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西科技》2005,(2):12-13
玉米是我少第二大粮食作物,全省十三个市区都在种植。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的发展,玉米在粮食和饲料生产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发展玉米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根据我省实际,生产上使用的多数玉米品种单产较高品质一般,针对这个问题,临洮农校玉米育种组进行了“玉米品质育种”的研究。自1976年以来先后完成甘肃省科技厅、定西市科技局玉米良种选育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6项,其中一项达国内领先水平,15项达国内先进水平。一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获定西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获定西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定西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定西科技》2010,(2):43-43
在全省召开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有162项科技成果获2009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82项。在本次科技奖励大会上,定西市有5项科技成果(参与二项)获奖,其中由定西市农村能源站参与于甘肃省生态学会主持完成的《甘肃中东部地区生态型能源农业经济模式试验示范项目》、定西市岷县草原站参与于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主持完成的《甘肃当地主要牧草生产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06,24(3):F0003-F0003
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由河南省科技厅正式批准组建的省级重点实验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研究人员22人.其中副研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7人;实验室研究方向是微生物发酵新菌株新工艺研究、生物质资源微生物转化技术研究、环境治理及其友好产品的微生物研究、微生物鉴别诊断技术研究等。实验室拥有各类仪器设备200多台,为微生物学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近几年实验室共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53项,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8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发明专利2项。  相似文献   

4.
“以科研促临床,向质量要效益”,数十年来,市人民医院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借助临床科研的优势,苦练内功,在医学应用性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大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就。仅近两年来,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7项,获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  相似文献   

5.
苏哲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35年生于陕西省咸阳县,1959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先后参加领导和主持研制了多项重型武器装备,其中两个装备参加了国庆三十五、五十周年阅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兵器工业首届科技带头人,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获兵器工业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一等奖,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湖南省永兴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强化科学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开展科技兴农、科技兴工活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0年的46.2%提高到2005年的55%。“十五”期间共通过省、市级成果鉴定14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完成各类专利申请80件,授予46件。  相似文献   

7.
利用近几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及甘肃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等有关统计资料,找出影响甘肃省科技进步排名落后的四大主要方面: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进步环境和科技活动投入。深入分析影响原因,针对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进一步提高甘肃省科技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甘肃省与全国专利发展差距,根据国家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的相关数据,基于2009-2014年的对专利相关的多项指标数据样本分析,从国家、西部十二地区等角度进行排比研究,并找出甘肃省专利发展劣势的原因及策略。  相似文献   

9.
 骨科手术机器人是推动精准、微创骨科手术发展的核心智能化装备,是骨科手术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典型的骨科手术产品,重点介绍自主研发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历程及技术优势。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国际首台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可完成包括四肢、骨盆及髋臼创伤,脊柱退行性疾病在内的的多种骨科手术,定位精度及性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获中国医疗外科机器人Ⅲ器械注册证。同时,对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及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育程度的角度,论述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需求的关系。提出:科技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发展决定矿产资源的需求;矿产资源的开发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条件;科技进步作用于经济发展可以扩大资源的总量,同时使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资源的开发应用结构趋向复杂。  相似文献   

11.
由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方升佐教授主持并与江苏绿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申报的项目“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获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林业大学作为参加单位所申报的“杨树天牛灾变规律分子检测与生态可持续控制技术”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2.
《苏南科技开发》2004,(9):44-44
王东来,男,1964年4月出生,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1986年苏州医学院医学系毕业,2000年苏州大学外科学(骨科)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擅长颈椎、胸腰椎创伤(骨折、脱位、外伤性截瘫)、退行性病变(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脊柱滑脱)、肿瘤及炎症的诊治,四肢骨折、脱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李保珍,男。高级工程师。197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自控系。同年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爆破技术研究室工作,历任专题组组长、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湖南南方工程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湖南省爆破学会常务理事、省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机械电子组组长。参加和主持15项国家《六五、七五》攻关项目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解读"十一五"以来《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从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个反映了综合科技基本水平的指标,采取纵横对比,综合判断分析了甘肃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用聚类分析法建立总量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导出增长速度方程,给出科技进步测算方法。最后测算了甘肃省1985~1987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改进的含有教育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模型.基于一定的假设,建立了一个非自治微分动力系统,并通过变换将其转为自治微分动力系统;利用稳定性理论得出自治系统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数值模拟实验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经济、教育等变量的增长率,表明科技进步和教育对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安定区农技中心选育的“新大坪”在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良种角色。“马铃薯优质新品种新大坪选育及示范推广项目”,2006年获得了定西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被评审为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创新了安定区农业科技成果的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农民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8.
杨越冬 天津大学理学博士,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校长。“全国三八红旗手”。其领导的团队承担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2项。首次用扫描电镜观察到壳聚糖的微纤结构,该照片被作为《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期刊的封面,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秦皇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9.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总人口近53万,常住人口近36万,辖7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22个行政村、63个社区,总面积1013.1平方公里,城区现有面积15平方公里,新市区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近年来,在自治区、呼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赛罕区委、政府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认真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崭新的发展态势。2004年获得科技部2001—2002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称号;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荣誉称号;获科技部、人事部“全国科技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科协“全国第二批科普示范区”荣誉称号。2005年顺利通过了对我区2003—2004年的科技进步考核。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是我国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疾病以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单位之一。作为肾脏科的带头人,钱家麒教授长期从事肾损伤的防治、延缓肾小球疾病进展的机理研究及血液净化治疗。在他的带领下,肾脏科学术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在腹膜透析领域,二十年磨一剑,研究成果分别获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