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沙漠化现状及其防治的战略与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涛 《自然杂志》2007,29(4):204-211
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目前我国沙漠化防治仍然面临着“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严峻态势。为了使沙漠化防治更加有效,需要我们以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为主线,对沙漠化的成因、发展或逆转过程、沙漠化土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等关键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明确沙漠化防治的战略和途径。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我国沙漠化防治的战略、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编后记     
编后记沙漠化是悬在神州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一个梦魇,本期由刘刚兴、魏智海二位先生合作的文章,描述出了我国沙漠化土地普查与监测的现状,并提出防止土地沙漠化的相关对策;刘宗超博士和刘粤生研究员从物理观向生态观转变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地球表层进化的信息增...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漠化土地普查与监测现状高级工程师刘明兴林业部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助理工程师魏智海沙漠化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灾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此,1977年联合国召开了沙漠化会议.提出了“停止并扭转引起环境沙漠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满目疮痍     
1998年,黄河出现了历史上最长久的断流,242天。 1999年3月,重庆,长江见底,航道最窄处仅51米。 中国西部地区有近20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00万平方公其中长江、黄河流域达8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科学信息     
Science《科学》Vol.247.No.4946,1990年1.直指 DNA片断聚合酶的连锁反应使得人们更容易获得遗传工程中的生物片断。转移或重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使得研究者可以直达DNA。2.地球沙漠化的生物反馈研究人员对新墨西哥州南部地区进行了生态改变过程的分析研究,他们发现在那儿的生物正反馈过程与土地沙漠化改变有关。这种情况不但发生于新墨西歌州,同样可见于世界上其它地区。研究人员认为,今后的沙漠化很可能因与地球温度变高而加剧,并且由此而导致地球上生物和化学环的巨大变化。3.伽马射线和中微子作为高能宇宙射线来源的线索在银河系可能会有典型的高能辐射的存在。如果是这样,地球上的人就能测检出来。这对天文学家是极具吸引力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干旱区土地退化与生态建设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度 《自然杂志》2007,29(1):7-7
本文阐述了西北干旱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讨论了土地退化中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指出生态建设应当尊重自然,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助于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在区域发展中应当重视土地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区域间环境与发展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松嫩沙地历史演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取生 《科学通报》1990,35(11):854-854
松嫩沙地位于松嫩平原中西部(图1),目前土地沙漠化发展很快,严重威胁着本区农牧业的发展。同时它又是东北西部、内蒙东部生态环境脆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行对松嫩平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中,孙悟空遇到黄风怪,那怪有两大法宝:“干热风”和“黄沙”,十分厉害。后来孙悟空得到灵吉菩萨的“定风丹”和“飞龙宝杖”,任由黄风怪吹风扬沙,在狂风中岿然不动,终于战胜了凶恶的黄风怪。这个“定风丹”、“飞龙宝杖”降伏风沙恶魔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一个愿望:希望能有一种神奇的物质,一种方法,能有效地避免由于狂风造成“沙漠化”的危害。“沙漠化”正威胁着人类!是啊!沙漠化号称地球健康肌肤上的“毒瘤”。它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吞噬着肥沃的土地,吞噬着生灵生存的环境。据统计,全世界沙漠总面积为四千八百多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9.
随风而来的沙漠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训明 《科学通报》2013,(14):1267-1276
沙漠化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中的研究热点,也是社会所关注的重点,数十年来,甚至进入政治层面,成为各国政府、相关国际组织和学者争论的焦点.本文回顾了沙漠化概念的发展历史,从地球科学的角度叙述了沙漠化物理过程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讨论了风沙活动对沙漠化产生、发展以及逆转过程的影响机制,提出拓展沙漠化研究区域和研究视野,将沙漠化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地球科学和生物科学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对沙漠化过程作全方位解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50 a来中国北方沙区风沙气候演变与沙漠化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训明  李吉均  董光荣  夏敦胜 《科学通报》2007,52(24):2882-2888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近50 a以来风沙活动有显著的变化. 20世纪60至70年代区域处于强烈的风沙活跃期, 而自80年代至今则持续减弱, 在绝大部分地区其输沙能力仅为60至70年代的20%~50%. 沙丘活动指数的分析结果也表明,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处于强烈风沙活动控制下的区域在不断向北向西退缩; 在中东部部分地区, 60和70年代有较强流沙活动的区域已演变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或者沙地. 风沙活动的这一显著变化在沙漠化过程中有很好的响应: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北方沙漠化强烈发展主要与这一时期正处于风沙活跃期有关; 而近20 a以来沙漠化逆过程的发生则与风沙活动的大幅度减弱和春季降水量增加有密切联系. 因此, 尽管现代沙漠化的正逆过程或多或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仍主要被气候变化所制约.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说,全球的环境状况在急剧恶化,水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有毒化学品污染,臭氧层遭破坏、酸雨肆虐、物种灭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地球和她的主人面临着最后的抉择。人类需要进行一场"环  相似文献   

