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既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推动力和第一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已是全社会的共识.当前和今后,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紧密地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进胶州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阴市全面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谋求江阴发展的新突破,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市和全国首批科技进步示范市,成为国家863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  相似文献   

3.
星火计划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和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旨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的科技产业化计划.近20年的星火实践证明,它是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星火计划实施以来,探索出一条立足国情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发展地区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星火计划的巨大成就也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象山县科技局依托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组织协调,促进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财政总收入10.7亿元,增长31.4%.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拟在分析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就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与经济脱节仍然是困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制定了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特别是火炬、星火、成果推广、创新基金和科技兴农、科技兴工等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科技成果资源浪费仍然严重,特别是县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难度更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产出科技成果近3万项,实现转化的仅为20%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80%.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4,(8):28-29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各地各部门在今年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打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将锚定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劲新动能。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单竭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日益凸显,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根本发展战略.2006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强调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国家中长期科技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前科技进步、科技合作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与经济日益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科技合作已从单纯的技术合作进而深入到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也已成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力量.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在云南昆明建立定期定址举办的“中国—东盟科技论坛”,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发展”主题,建立一个创新性科技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东盟各国间的科技合作交流,发挥科技引领市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对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特别是促进云南省的对外开放和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获得更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中国—东盟科技论坛的建立将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竞争尤其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科技日益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区域竞争的焦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特征的世界新一轮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东盟区域急需通过科技合作来提升区域创新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地处沿海开放地带的胶州市,是山东省老工业基地之一.几年来,胶州市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深入挖掘科技潜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体制创新,培养科技新人,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推进胶州市县域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连续4年综合经济实力居青岛5市第一位,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名列第54位.  相似文献   

12.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技术创新的源泉。在即将开启"十三五"时期,认真分析广东基础研究发展存在的问题,将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在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对比北京、上海和江浙等省市的基础研究发展,对于广东的基础研究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胶州市以发展高新技术为主线,深入挖掘科技潜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体制创新,培养科技新人,开拓新兴产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切实发挥科技在经济建设中的引导、催化、扶持、服务和支撑作用,推进胶州市县域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连续4年综合经济实力居青岛5市第一位,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名列第54位.2003年,实现胶州市生产总值181.63亿元,同比增长21.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0168万元,增长28%.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提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促进本地产业升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作为中央政府,应该采取哪种措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十五"期间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和部署,根据"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眼于今后5-10年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国家长远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基金工作的特点和多年资助工作的基础与经验,遴选并实施"十五"优先资助领域,以推动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创新与突破,促进新兴学科生长和带动相关学科群发展,为实现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通过介绍联合国成立的科技机构、联大历年通过的与科技相关议题、在国际科技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取得的科技成就,说明联合国在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及提高全人类生活质量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以我国科技创新对世界的影响为例,进一步阐明联合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平台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构建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中小企业创新体系是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科学管理水平,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经济实力的重要保证.中小企业创新体系也是全社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推动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其构建涉及到很多问题,这里仅就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着力点,对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评价,以及如何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等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技术市场,从狭义上讲,是技术商品交易的场所;从广义上说,是指将技术成果作为商品交易,并使之变为直接生产力的关系的总和,是技术商品流通的领域,技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技术市场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入股、技术指导等.培育和发展农村技术市场工作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是科技与农村经济结合的桥梁,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催化剂,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并提出数字技术与数学科学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实际的分析和研究,认为数字化技术只是信息化促进科技发展的一个阶段,尽管数字技术已经并将继续推动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现代社会,"专利"已经在相当程度上称为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具体体现.专利制度作为鼓励、保护科技创新的法律制度,是促进和利用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因此,努力抓好专利工作,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