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指对生活态度,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陶冶人文精神,让人辨是非、明道理、扬善举、讲和谐.在体育专业学生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当属人文素质,因此,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而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依靠学校教育教学的精心设计,又要依靠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及人文精神的陶冶.总而言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人文素质教育指对生活态度,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陶冶人文精神,让人辨是非、明道理、扬善举、讲和谐。在体育专业学生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当属人文素质,因此,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创新涵义和特征的分析,认为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针对体育专业的特点,探讨了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作用尤为明显。本文就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相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要求。21世纪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不仅是精通专门知识的专家,而且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他应该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等师范学校责任更重大,但长期以来高师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严重分离,尤其是高师理科学生人文素养较差,难挑今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加强高师理科人文教育已是一个不容迟疑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高师理科人文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在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教师自身素质是体育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针对传统高等体育教育存在着的一些弊端,我们应该转变体育教育的思想,重新认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探索体育教育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确定"选项分层"的教改方案,"选项分层"就是选择项目学生、分层次教学.确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新思想,建立终身锻炼的新观念,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新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从体育的侧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体育教育对学生的终生起到良好而恒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提出时代要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的目的,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才能,形成健全个性特征的教育是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具质量的教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给体育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体育教学能显示出它的独特优势。所以如何利用体育教学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一大研究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学经验深深感悟到中学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应从教师自身的素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生能力的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体育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二、思想教育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关键;三、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四、培养跨世纪的人才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9.
刘永春 《松辽学刊》2004,25(4):109-110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体育美对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开发智力潜能,促进身心健康,培养社会意识四个方面作用,以期提高体育教师和广大学生对体育美的教育价值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运作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亚婷 《松辽学刊》2004,25(4):113-114
根据高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改革方向,结合社会发展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就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间的关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体育教育中的思想与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蒲贵福 《松辽学刊》2007,28(2):122-124
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偏重于培养体育专业人,忽视了同步进行相关的人文教育.作为国家体育工作的“母机”——体育院,系,应深入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辐射全国,从而提高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素质,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从而使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数学教育也要培养身与心、才智与德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人.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以及个性品质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通过自编问卷对理工科专业为主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人文知识相对匮乏、人文精神有所欠缺,知行脱节现象比较突出等。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建立人文课程体系并完善教师自身人格魅力,营造校园人文环境氛围,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内化功能和加强养成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创新服务人文素质教育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董理 《河南科技》2010,(6):36-37
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中,人文素质是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使其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洞察社会、通晓人生。提高高校毕业生的人文素质是社会的需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改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篮球小群体训练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院系是培养体育专业师资的主要基地,为适应体育院系篮球教学改革及发展的需要,通过篮球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寻找出提高篮球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达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为适应中小学的改革而未雨绸缪.结果表明,教学模式的改变促进了学生掌握篮球技能,提高战术意识和身体素质.尤其是在提高兴趣和自主练习方面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6.
<正>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素质教育对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密切相关。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被人们认识,学校体育成为艺术素质的主要培养途径,也为学生艺术素质展示提供了舞台。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还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  相似文献   

17.
王利  初文 《松辽学刊》2002,(3):119-121
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课程组对篮球专业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进行了实践研究,本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体育专项技术能力;教学、教法运用能力;自学、自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社会竞争能力。为此我们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培养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陈迪妹  张存琴  马志成 《松辽学刊》2003,24(1):98-102,105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关注高师学生素质状况,加强素质教育是高师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温州师院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素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加强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同仁的共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于侧重基础理论、专业技术、拓宽知识和培养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的学科群,本文,笔者从人文社会学角度对这一体育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提出有关体育决策的建议,以期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功根据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养课程改革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体育师资是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重点之一.加大体操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基本功训练,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等,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