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锐 《科学大观园》2005,(17):35-36
"北京人"也许已被毁坏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否还存在世上?"面对这样的询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主任杨海峰态度非常乐观,"我个人认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不但在世,而且应该不难寻找,因为现在距离失踪的时间并不长,找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相似文献   

2.
<正>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地质学家在我国考古学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三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我国著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1908年,贾兰坡出生于河北,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31年他在友人的推荐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5,(21):32
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正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揭牌成立,有关方面同时公布了“北京人”遗失化石的清单。据悉,从2005年7月2日房山区政府宣布启动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至今,已经征集到63条有关“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下落的线索,其中来自北京的最多,有20条。专家认为,所有这些线索中比较有价值的至少有4条。  相似文献   

4.
失踪64年之久的北京人头盖骨终于有了音信,近日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工作委员会透露,自今年7月以来,已经搜集到全国各地热心人士提供的线索63条,其中有4条属于重大线索。同时,遗失的北京人化石清单首次披露。  相似文献   

5.
近期,社会上流行一些关于北京周口店遗址的传言。为了澄清事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科院和法国电力公司10月29日在京共同举行周口店遗址保护新闻发布会。就寻找北京人头盖骨,龙骨山新探测的溶洞以及遗址保护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专家们——给予了解说。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离开北京后神秘失踪,成为世界级的文物疑案。近日,不断有北京人头盖骨去向确定的说法。有人认为北京人头盖骨还在美国人手里,有人认为头盖骨埋藏在日本皇宫底下。  相似文献   

6.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16):48-50
1974年,平凉市泾川县景明乡的一位干部发现了一个人类头盖骨化石,后将其送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后,专家初步断定其是3万-5万年前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个体,在人类进化系统上属晚期智人,该化石被命名为“泾川人”。  相似文献   

7.
美国蒙大拿州出土了块柠檬大小的头盖骨,它被证实是北美大陆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有角恐龙.这个头盖骨属于三角龙的远亲——安琪洛浦(意思是“美国秃鹰脸”),科学家称,这次发现能够帮助古生物学家理解有角恐龙凶猛面部特征的进化史.由于缺乏化石记录,重建北美角龙类(食草,鸟状嘴)的进化史让专家们困惑了几十年,因而这次发现可能会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22):46-47
一块具有180万年历史的头骨化石,又重新引发了关于人类古老祖先的争论。这块化石发现于格鲁吉亚高加索山区的德玛尼西考古遗址,被命名为“头骨5号”,拥有最完整的下颚和头盖骨,代表了早期人类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格鲁吉亚国家博物馆的人类学家大卫·洛尔德基帕尼泽带领下,研究团队于2000年发现了完整的人类下颚骨化石。  相似文献   

9.
正在科学家首次发现湖畔南方古猿化石遗迹近25年后,这个沉默的人类祖先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刻。在埃塞俄比亚工作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几乎完整的古人类(包括智人及其灭绝的近亲)的头盖骨。这块化石可追溯至380万年前,揭示了人类尚未见过的南方古猿面孔,这一人种此前主要通过颌骨、牙齿和少量头部以下的骨头而为  相似文献   

10.
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向全世界宣布:在河南许昌灵井旧时器时代遗址惊现距今8万至10万年间的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一环,为解开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之谜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1.
是“人”2002年7月,法国米歇尔·布鲁奈特领导的考古小组发现了被称为“几十年来最震惊考古界乃至人类的考古发现”的“头迈”头盖骨。他们声称,这块头盖骨是人类或古人类的祖先。  相似文献   

12.
<正>娇弱的花朵也能够历经数亿年以化石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日前,英国综合性学术期刊eLife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副研究员傅强领导的中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三国学者组成团队的新发现——距今1.74亿年前绽放于侏罗纪早期的"南京花"。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将被子植物可信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研究员领衔的新疆哈密科考队,通过近10年野外考察,在哈密地区发现一新的白垩纪翼龙动物群。这一翼龙化石分布区,不但是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三维保存的翼龙蛋和雌、雄个体共生的翼龙化石遗址。这一新发现的翼龙被命名为"天山哈密翼龙",以纪念化石发现地及天山201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4.
2000~2030年的"参考"数字:世界能源需求年均增长1.8%化石燃料占能源总供应量的90%发电量年增3%;2030年油价约为每桶35欧元;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增2.1%.如果适当的政策能够到位,各项业绩会比"参考"数字好.  相似文献   