12.
沙漠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土地问题和环境问题。多年来,我国西部、北部地区的沙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我国北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沙尘暴更是频频袭击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2000年来已出现过1200多次沙尘暴天气,而且在逐步上升。如特大沙尘暴在20世纪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本世纪一开始,沙尘暴更是越演越烈,每到春季,我国北部、西部地区的人民就饱受其侵害,给百姓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据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3.
火能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另一方面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水火猛于虎”,特大的火灾事故在国内外时有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一些大的森林火灾则能导致区域性的植被减少,土地沙漠化。火灾监测与报警是减少火灾危害最有效和简单的方法,通过对可能出现火灾区域的24小时监控,可及时  相似文献   

14.
当代生态危机的深层认识误区沈恩明当今世界由高度发展的科技工业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气候异常、臭氧层出现空洞、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的大面积毁坏、核燃料和有毒物品的污染以及其他种种全球性危机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从某些具有...  相似文献   

15.
汪安球 《科学通报》1964,9(5):426-426
在华北平原,盐碱土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它们除了具有共同的特点以外,在各个局部地区又有其地区特点。因此,即使在一个县、一个区以内,由于地貌、水文地质和土壤质地等自然条件和灌溉、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壤盐碱化程度也有所不同。要合理地改良和利用它,必须先进行盐碱土改良  相似文献   

16.
更正     
《知识就是力量》2006,(11):80-80
看完澳大利亚养马人彼德·安德鲁斯30年建造绿色家园的故事后,对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做法深受感动。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专家预计到2010年全世界将会有5000万人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化而逃离家园。专家们把这些人叫做“环境难民”。因为沙漠化,摩洛哥、突尼斯和利比亚每年损失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耕地,埃及有一半农田受盐碱化的影响,而在土耳其,有16万平方千米农田的土壤被侵蚀。中国是世界上土壤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沿着黄河两岸,河水带走了大量的沃土;盐碱化正在改变沿海地区的景观并带来不少问题;干旱地区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气…  相似文献   

17.
干旱、沙漠化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指出:(1)干旱和沙漠化取决于气候变冷,而不是气候变暖。不论在本世纪,还是百年、千年和十万年的准周期,都是如此。并且,气候愈冷,干旱和沙漠化愈严重。(2)其物理机制是,气候变冷导致海陆温度梯度减小,引起夏季风减弱,从而造成干旱和沙漠范围的扩大。(3)上述尺度的温度变化则由相应的天文参数变化所引起。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近年来,成因矿物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无论对解决矿床成因问题,或提供找矿远景方面,都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促使矿物学本身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全面研究各种典型矿床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共生组合规律,更能够为探讨矿床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解决矿床成因问题,提供全面可靠的证据。新疆雅满苏铁矿床是国内有名的富铁矿之一,成因上有其典型性。笔者研究了该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的规律,并据此对矿床的成因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9.
周心铁 《世界科学》1992,(1):3-6,40
一、引言近年来,“地球环境变化”已成为国内外报刊及学术讨论会上的热门话题,如极地上空臭氧层减薄、大气二氧化碳增加与温室效应、热带雨林破坏、沙漠化发展、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减少、地球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耗竭、动植物属种的迅速减少、水质变化等等.看来,地球环境变化的后果正在对人类生存形成严重的威胁.这一点,已经引起世界各方面人士,包括科学家和决策者的极大重视。随之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环境问题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全球性十大环境问题是:(1)大气污染;(2)臭氧层耗损;(3)全球变暖;(4)海洋污染;(5)淡水资源紧缺和污染;(6)土地退化和沙漠化;(7)森林锐减;(8)生物多样性减少;(9)环境公害;(10)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其中至少有7个直接与化学物质污染有关(1,2,3,4,5,9,10)。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化学品充斥的世界里面,在过去的40年,全球化学品的种类与年产量均以指数关系急剧增长,到1993年已近4亿吨。现在大约每隔不到10年产量就翻一番,而人类普遍使用的化学品大约有8万种之多,它们对提高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