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河南科学》2017,(8):1285-1288
针对大庆油田Q区块油藏实际,通过组分优化优选配方,制备出能有效封堵高渗层的复合有机铬交联体系,该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和热稳定性,经岩心孔隙剪切10次的凝胶强度在9400 m Pa·s以上,油藏温度环境下3个月内体系黏度保留率达80%.最后对该配方凝胶体系在多轮次注入情况下的调剖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三个轮次的调剖措施能达到改善层间非均质性和有效调整吸水剖面的目的,共提高采收率达17.6%.该凝胶体系在大庆油田Q区块多轮次调剖矿场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采地质储量累计增加1060 t.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后,注入水容易沿裂缝窜进,油藏含水上升快,在较短时间内就进入高含水阶段。针对靖安油田长6油藏低渗透、裂缝性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稳产技术对策——预交联颗粒+交联聚合物复合深部调剖技术。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确定了调剖剂用量,预测了封堵半径,并评价了调剖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注采井组进行了深部调剖施工方案的设计,通过复合深部调剖技术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研究成果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控水增油技术的研究和矿场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套区块整体调剖的决策方法,将影响调剖井选择的因素包括每米视吸水指数、每米吸水指数、井口压降曲线、渗透率变异系数、吸水剖面非均质性、连通油井的总产液量、平均含水率、连通油井剩余储量和采出程度等,利用决策因素的不确定性表示成区块整体调剖选井的决策因子来优选调剖井.在油藏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因天然裂缝或压裂裂缝造成注入水沿裂缝方向指进导致油井含水上升的水淹油井的采收率,采用适合高渗油层和裂缝性低渗油藏封堵大孔道的反向调驱(堵水)技术,对高含水油井进行反向调驱(堵水),在靖边采油厂实施矿场试验井4口,单井平均含水率从95.6%降至53.65%,单井平均日产油从0.115 t上升至1.32 t,累计增油2870.9 t,投入产出比为1∶3.1,达到增油降水的目的,对提高水淹井的利用率和油田的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加旭  于伟  张多娇 《科技信息》2012,(7):481-481,525
ZPS-2型调剖剂是通过调整其组分来适应文东油田不同的孔喉半径,使其进入地层,并停留在孔隙中,以增强堵水效果,从而控制了含水上升。这种调剖剂配制方便,常温下地面粘度小易泵送,地层条件下经交联后封堵强度高、抗盐、耐高温性能好,有效时间长。现场应用表明,化学调剖后,注水井注水剖面得到了改善,连通油井明显受效;区块化学调剖表明,注水井的吸水层数和厚度增加,减缓了区块产量递减速度和含水上升速度,实现了区块开采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为了扩大聚合物驱的波及体积 ,提高聚合物区块整体开发效果 ,注聚驱调剖时机应在注聚前或注聚初期 .调剖可封堵大孔道改善吸聚剖面 ,有利于后续聚合物驱动作用 .在中二南 Ng3 -4 注聚区块的注聚初期 ,运用 RE油藏工程调剖决策技术 ,实施调剖工艺 1 0井次 ,平均注入压力上升 5 .3 1MPa,和其它区块同期相比见聚井数下降 2 0 .6 %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Zhenw油田高含水断块油藏聚丙烯酰胺/酚醛交联聚合物堵水调剖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污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可以调整纵向吸水剖面,使后续水驱进入低渗的相对高含油层位,提高注水井的注入压力;同时,通过交联聚合物溶液在高渗层内的液流改向作用,起到调剖作用。通过注入交联聚合物溶液具有改善驱油效果,提高高含水区块原油采收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二南注聚初期调剖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扩大聚合物驱的波及体积,提高聚合物区块整体开发效果。注聚驱调剖时机应在注聚前或注聚初期,调剖可封堵大孔道改善吸聚剖面,有利于后续聚合物驱动作用。在中二南Na^3-4注聚区块的注聚初期,运用RE油藏工程调剖决策技术,实施调剖工艺10井次,平均注入压力上升5.31MPa,和其它区块同期相比见聚井数下降20.6%,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姬塬油田侏罗系油藏早期见水堵水调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姬塬油田侏罗系油藏开发过程中孔隙性见水的特点,对不同调剖剂进行了室内适应性及现场实验评价,设计优选了预交联颗粒加缔合聚合物弱凝胶为主的复合深部调剖体系.预交联颗粒发挥深部调剖作用,有效封堵大的孔喉通道;缔合聚合物弱凝胶为辅,使其发挥封堵和驱油作用.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具有很好的堵水调剖效果,能满足姬塬油田侏罗系油藏堵水调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注入水波及系数,达到深部调剖的效果,采用由聚丙烯酰胺和适当浓度交联剂组成的分子体凝胶调剖体系.