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汝忠,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20多年。他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国家“六五”至“九五”棉花育种攻关、“十五”国家“863”及其他10多项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研究。先后参加和参与主持选育出了鲁棉9、10、11号,主持选育出了鲁棉研15、19、21号等多个棉花新品种。有的已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省农科院科技进一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有的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他主持研究的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被誉为是山东省继鲁棉1号之后的又一表现突出的棉花新品种,代表了国内外杂交棉育种的最高水平。平静,当记者很少见到的那种平静出现在李汝忠脸上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惊奇,在记者看来,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朴实和自然,就像外貌平实的棉桃里充盈着雪白的棉絮一样,因了它的真实的内在而释放出光彩……  相似文献   

2.
案例:   A研究所的一个课题组,承担了一个国家科研项目,研制一种新型的化工产品。在课题负责人王教授的领导下,课题组的科研人员经过 3年的刻苦攻关,在实验室完成了配方组成、合成路线、制备工艺等小试规模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组还就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了 4篇学术论文。   在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王教授又开始了产品的中试研究。在中试研究过程中,因王教授对制订产品的后期制备工艺缺乏经验,他就找到了在 B研究所工作的同学李教授帮忙。李教授利用自己实验室的设备帮助王教授摸索出了一套产品后期制备的最佳…  相似文献   

3.
《华东科技》2005,(1):160-160
蒋汉生作为上海之合玻璃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从公司成立起就把研制生产高性能雷达天线罩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决心改变我国雷达天线罩特别是大型地面雷达天线罩长期处于电性能差,外观粗糙等落后状态,设想把美国人眼中的“三流”水平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蒋汉生带领全体员工,刻苦攻关,顽强拼搏,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完成了过去40年都未能完成的任务,三种高性能雷达天线罩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4.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王健琪教授等经过10m的刻苦攻关,日前研制成功可广泛用于应急救援的“超宽谱生命探测仪”,从而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可自主研制这类高科技生命探测仪的国家之一。 生命探测仪技术是用来探测危重条件下的人类生命体,并确定其状态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目前,国际上生命探测技术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超宽谱生命探测雷达的穿透能力和远距离分辨率的技术上,以使其更适合于应急搜救。  相似文献   

5.
一种重要优质电子原材料——高纯微细钛酸钡由西北大学化学系熊为淼副教授等经过1年多时间的刻苦攻关,终于研制成功,最近陕西省科委委托省教委主持通过省级鉴定。高纯微细钛酸钡是我国目前电子行业需求量大应用面宽的一种电子原材料,用它作基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刻苦攻关的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后人树立了优秀的榜样。为展现我国科学家与党同心、锐意创新的爱国情怀,《科技导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请王院士讲述研制“中国芯”的科研经历。  相似文献   

7.
巴述丽 《少儿科技》2012,(10):32-34
14岁的马小虎是个书迷,特别是武侠类、科普类的书籍,他更要抱着读个天昏地暗。近来,马小虎总幻想着自己要是生活在古代该多好,他一定刻苦习武。四处行侠仗义;发明许多机器,方便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8.
好猫VS烂虎     
朱晖 《青年科学》2011,(8):58-58
有一个男孩儿,多年来一直是班里的差生。他非常希望能向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看齐,也一度非常刻苦,但成绩就是上不去。从小学到中学,因为成绩实在太糟糕,他被不同的学校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经过父母的多次恳求,一家很差的学校才勉强同意招收他。  相似文献   

9.
1.1901年9月29日,意大利美籍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生于罗马一个铁路职员的家庭。他是一个爱学习、爱动脑的孩子。中学时,他刻苦自学掌握了具有大学水平的数学、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0.
清山 《青年科学》2009,(1):46-46
他的求学之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从小学到中学,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当他顺理成章地考上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后,周围是一片“啧啧”的赞叹声。有人说他幸运,他很不以为然,没有母亲全力的督促支持和自己的踏实刻苦,好运是永远不会落到他头上的。幸运是努力的花朵,成功是拼搏的结果,他总是这样想。  相似文献   

11.
学者顾随--先父的学术研究与治学道路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随先生一生学习研究十分刻苦,读书写作是他最大的乐趣。他的学术生涯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元曲研究,40年代以后由曲转向词,旁涉古代文学理论及佛学。四、五十年代时有论古典诗歌和小说的文章发表。先生的学术研究,可用“博研精见”四字概括之。  相似文献   

12.
映月读书     
《少儿科技》2009,(3):40-40
【释义】:形容家境清贫,仍想方设法刻苦读书。 【出处】:唐·李延寿《南史·江泌传》。 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有个叫江泌的人,幼时家贫。白天,他要帮助家里搞些手工业来维持生活。晚上,人们休息了,他还抓紧时间来学习。屋子里没灯光,他把书拿到屋子外面,利用月光照明。月亮慢慢地西斜了,  相似文献   

13.
不知为何。一贯课堂表现积极的乔天(化名)今天突然大模大样地打起了哈欠。我平时上课最反感的就是出现打哈欠、摆弄手指等诸如此类的不专心听讲现象。要在往常,我会巧妙地在其他同学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给他一个小小的暗示,告诫他下次注意。可这次我决心好好地“警告”他一番,因为类似于“专心听讲,刻苦学习”的话我也不知说了多少遍,他还是明知故犯。  相似文献   

14.
谭霖 《科技信息》2009,(25):I0162-I0162,I0240
随着批判杜林的错误哲学体系,恩格斯完成了《反杜林论》这部论战性著作。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评价杜林为极端无知的自欺欺人的江湖骗子。但客观的说,杜林是一个刻苦博学的哲学家,他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华东科技》2005,(1):60-61
1964年,程传玲诞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时局的波动.虽然让他童年过得并不安宁,但是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的他在十六岁时就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这是极其幸运的,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听从国家的安排,到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工作,并且一待就是近二十年,从小职员到企业领导,一步一个脚印。  相似文献   

16.
徐润买办期间因地位的卑微促使他奋发图强、刻苦学习 ,形成了他的创业精神 ;同时西方列强的疯狂掠夺和贪得无厌 ,使他对洋人、洋行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从而促使他民族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在我省水利科技战线上,提起陈意平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从事水利事业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可他从大学毕业后一干就是十四年,工作中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带领科技人员潜心钻研、刻苦工作,几乎从没有休息过星期天和节假日。...  相似文献   

18.
沈新芳 《奇闻怪事》2009,(12):38-39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本课主要叙述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自幼刻苦好学,他克服生活的艰难,经过20多年的奋斗,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然而书稿被盗,年近花甲的谈迁痛不欲生,但他没有被厄运打垮,而是不顾年老体弱,又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一部更为翔实、更加精彩的新《国榷》。  相似文献   

19.
你见过可以喝还可以洗衣服的灭火剂吗?你见过可以在30秒内把火扑灭且将1100℃火场温度迅速降至40℃以下的灭火剂吗?日前,记者亲眼见证了由哈工大教授王悦之、杨盛发等研究发明的消防灭火剂的神奇功效。哈工大前副校长张真亲自领导科研组,协调各方力量,经过3年的刻苦攻关和反复实验,发明了这种环保高效灭火剂。该灭火剂主要以植物蛋白、食  相似文献   

20.
曾经,年轻时的他,面对祖国薄弱的技术基础,一次次以过硬的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问鼎国际高压成形技术之巅:现在,两鬓华发的他,在能源紧缺、国家大力发展核电之时,又一次攻关装备技术难题,并将战场由清华移到昆山,从科研转到产业,开始新的征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