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GPS观测及导航数据的分析.给出了用于电离层TEC预报的同化数据格式,并在此基础上用VC 实现了TEC同化编辑器.  相似文献   

2.
利用测高仪和GPS观测数据进行了单站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的同化反演实验,实验中设计了一套基于Kalman滤波的电离层数据同化系统,采用了水平和垂直方向可分离的高斯型误差协方差矩阵,利用IRI2000模式作为同化反演的背景场,分别使用了测高仪数据和GPS数据进行了单独同化反演和联合同化反演实验,结果显示:在各类同化参数不改变的情况下,单独利用GPS数据反演结果较好,不仅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TEC,电子密度廓线结果也有较好的提升;单独使用测高仪反演的结果较差,在峰高以下电子密度廓线和观测较一致,但峰高以上电子密度廓线和观测比较的结果较差,并且TEC结果和观测也有一定误差;而利用GPS和测高仪数据联合反演的结果最好,无论是反演的电子密度廓线还是TEC值都和观测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利用单站电离层测高仪与GPS数据的同化反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测高仪和GPS观测数据进行了单站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的同化反演实验,实验中设计了一套基于Kalman滤波的电离层数据同化系统,采用了水平和垂直方向可分离的高斯型误差协方差矩阵,利用IRI2000模式作为同化反演的背景场,分别使用了测高仪数据和GPS数据进行了单独同化反演和联合同化反演实验,结果显示:在各类同化参数不改变的情况下,单独利用GPS数据反演结果较好,不仅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TEC,电子密度廓线结果也有较好的提升;单独使用测高仪反演的结果较差,在峰高以下电子密度廓线和观测较一致,但峰高以上电子密度廓线和观测比较的结果较差,并且TEC结果和观测也有一定误差;而利用GPS和测高仪数据联合反演的结果最好,无论是反演的电子密度廓线还是TEC值都和观测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多模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的计算精度,基于全球及中国区域研究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TEC和GLONASS(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TEC的差异及变化规律.GPS TEC精度要优于GLONASS TEC,两者相关性随纬度降低而降低,并且GLONASS TEC较之GPS TEC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TEC精度差异与星座配置、信号体制及轨道周期差异有关,并受到本地时影响,F2层临界频率(foF2)存在类似情况.基于GPS TEC和GLONASS TEC的差异性,对组合建模时伪距观测权函数进行改进,平均偏差约改进20%,内符精度约改进15%.  相似文献   

5.
文章我们把TEC教学建立在数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上,找到了TEC教学的理论源头,为TEC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数据,采用从点到面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墨西哥2012年3月20日和4月12日两次地震前的TEC数据,发现两次地震前均出现TEC异常,具体表现为:以点计算的震中TEC波形图显示3月20日震前的3月7日、3月15日和3月18日出现TEC异常,4月12日震前的4月4日和4月11日出现TEC异常;以面计算的TEC分布显示震中周边区域在震前出现异于其他地区的TEC增大或减少.  相似文献   

7.
利用GPS伪距+载波相位联合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分析了1998-11-22耀斑爆发期间北京、上海、武汉、西安GPS观测数据得到的电离层TEC。此次耀斑爆发引起了设在北京的高频多普勒长达15min左右的无线电短波中断。通过对GPS得到的电离层TEC进行分析发现: 此次耀斑造成了大面积的电离层TEC的增加,耀斑爆发引起的最大TEC增幅在1.25个TEC单位左右;利用高精度的GPS数据处理方法可研究耀斑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另外,还分析了由GPS计算的TEC的时空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2013年8月22日途经江西的台风"潭美"为研究背景,利用江西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获取的GPS数据反演高精度TEC,对台风"潭美"登陆前后多天电离层的TEC进行了分析,发现:8月22日电离层TEC变化存在异常,且在台风登陆前TEC变化在逐渐增大,台风过境后TEC变化值出现下降趋势;进一步对台风登陆前后一段时间的TEC时间序列进行谱分析后,认为8月22日电离层TEC的扰动很可能与台风有关;对台风当天即8月22日各站点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强度分析,结果表明距离台风路径越远,TEC的扰动强度越小。进一步确认8月22日的电离层异常与台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电离层TEC与太阳黑子数在短周期上的相关关系,采用1997~2004年的太阳黑子数资料与同期厦门站的电离层TEC数据,利用小波功率谱分析的方法提取3个尺度的短周期,并利用小波相干谱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两者在278 d周期上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太阳黑子数和电离层TEC主要存在准27 d、准半年周期以及年周期等短周期,而且电离层TEC和太阳黑子在准27 d周期上有良好的相关性。位相计算表明,电离层TEC的变化滞后于太阳黑子数2~3 d。厦门地区TEC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在夏季比其他季节更强,这对提高该地区电离层TEC预报精度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球谐函数模型和2000-2002年间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双频GPS P码观测数据,计算了中国区域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年变化时间序列值,并着重以2001年计算结果为例,研究了中国区域电离层的周日平均变化特性和"半年度异常"(即电离层TEC值在春秋出现峰值,冬夏出现谷值)、"冬季异常"(即冬季日间的TEC值高于夏季日间的TEC值)现象.  相似文献   

