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报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舆论宣传工具,其宣传过程,是传者(负载文字符号的报纸)和受者(主要是学生)之间信息对流的双边活动过程。一条新闻或一个思想信息、观点主张,通过校报的传播,被学生接受后,才产生效应,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所以,我们在组织宣传报道时,不仅要注意“传”的方面,更要注意“受”的方面,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反应,使之形成一个信息传播、思想教育的良性循环。逆反心理是学生在接受校报思想信息时,所表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校报新闻与宣传工作的共性与个性,论述了校报新闻与宣传工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是衡量报纸质量的重要标尺,而高校校报评论的缺失不仅制约着校报本身的发展,还使高校丢失了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要做好高校校报评论工作,须正视评论的重要作用,组建立体多元的作者群,不断创新评论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 高校校报作为重要的思想教育宣传舆论阵地,是学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的耳目喉舌,也是学校联系师生、传播知识、推动改革和交流经验的信息窗口和新闻媒介,更是加强校园两个文明建设、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宣传工具。正如国家教委副主任滕藤曾指出的那样:“高校校报虽小,但小报有小报的优势,要充分重视这支力量,充分发挥校报作用”。校报作为全校的舆论宣传中心,理应在高校众多的宣传工具中居于首要位置,这也是校报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因此,它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即为  相似文献   

5.
由于时效性和贴近性不强等原因,高校校报目前处于一种“鸡肋”状态。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走“副刊新闻化”的路子。在对“副刊新闻化”的条件和高校校报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后,作者对高校校报如何“副刊新闻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归纳出“避实击虚”、“另起炉灶”和“遍地开花”等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报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在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校报的定位和传播特征角度出发,探讨高校校报的生存策略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喉舌,是高校宣传工作中最主要的阵地之一。新形势下,校报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校报要加强理论宣传,加强“三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8.
搞好对校外的宣传报道,既有利于学校的建设发展,也有利于校报自身的发展。要搞好对外宣传报道,须树立牢固的队伍意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深入基层开掘新闻源,还要争取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社会新闻传播媒体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报获得全国统一刊号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办报认识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校报质量的提高.文章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校报的党政喉舌与群众喉舌、新闻与宣传、消息与通讯、新闻版与副刊、舆论监督与引导舆论、图与文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辨析关系,廓清认识,阐明要按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编辑出版校报.  相似文献   

10.
论强化受众意识对高校校报改革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传播已经由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型后,高校校报应强化受众意识,认真研究校报受众不同于社会报刊受众的独异的特征和需求,积极推进校报新闻改革,建立与受众的互动联系,提高校报的文化品位和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校广播 ,历来是高校舆论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 ,长期以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 ,高校广播作为一个“新闻媒介”的重要作用还没有被广泛认同和发挥。本文试图从高校广播与校报的比较来探讨高校广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一、高校广播与校报存在的差异1.从管理体制上看 ,目前各高校的广播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 ,而省级和国家级则没有一个管理高校广播的部门和组织相对于高校广播的散乱无序 ,高校校报则有着很强的规范性和严密的组织性。从全国来看 ,各高校校报几乎无一例外均属党委宣传部管辖 ,省一级有“全省高校新闻 (校报 )学会”,全国有…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校报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报作为高校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利用校报这一阵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如何根据校报特点,加强校报建设,充分发挥这种作用正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3.
校报要适应新形势,增强宣传的权威性、针对性、可读性,更好地发挥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就离不开新闻策划这一组织新闻报道的方法。一个完整的新闻策划应包括确定选题、明确报道思路、寻找典型、落实方案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一支校报教工通讯员队伍可以稳定稿源,丰富校报内容,提高校报的知名度,强化学校各单位的宣传报道意识,更好地促进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要建立规章制度,抓好业务培训,加强经验交流,及时总结表彰,以提高教工通讯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新闻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妇女杂志》是中国现代妇女报刊史上历时最长、发行面最广的刊物。“五四”期间,《妇女杂志》中经常出现对娜拉的介绍和评论。对于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最突出的地方,在“第四阶级女子问题”的提出上。关于女性问题的讨论,着眼点逐渐由性别差异转向了阶级差异维度。这不单独是《妇女杂志》的变化,也表示了“五四”后期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共同转变。  相似文献   

16.
5月21日下午,我校学报、校报公开出版发行首发式暨座谈会在学校教学大楼七楼会议室隆重举行,部分州直单位领导、学校党政领导、学报、校报全体编委和全州教育界、科技界、新闻出版界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学校副校长、学报副主编蒋昌庆主持.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玉书在会上作了题为《真诚的希望——祝贺学校一刊一报公开发行》的讲话.讲话指出,我校学报、校报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现在向全国公开发行,形式上经历了由小到大,质量上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发展提高过程.它标志着我校我州的教育、科  相似文献   

17.
研究和创立校报编辑学是历史的必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开展校报编辑学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校报编辑学的创立,必须在各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的统一组织下进行。《校报编辑学》的编著出版,必须由中国高校报协最后认可确定,才能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育人有多种形式,高校的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等主要宣传媒体,不但作为学校对内对外宣传的工具,同时也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推动学校中心工作中发挥其”主阵地”、奏响”主旋律”的作用,对大学生有着特殊的育人功能。本文阐述了高校主要宣传媒体的舆论性、激励性、实践性等育人功能,就如何发挥高校主要宣传媒体的这些育人功能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报要在网络媒体的挑战面前坚守自己的主流地位,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扬长避短,在增强时效性的同时,增强报纸的新闻性和可读性,以深度报道及评论抓住读者,顺应潮流。主动利用网络,抢占网络阵地,以网络的大容量、快时效、图文声并茂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弥补校报的不足,最终实现“报网合一”的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融合"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新闻进化方式,使得新闻从业者个人从"新闻信息管理者"转向"知识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筛选、整合、诠释、评论海量零碎的新闻资讯变得至关重要。作为融媒时代的新闻评论人才必需这些特质:即时评论力、新闻判断力、整合策划力和多媒体语言表达力。然而,传统的新闻评论教学在融媒时代表现出诸多的局限性,亟需革新教学理念、课程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以建构媒介融合教育的全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