15.
杨宁 《科学大观园》2014,(20):62-62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3700万年到4000万年前的巨型企鹅的骨骼化石。研究人员根据这项新发现可以得出结论,即所谓的"巨型企鹅"比在它之前和之后出现的任何企鹅都更大。这种企鹅名叫卡氏古冠企鹅,它从嘴巴的顶端到脚趾高达2.02米,甚至比现在的帝企鹅还要大。化石是在西摩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一支科学家小组在内蒙古道虎沟发现了一只保存非常完好的史前雌性蜘蛛的化石。科学家将这只生活在1.65亿年前的雌蛛命名为"侏罗络新妇蛛"。3年后,这支科学家小组又在同一地区发现史前雄性蜘蛛的化石。在内蒙古发现的史前蜘蛛化石极为罕见,因为蜘蛛的身体非常柔软。据悉,这对蜘蛛化石是在火山沉积物中发现的。专家们认为火山沉积物可能将这对蜘蛛埋藏在湖  相似文献   

17.
<正>今后我们或许不能再用"缩头乌龟"来讽刺胆小怕事的人了。新的化石研究表明,龟缩颈机制的起源或许并非是自我保护,反而可能与迅猛地捕食猎物有关。在对晚侏罗世Platychelys oberndorferi乌龟化石的研究,发现龟进化出缩头进壳的能力或是为了快速伸头捕获猎物,而自我保护这种功能更可能是后来进化出现的福利。该化石发现于19世纪瑞士,但其椎骨在之前从未被详细  相似文献   

18.
"北方化石和岩石标本库"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已摸索出一套包括标本收集、馆藏、数字化归档和系统管理模式的初步经验,建立了规范的"北方化石和岩石标本数据库",提高了现有标本及其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为今后新增标本的科学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期建设已建立了标本实物库和数据库,并提供了与之相应的仪器和设备,完成了中心网站的设计(网址为www.ndcpp.org),可实现资源共享;完成了包括有孔虫、介形虫、放射虫、微体藻类、孢粉等微体化石,珊瑚、腕足、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大化石,大植物化石和遗迹化石等类别的1 053个新种的模式标本的收集,建立了2 000个化石模式种的包括中文描述及相关图片资料的化石模式标本数据库;完成收集了包括青藏高原、高压超高压带及东部的典型火成岩、金伯利岩、北方陆块下地壳岩石和中国宝玉石标本在内的5 100块岩矿标本,建立了这些岩石标本相关资料的岩石标本数据库.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建成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开放型的"北方化石和岩石数据中心",使其具有收集储存功能、检索查询功能、上网服务功能和数据发布功能,为国内外同行专家服务.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4,(11):15-15
随着修订的《北京市周口店猿人遗址保护办法》纳入立法计划的消息发布后,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下落的关注。为此,央视《新闻夜话》栏目专门采访了著名学者李树喜,他透露了20多年来的一些最新发现。首次打捞寻到整3000吨锡锭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对“阿波丸”号很陌生,其实它是盟国间相互约定的一艘和平船,叫做绿十字船。“阿波丸”沉船时,船上装载了40吨黄金、12吨白银,40箱左右的珠宝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还有10千吨大米。在1977年第一次打捞时由于没有彻底打捞,结果只找到了其中一部分。比如当时找到了最大宗的锡…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一个已消失的、或是全新的人种——"马鹿洞人".1万年前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马鹿洞人有着深色皮肤,看起来既具有某些现代特点,又有一些不寻常的特征.克诺伊博士通过对其头盖骨分析后描述其外貌:"他们长着圆脑壳,有突出的眉脊,厚的颅骨,短而扁平的脸,宽鼻子,突出的颌,缺少像人一样的下巴,大脑为中等大小,具有和现代人看起来类似的脑前叶,但同时顶叶短而原始,还有很大的臼齿." 以马鹿为食熟练用火 一份发表在PLoSONE上的研究报告引起人们关注.这份报告是我国和澳大利亚考古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几年前,他们开始对我国西南境内发现的被称为"马鹿洞人"的古人类化石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者推测,"马鹿洞人"也许是此前从未发现的新人种,他们生活在距今1.45万~1.15万年前的东亚大陆,直到1.1万年前冰期结束时才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