仪式"的概念用到消费行为之中,将消费仪式定义为:人们在消费中所遵循的一种以象征物、仪式脚本、扮演角色和观众为主要构成的有连贯性的行为。从而提出消费仪式的构建所需要的五个步骤,最后提出广告符号在构建消费仪式中的重要作用:它将产品变成象征物、唤起或强化消费者角色扮演的欲望、提供仪式脚本、吸引观众并将仪式固定化。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你大概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没错,就是这四样。下一个问题:你知道造纸的步骤吗?估计大部分同学会说"不清楚"。第三个问题:你自己造过纸吗?可能大家都会摇头了。课本告诉我们,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人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成果。  相似文献   

7.
狼和獾     
朱国勇 《少儿科技》2014,(11):23-23
一天,狼看到獾在喂孩子,就对獾说:“你太辛苦了!这样吧,我送给你一些肉,你吃肉养好身体,好好喂孩子。”一会儿后,狼叼着一大块肉跑回来,把肉送给了獾,獾很感激狼乐善好施。又一天,獾正在家里带孩子,突然听到敲门声。獾看到是狼,就开了门。狼恳求道:“一个猎人和一群猎狗在追我,我想在你这里躲一会。”獾同意了。狼进门后,却猛地向转身哄孩子的獾扑去,得意地说:“你很愚蠢,所以你和你的孩子都成了我的晚餐!”交友不慎,会带来灾祸。  相似文献   

8.
正不知道从哪一年起,我和一些日本小学生在同一场馆游泳,差不多每周都可以看到他们蜂拥而来,又一起离去,还都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如果你觉得是个孩子就会很吵,那就是你自己的偏见了。在这些日本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纪律、责任心,以及尊重长者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爱"是教育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为了继承和发扬好这个精髓,该园在教育教学上进行了"园本特色课程改革研究"的实践,并在全园推行自主式教学模式。这是我园一个大胆的跨越式的教育教学改革。这一教学模式改革的主题是:唱响爱的主旋律,用爱点燃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们享受爱、拥有爱、传播爱。(1)以"爱"为主题,唱响"园本特色课程改革研究"的主旋律。(2)不断创新实践,让爱心树健康成长,枝繁叶茂。(3)爱的结晶:突出园本特色、园本教研、园本环境、园本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上课铃响了,我急冲冲向教室走去,还未到教室门口就听到教室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快,快吹啊!掉下来了。”我疑惑地想:这个平时纪律不错的班级今天怎么这么吵闹?我悄悄地走近窗户一看,原来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正对着一张面巾纸在朝天吹气。面巾纸像一只白色的大蝴蝶在几个同学的头上飞来飞去,孩子们不停地对着纸噘起嘴巴“呼,呼”大口吹气。其他孩子有的在一旁静静地观看,有的则在一旁鼓掌加油,欢喜雀跃,好不热闹的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11.
周存芳 《科技资讯》2014,(29):187-187
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有责任心,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做到眼勤、嘴勤、腿勤、脑更勤,还要有热心、细心、关心和爱心,更要有耐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现在的学生都是"幸福过剩症",尤其是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清,没有目标和方向,这就更需要我们老师引导他们自主管理、成长。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简单谈谈在德育工作中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成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附耳细说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畜类,心和人是一档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相似文献   

13.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深知的道理,已从事教书十二个年头的我,深深地体会到"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树立的信条是:"既不娇宠春风得意的学生,也不怠慢暂时落后的学生”。以“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来看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从不厌弃,而是耐心地帮助,循循善诱;对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无限的关爱,甚至解囊相助;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给予他们感情上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14.
丑大哥信箱     
一个说真心话 的地方, 一个倾听心声 的地方, 一个平等谈心 的地方, 一个智慧开心 的地方。赵小弟:前三个问题给你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因为,你,是,个,孩,子!玩——是你权利的一部分。我只知道——不犯错误的孩子是没有的——正在严厉批评你的父母不就正在犯错误吗?不喜欢玩的孩子是没有的——现在不玩好,这玩的必修课难道你要上了大学再补吗?那可就太晚了一些。不受批评的孩子是没有的——要不然,他怎么进步呢?而你绝对不是“笨小孩”,能思考上面三个问题的孩子如果是“笨小孩”的话,那丑大…  相似文献   

15.
课堂奇遇记     
"《机器人总动员》可真好看!"早上,艾幻想刚进校门,看见嘻嘻哈,就上前跟她谈论昨天在电影院里看的电影。"我以后要是导演,你就是女主角。"嘻嘻哈吹牛道。艾幻想一脸不屑地说:"算了吧,你要是导演,那这电影估计也没人愿意看,没人看的话,我当你的女主角有什么意义?"两人聊着聊着,踏进教室,发现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他们在嘀咕什...  相似文献   

16.
赵爱军 《科技信息》2012,(10):311-311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学前期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从一岁开始,就出现了"独立"的反应,此时他们已不满足于事事服从父母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与父母意愿不相一致的行为。三岁左右,则进入第二次独立反应的高峰,他们在行动上要"自己来",在语言上要清楚地分清"你"、"我",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则是"我要……"、"我自己来"。这时,作为家长和老师应不失时机地以恰当合理的教育方式来满  相似文献   

17.
记得在很久以前看过一个TED的演讲,演讲者是一个英国作家,演说中她提到,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灵感总会遇到瓶颈,但不必焦躁,我们的才华某种程度上都是"借来"的。因此:"如果你写的东西很糟糕,亦无需灰心,你知道,灵感和创造力的丢失,并不完全是你的锗。”  相似文献   

18.
免费的午餐     
安东 《少儿科技》2011,(11):31-31
有10个青年到一家饭馆聚餐。饭馆里没有圆桌了,只剩一张长桌,刚好是10人座。青年们为如何排座产生了分歧,有的主张以年龄为序,有的坚持按身高排……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时,站在一旁的服务员说话了:"大家不要争了,我有好办法。"  相似文献   

19.
曹方 《上海信息化》2010,(11):46-49
在地铁出入口,你是否发现其中一个是专门为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用户开辟的刷卡通道?在星巴克买咖啡时,你是否注意到POS机旁多了一个五颜六色的"迷你"刷卡机?在乘坐公交车时,你是否好奇有人拿手机对着刷卡机来回摇晃?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手机支付。虽然目前用手机尚不能解决"衣、食、行、购"的所有环节,但如果你还没有享受过这项被誉为"引领电子货币新时代"的支付功能,或许就要成为"奥特曼"(Out Man)了。  相似文献   

20.
张友敏 《奇闻怪事》2007,(12):15-16
【背景】 事情还得从一个家长的电话说起。一天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她哽咽着说:“张老师,今天可以让我的孩子回家吗?他的爸爸快不行了。”对于这样的请求我当然答应。没想到她接着说“张老师,我还想请你帮个忙,这孩子一点也不懂事,到现在他爸爸住院一个多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