11.
Using the data from 15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tations scattered between 28° N—45° N and 90° W—77° E we obtained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variations with time during a large solar fla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lare makes the TEC of ionosphere increasing in a large spatial area. The amounts of the TEC enhancement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local time of subionospheric point, and the largest TEC enhancement is about 2.5 TECU. 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TEC enhancement is not symmetrical about the local noon time, the TEC enhancement values during morning hour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afternoon hours.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14 年8 月24 日世界时10:20 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区(38.21°,-122.32°)的M 6.0 地震,利用美国地区全球定位系统(GPS)双频观测台网和欧洲定轨中心(CODE)绘制的全球电离层地图(GIM),分析震前上空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震前2 d 震中附近区域TEC 相对于前25 d,TEC 下边界限出现明显负异常;通过对全球范围电离层TEC 变化的空间分析,震前2 d 震中附近区域异常减小的时间持续约40 h,且TEC 减小幅度和相对变化较为明显。此次地震前电离层TEC 异常减少,与以往亚洲地区地震的统计分析结果较为一致,但对北美地区地震空间前兆规律还有待于积累更多资料及分析。  相似文献   

13.
The sudden increase in X-ray and EUV flux duringthe outburst of a large flare greatly elevate the electrondensity of the ionosphere, causing sudden ionosphericdisturbances (SIDs), such as sudden wave fadeout (SFD),sudden phase anomaly (SPA), sudden frequency deviation(SFD) and sudden increase in total electron content(SITEC)[1—4]. Two review articles addressed SIDs in detailrecently[5,6].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observing methods,the global ionospheric morphology during solar flares…  相似文献   

14.
Effects of typhoon Matsa on ionospheric TEC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effects of typhoon Matsa on the ionosphere are studied by using GPS-TEC data observed at about 50 GPS stations.It is shown that the ionosphere has been already influenced and TEC tends to increase before the landing of Matsa,and the difference of TEC from its monthly median over the typhoon area is about 5 TECU.With the landing of Matsa,both the magnitude and the area of increased TEC decrease.One day after the landing of Matsa,TEC reaches its minimum and is lower than the monthly median.In comparison o...  相似文献   

15.
采用HF-200渣膜热流模拟仪获取了两种不同Li_2O含量的高铝钢连铸保护渣的固态渣膜和水淬渣,通过研磨、过筛和压样得到满足热膨胀仪实验尺寸的样品.利用热膨胀曲线(thermal expansion curve,TEC)法测定保护渣结晶比及其重现性,并通过DSC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TEC方法能够测定保护渣的结晶比,其结果的重现性较好,相差最大2.7%,并且TEC测定结果与DSC测定结果相吻合;TEC开始收缩温度点和DSC玻璃化转变温度点一致,比DSC出现峰值的温度点要低;相比DSC法,TEC方法不会因为基线而产生积分误差,是一种研究保护渣结晶性能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将全球按照地理经纬度进行网格划分,每网格选取一个接收机,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双频观测数据,在电离层薄层假设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球谐函数拟合的高时间分辨率总电子含量(TEC)快速反演方法.利用2006年四季中16个地磁平静日的GPS双频观测数据,针对15种不同的网格选站情况考察其TEC的反演效果与解算时间.结果表明,当网格选站间隔小于15°×30°(纬度×经度)时,数据拟合度约为2TECU,并都能较好地反演TEC.综合考虑穿刺点分布与解算时间,在10°×20°(纬度×经度)选站条件下,约在3min内即可反演出有效的TEC、卫星硬件偏差和接收机硬件偏差,从而提高了反演速度,10°×20°(纬度×经度)选站的快速反演TEC能够为全球电离层TEC现报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Using the spherical harmonic (SH) function model and the dual frequency GPS data of 139 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 (IGS) stations for July 15 of 2000, the global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is calculated and the basic method is investigated. Her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reported and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to be solved for using GPS data to determine the global ionospheric TEC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