通过岩心实验,测定残余阻力系数达到83.5;采用分子体凝胶+聚合物溶液组合段塞在非均质岩心上做深部调剖驱油实验,测定在初始水驱的基础上提高原油采出程度30%以上;在矿场试验中,通过大剂量的分子体凝胶+聚合物溶液组合段塞调驱,注水井吸水剖面大大改善,产油井含水率明显下降,采油量上升.说明分子体凝胶能够改善波及系数,增加水驱含油面积,大大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油田高含水期无效水治理对策研究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某油田V区块1976年投入开发,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含水已达到93%以上。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储层内部油水分布复杂,水油比逐年升高,注水低效、无效循环问题日趋严重,产量递减逐年加大。为此,近两年将该区块做为治理无效水循环重点试验区,以深化储层认识为工作重心,主要通过发展和完善堵水、调剖主导工艺技术,开展深度大剂量的调剖、堵水先导性试验,优化储层注采结构。总结形成一套适合高含水开发区提高水驱油效率,减少无效水循环的成熟配套技术,提高区块整体开发水平,并为同类油藏深化稳油控水工作提供了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三维物理模型,通过改变水平井狗腿位置以及距底水高度,研究了水平井不同井身轨迹对水平井产能、底水与井筒压力梯度、含水率及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凹型水平井狗腿远离跟部含水率上升较缓,无水采油期较长。凹型水平井狗腿位于中部时,狗腿深度较浅的模型采收率较高。注入冻胶堵剂成胶后底水开采,凹型水平井狗腿位于跟部的模型提高采收率幅度较高。实验结果符合实际油藏状况,为底水油藏水平井优化设计和现场堵水选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长管模型驱油试验和平板模型驱油试验研究了调剖时机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油井见水时就在对应的注水井采取措施进行调剖 ,可减缓地层不均质性的加剧程度 ,更有效地发挥调剖剂的封堵效果 ;在综合含水高达 80 %以上后进行调剖 ,尽管也能提高原油采收率 ,但采收率提高的幅度则较小 .因此 ,调剖宜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百色油田仑16块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期,为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调剖堵水是一项有效的工艺技术措施。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从堵剂的类型及封堵机理,优选出符合仑16块储层特点、价格合理的粘土类堵剂及其使用浓度,并优选出适合油田开发特征的工艺方案,确定了大剂量封堵储层大孔道,达到深部调剖的区块整体调剖堵水技术。通过对仑16块不同注水井组进行现场施工,工艺取得了突破,有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为百色油田今后解决调剖堵水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井间连通模式,依据储集性宏观上相似、连通关系具有可借鉴性的原则,设计制备裂缝网络和裂缝-溶洞两种简化的缝洞岩心物理模型,通过凝胶调剖实验,研究了不同井间连通模式对调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简化物理模型的含水率变化均表现为经过一段无水采油期后暴性水淹,注凝胶调剖后含水率明显下降,与裂缝-溶洞模型相比,裂缝网络模型含水率下降幅度较大,且后续水驱过程中含水率上升较慢;裂缝网络模型的水驱采收率、最终采收率和采收率提高程度均高于裂缝-溶洞模型;裂缝网络模型注凝胶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的作用更明显,调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藏孔喉细小、结构复杂,常规体膨性微球调剖剂存在注入与封堵性矛盾,难以实现深部调剖。为解决这一矛盾,以苯乙烯、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表面富含酰胺基团的聚合物微球调剖剂(CSA),向油藏中注入粒径小于孔喉直径的CSA微球分散溶液,运移到油藏深部后,在物理化学效应作用下微球自聚集成大尺寸的微粒簇,从而实现对流体通道的封堵。CSA微球具有低膨胀倍数,在向深部运移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剪切破碎;通过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CSA微球在100 ℃老化35 d后,依然保持规则均匀的球形,热稳定性良好,并且微球具有核壳非均质结构。瓶试实验表明,随着阳离子浓度增加,CSA微球聚集时间逐渐缩短,并且二价阳离子的影响大于一价离子。岩芯驱替实验表明,CSA微球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聚集后的CSA微球团簇能够产生有效封堵并能运移至油藏深部起到调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凝胶调剖剂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高渗透或高含水油藏,以魔芋粉为主剂,通过对凝胶体系中各组分的优化,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凝胶调剖剂,并且对调剖剂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80℃下,凝胶体系在pH为7~12,矿化度(105mg·mL-1的条件下,成胶黏度在5.0~20.0Pa.s内可调,成胶时间在2~28h内可调,岩心封堵率大于99%,突破压力梯度大于26MPa.m-1,残余阻力系数大于200,能用于高含水期的水井调剖和油井堵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